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辽代石刻在疏证《辽史》中的作用(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社会科学辑刊》 张国庆 参加讨论

其四,对《辽史》中人物封号错误的订正。《辽史》中记载的亲王、公主、驸马、国舅以及其他官高位显的文臣武将等,大都有受皇帝分封的各种封号(爵号)。有些人不仅生前受封,死后还多次被追封,所以他们的封号多者可达几个至十几个。封号之多之滥,史官修史时就难免记错。如,辽景宗长女名观音女,为睿智皇后所生。观音女之封号,《辽史·公主表》记述缺略且有误:“封魏国公主,进封齐国。景福中,封燕国大长公主”。据重熙十五年(1046年)《秦晋国大长公主(观音女)墓志》,知其正确封号应为:齐国公主、楚国长公主、晋国长公主、吴越国长公主、赵魏国长公主、秦晋国大长公主。《公主表》中魏国公主、燕国大长公主封号均错,应改之。
    其五,对《辽史》中各类记事“时间”错误的订正。史书对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记录准确与否,于历史研究至关重要。《辽史》记录的辽代各类历史事件,大都有其发生的具体时间,粗略者可为“××年间”或“×年”,详细者可至“×年×月××日”。但,有些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记载却是错误的。如,辽景宗第二子名耶律隆庆,封号为梁国王,曾官拜大元帅之职。《辽史·皇子表》记其拜大元帅时间在圣宗开泰年间:“初兼侍中,统和中拜南京留守。开泰初守太师,兼政事令,寻拜大元帅,赐铁券”。而统和二十三年(1005年)《盘山甘泉寺就创净光佛塔记》:“定州之战,隆庆封为梁王,加兵马大元帅”。按,“定州之战”发生在统和二十一年。此可作隆庆拜大元帅时间在统和年间的傍证。又如,耿延毅是圣宗朝著名之汉臣,官至户部使、御史大夫等职。据开泰九年(1020年)《耿延毅墓志》,知耿延毅死于开泰八年(1019年)冬十二月七日。而《辽史·圣宗纪》则记:太平二年(1022年)七月,“以耿延毅为昭德军节度使”。太平二年耿延毅已死三载,死人岂能再任节度之职?显系《辽史》纪年有误,应改之。再如,义州,《辽史·地理志》记其于兴宗重熙初年更名:“庆州富义县,本义州,太宗迁渤海义州民于此。重熙元年降为义丰县,后更名。录弘义宫”。又,永州义丰县,本铁利府义州。辽兵破之,迁其民于南楼之西北,仍名义州。重熙元年,废州,改今县。在州西北一百里。又尝改富义县属泰州(庆州)。始末不可具考,今两存之”。然据重熙八年(1039年)《张思忠墓志》及咸雍八年(1027年)《创建静安寺碑》,知重熙八年至咸雍八年间,义州尚存。《地理志》所记义州改名时间显系有误,应改之。
    其六,对《辽史》中各类记事“史实”错误的订正。史籍中出现的史实错误,对历史研究之影响更为严重。《辽史》因编纂粗陋,所记辽代历史“史实”错误很多。如,《辽史·耶律仁先传》载:“仁先,字糺邻,小字查刺,孟父房之后”。而咸雍八年(1072年)《耶律仁先墓志》却记:仁先“远祖曰仲父述刺实鲁于越,即第二横帐,太祖皇帝之龙父也”。由此墓志知仁先应为仲父房之后,而非孟父房之后,《辽史》所记有误,应改之。另,《辽史·耶律仁先传》:仁先“父瑰引,南府宰相,封燕王”。而《耶律仁先墓志》却记:“王(仁先)父讳思忠,圣宗皇帝朝,为南宰相”。再查大安十年(1094年)《耶律庆嗣墓志》,知耶律思忠与耶律瑰引实为一人,前为汉名,后为契丹名。《辽史·皇族表》记瑰引为仁先之祖,显系错误,应改正之。又如,《辽史·地理志》:“武州,宣威军,下,刺史”。“武州统县一:神武县。初隶朔州,后置州,并宁远为一县来属”。大康五年(1079年)《武州经幢题记》有:“大辽武州宁远县”。由此“幢记”知武州统县应为宁远,而非神武,《地理志》所记有误。另,《金史·地理志》:“武州,县一:宁远,晋故县”。《山西通志》:“武州治宁远,在五寨县东北神武废县,又即宁远镇也”。可为傍证。再如,《辽史·道宗纪》:清宁元年(1055年),“是年,御清凉殿放进士张孝杰等四十四人”。而乾统三年(1103年)《师哲为父造幢记》却记:“重熙二十四年,一举明经擢第”。按,道宗清宁元年即兴宗重熙二十四年。兴宗皇帝死于是年八月,随之道宗耶律洪基称帝改元。由上幢文知此年御殿放进士者乃是兴宗皇帝耶律宗真,而非道宗。《辽史》将此事记在《道宗记》中显系错误,应改之。
    三、释疑--开释《辽史》记事之疑团
    《辽史》因记事简漏,因而,有不少史事真相或模糊不清,或似是而非,给研究《辽史》者带来不少困难。辽代各类石刻之出土,便使诸多《辽史》史事之疑团被开释、破解。
    其一,释《辽史》人物世系之疑。前已提及,《辽史》存在着对所记述的辽代重要历史人物世系的严重缺漏。不仅如此,有些人物世系还迷雾重重,使人疑惑不解。如,《辽史·韩匡嗣传》记匡嗣有五子。然其是否有女儿?若有,有几个?女儿的夫家及子女如何?《辽史》中不见一字。据太平九年(1029年)《萧仅墓志》:墓主人萧仅之母为“今皇后之姨,故秦王之女。”“今皇后”,指圣宗仁德皇后萧氏;“故秦王”,即指韩匡嗣。又《耿延毅墓志》记:“燕京留守、尚父秦王季女,累赠陈国太夫人耶律氏,乃妣也。齐天章德皇后,乃姨兄妹也”。由上二墓志,知韩匡嗣有三女:一女嫁萧隗因,生女为圣宗仁德皇后菩萨哥;一女嫁左羽林统军秋绍纪,生子为耿延毅,官至户部史、武平军节度使等;一女嫁侍中萧罕,生子为萧仅,官至宁远军节度使。又如,韩匡美,《辽史》无传,其事仅见《辽史·景宗纪》:保宁三年(971年)正月辛酉:“南京统军使魏国公韩匡美封邺王”。韩知古,《辽史》有传,并记其有一子名韩匡嗣。那么,韩匡美与韩知古有何关系?匡美是否亦是知古之子?以前因材料不足,疑团无法开释。今据重熙六年(1037年)《韩橁墓志》,知墓主人韩橁曾祖父为中书令韩知古;祖父为燕京统军使、天雄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赠守太师、兼政事令、行魏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邺王韩匡美。由此即证实韩匡美也是韩知古之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