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胡适(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京社会科学》 杨金荣 参加讨论

(三)
    如果说80年代以来学界提出的“重新评价”或“重新估价”胡适,是对50年代批判胡适的一种否定〔9〕, 是为了恢复我们的“民族回忆”,〔10〕还胡适一个本来面目,那么,笔者提出“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胡适”,是对“重新评价”或“重新估价”的一点补充。80年代提出的“重新评价”或“重新估价”胡适,有当时历史的局限性,即局限于重评胡适的早年或文学学术活动。这种限于某一时点的“重新评价”或“重新估价”,带有时代与资料的双重局限的特征。现在,这种时代与资料的双重局限正在被克服,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胡适不仅必要,而且已经成为可能。
    那么,如何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胡适呢?笔者试提出以下几点,以就教于研究胡适的专家学者。
    (1)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胡适, 应该像关注胡适早年一样关注胡适的晚年。胡适自1948年离开北平,1949年流亡美国,1958年移居台湾,直至1962年溘然辞世,前后14年,这14年是胡适一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晚年生活内容而言,我们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如:胡适与蒋氏父子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关系,胡适流亡美国时期的活动与处境,中共对胡适的批判及对他展开的统战工作,胡适与《自由中国》事件,胡适对台湾科学发展规划的设想及其对台湾科学发展的影响,胡适晚年不同时期的心态变化,等等。就对胡适的评价而言,胡适晚年的思想、学术等出现了新的内涵。作为思想家的胡适,无论是1948年9月4日在北平电台发表《自由主义》的演讲,〔11〕还是1959年3月16 日在台湾《自由中国》杂志上发表《容忍与自由》,这些都表明晚年他自由主义思想的新阶段性特征--将“容忍”这一范畴引入他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作为学者,他曾主张自己的研究成果要让读者学得“一点科学精神”〔12〕,而这种精神在晚年的胡适身上似乎有一些变化。以史学为例,胡适历来主张“有一分证据,讲一分话”。他晚年身为台湾中国历史学会主席,面对一些史实,却是有证据“不敢用、不能用或者不便用”,采取“远不如不去谈它”的回避态度,缺乏“史学的基本精神”,〔13〕违背了他早年的“明变、求因、评判”的历史研究准则。他晚年撰写的《丁文江的传记》,也似乎对他的好友有所曲笔。〔14〕因此,如果不重视对胡适晚年的研究,我们就不能给胡适以全面的评价和历史定位,只有完整地对胡适的一生作全面的解剖研究,才能真正再现一个本来面目的胡适。
    (2)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胡适,应该有一个科学理性的态度。 唐德刚先生曾借用胡适本人喜欢征引的“洞山和尚”的故事,提醒今天的研究胡适者,对待胡适应该“半肯半不肯”。〔15〕应该在热中有冷,理性客观,有所肯,有所不肯。50年代批判胡适,一些学者在那场“胡适热”中说了一些不理性的话,走了极端;80年代以来的“胡适热”中,又似乎有矫枉过正的意味。其实,在胡适身上是不乏矛盾和令人费解之处的。以他晚年为例,他鼓吹民主,反对蒋介石独裁,却于1954赴台湾为蒋介石主持选举“总统”大会,蒋氏当选后,胡适对采访他的记者表示百分之一百的赞成,表现出某种“人格分裂”〔16〕;胡适鼓吹反对党,而当1960年雷震因组织新党被捕下狱时,他没有出来为雷震说一句辩护的话,似乎也缺少了应有的道德勇气。胡适是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人物,他留给后人的是丰富的“文化堆积层”,这其中,有不尽的神奇,也不免有腐朽。完整的胡适就应该是包括了腐朽在内的神奇的胡适。
    (3)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胡适, 应该不仅认识人文生态环境下的胡适,而且要认识社会心态环境下的胡适。一个人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会受到多种的环境和多样的关系的影响,因此研究胡适就不能不考虑他所处的环境和关系。仍以胡适晚年而论,他与台湾的社会、政治、文化等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他的师生、同事、朋友、论敌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研究晚年的胡适,从某种意义而言,可视为研究当代台湾的一部分,应当把胡适晚年置入特定的台湾社会的种种环境和关系中加以考察。但这只是“外在”的胡适,完整的胡适还应该包括“内在”的胡适--他的内心秩序及其变化。这就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的新成果,善于借助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从心态层次,对胡适作出全新而又深层次的诠释。例如,胡适流亡美国之初,像一片落叶随风飘零,孤立无助,处处碰壁,一筹莫展。除赵元任夫妇外,很少有知心的朋友。虽满腹经纶,却备受冷落,无人重视。他心绪恶劣,精神苦闷,甚至担心生命有一天会忽然结束,对生活充满悲观和失望。他厌倦流亡生活,却又不得不在颠沛的生活中容忍迁就。其境遇和心态的生成,就他个人而言,是角色的错位。流亡美国的胡适的正式身份(角色)是一位学者,却扮演了一位非正式的角色--充当国民党政府的“民间使节”,游说美国政要与美国政府,这就必然陷入尴尬和窘困。就社会文化层面而言,胡适流亡美国,不仅发生了地理上的变迁,也发生了社会文化上的变迁,他身上的孤寂、苦闷等种种心态,是某种跨文化的“边际人”特点的映现,即“既有希望,又常怀失望;既急需选择,又别无选择;既要为适应新环境进行冒险,又要为承受旧传统付出忍耐”。〔17〕就历史的层面而言,50年代初,美国社会思潮中有一股种族歧视、排挤华人知识分子的暗流,身处其境的胡适思想、情感上的压抑也就可想而知。透过这几个方面,我们就可窥见到一个内心不满传统,不满现实,而又无力实现理想,充满“无力感”、“疏离感”〔18〕的胡适。因此,要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胡适,就应当从“人文生态”层次的研究向“社会心态”〔19〕层次的研究扩展,以揭示他复杂矛盾的心理或心态。这方面,国外已有学者作了一些大胆而富有启迪的尝试。〔20〕
    历史总是在沉淀之后映现它本来的面目。世纪之交的学人有理由相信,只要不断扩张新的材料,拓展新的视域和借鉴新的方法,对研究胡适本着理性、科学的态度,“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胡适”的时代即将到来,毕竟,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世纪!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