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略论太平洋战争时期的香港(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党史研究与教学》 萧北婴 参加讨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 中国政府未能收回香港主权,其中事由可归纳为如下诸多方面:
    首先,是英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绝不肯轻易放弃其在香港的特权。自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后,经过100年经营, 香港已成为英国在远东的重要海军基地和经济中心,控制香港就可进一步控制远东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因此,1942年当英国得知中国要求收回香港时,内阁却坚持其侵略条约,“拒绝放弃”〔12〕在港地位;1943年、1945年的开罗和雅尔塔会议上,中、英、美三国首脑亦曾谈到香港问题,由于英国的阻挠,会议仍未能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1945年4月5日美国特使赫尔利在伦敦会见丘吉尔时提出英国放弃香港问题,丘吉尔又断然拒绝,并扬言誓死不应放弃香港;而当1945年日本投降时,英国更不顾盟国之间已达成的协定,令太平洋舰队急驶香港海域,抢先入港受降。英国在香港主权问题的上述作为,充分说明英国出于其殖民利益,全然不顾盟国间的团结,无视国际舆论之谴责,顽固坚持其殖民主义立场。
    其次,国民党政府的软弱与妥协,是此次未能利用极有利的时机收回香港的重要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在远东及东南亚的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国内民众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呼声日高,美国朝野的支持以及英国政界一些人士迫于形势而提出“有条件地”归还香港的主张等,甚至1942年9月15日, 英外交部指使驻华大使在废除在华治外法权问题上“争取主动”,10月10日,英国政府发表声明,准备与中国政府谈判“立时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解决有关问题之条约。”国民党政府却未能利用好这样的大好时机和如此有利的条件。当1942年11月英方拒绝将新界问题纳入中英新约时,中方谈判代表宋子文等就开始妥协,使英国态度更加强硬,终至不可挽回。这时蒋介石又急于派兵北上和中共争夺战略要地,在英国答应把香港作为运兵北上的转运站并交出侵港日军的装备后,国民党政府便以“委托受降”〔13〕方式再次妥协,使按盟军统一部署属中国军队受降范围的香港,被英国轻易重占。更使香港刚刚从日军奴役下解放出来,却又再陷入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中。
    第三,美国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也促使香港的回归成为泡影。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对华政策由消极审慎迅速调整为积极支持,主动提出与中国结盟,率先废除不平等条约,攻击英国在中国保留殖民体系的做法,甚至直接批评英国不将香港归还中国。但这并非是为中国人民利益考虑,而只是作为其实现自身战略的一种手法。即使中国战时“能够迫使入侵者付出不断提高的代价”,〔14〕有效拖住和消耗日军,为美、英击败德、意法西斯提供保证而在战后成为美国在远东抗衡苏联的重要合作伙伴和控制世界政治格局的得力助手。因此,随着太平洋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军事作用“大大减少”之时,美国的对华政策也就不断转弯。日本投降后,美国一改过去对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支持,转而压中国政府在香港受降问题上向英国屈服。更有甚者,美国为了换取苏联在对德战争结束后尽快出兵中国参加对日作战的承诺,竟以中国领土主权作交易,在雅尔塔会议上,背着中国与苏联私订密约。这些恰如美国学者罗伯特·达莱克的分析那样: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为了符合美国的利益而构思的,它并没有特别地注意到中国”。〔15〕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香港历史再次证明了落后必挨打,弱国无外交,证明了一个不求革新、国力不振的国家,是不可能保持自身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的,而要它“收拾旧山河”,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最终实现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3页。
    〔2〕《大东亚战争全史》第2册,商务印书馆,第438页。
    〔3〕叶清伟:《香港沦陷史》,香港广角镜出版社,第163页。
    〔4〕1983年11月, 王震同志为纪念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四十周年而作的题词。
    〔5〕〔10〕《港九大队史》,广东人民出版社,第2、24、106 页。
    〔6〕〔7〕〔8〕《秘密大营救》,解放军出版社,第4、377页。
    〔9〕BAAG. Gong Kong Resistance 1942-1945,牛津大学出版社,1981年。
    〔11〕刘泽生:《香港古今》,广州文化出版社,1988 年版, 第134页。
    〔12〕英国内阁档案:Cab 65/28,战时内阁162(42)号决议。
    〔13〕《蒋介石秘录》第4卷,第442页。
    〔14〕赫伯特·菲斯:《中国的纠葛》,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15〕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下),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10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