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中法山西之役始末(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广西社会科学》 黄振南 参加讨论

守城部队并未被敌人的汹汹来势所吓倒,他们在已封闭的西门上竖起了3面白字大黑旗,摆动良久之后插于女墙顶上,表明要与法军决一雌雄。
    4时许,法军的65毫米炮兵连开入战斗阵地,阿尔及利亚土着步兵和“睢鸠”号舰的哈乞开斯炮制止了守军对法军右翼的迂回运动。“闪电”号和“飓风”号两舰则朝城内塔楼发起攻击,塔楼基座及四周被打得弹痕累累。5时许,法军已推进到距护城沟堑仅100米处。此时夕阳已西下,孤拔亲自下达冲锋令,守军用密集的火力射向步步逼近的法军,但仍未能防止法军的前进。
    法军的先头部队抵达已封死的西门后无法入城,便沿着碉堡向右奔去,最后在守军堆起的乱竹丛和其他各种障碍物中辟出一条通道。法军进入外城后,占领了西门炮台,用法国国旗取代了城门上的大黑旗。5时45分,孤拔在参谋部全体成员的陪同下进入山西外城。夜色的降临,掩护了守军的退却。孤拔不敢轻率地在漆黑之中深入一个陌生的城市追击守军,遂命令法军在外城和城外过夜,并在西门和北门能够通往内城的各条街道上设置街垒,为次日的战斗作准备。根据孤拔向其上司报告,法军在攻城战斗中死15人(其中上尉军官1人),伤60人(其中军官5人)。(注:法国外交部档案《论文与资料·亚洲》卷42,页431。)
    17日,法军对内城作了一番小心翼翼的侦察,发现守军已经离去,便不费一枪一弹地进入了山西内城。(注:关于法军顺利进入山西内城的原因,越南国家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汉喃研究所图书馆藏《洋事始末》一书是这样叙述的:“忽于酉牌(下午5—7时),西北面营团虚惊,斫开城门而出,诸军遂溃。(唐)景崧、(刘)永福与省臣阮廷润拦阻不住,法兵乘此入城”。惟此说的可靠性目前尚无其他史料印证。)
    五、守军撤退
    因法军对守军撤离山西的内幕全然不了解,而现存的记载说法不一,守军如何弃城而去,目前尚属悬案。
    关于撤军动机的形成,英国记者斯各特有这样的叙述:
    “据说有几分是因为黄佐炎(Hoang-Ke-Vien)驸马及安南部队主张立即撤退,中国地方军也支持这个主张,而刘永福却主张战斗到凄烈的最后。”(注:《中法战争资料》册3,页362。)
    有记载说,首先将此动机付诸行动的是越军:“南官黄佐炎首先出城,阮廷润继之,于是刘永福及滇、粤各军带队血战,与唐景崧等冲出围城。”(注:《中法战争资料》册5,页274。)如果说越军率先逃出没有相反说法的话,那么,其余守城部队出城先后的说法却不一致。《刘永福历史草》载:“黄(桂兰所部桂)军管带贾文贵见番人早已心怯三分,今见其势大烈,贾即先由西门出走。自贾营先逃,黄、岑(毓英所部滇军)两军人马随尾纷纷逃遁一空,往兴化而去。唐景崧时在山西城内,看不是头路,亦走出城去了。公(刘永福)等见孤自一军,又被法兵败走,先挫锐气,亦拔全队上兴化,再酌御敌之计。”(注:《中法战争资料》册1,页271。按:法军攻下山西城西门后就在这里过夜,说桂军从西门逃走而不被法军发现,似不可能。)由此说来,先逃出山西的是桂军贾文贵部,继之是桂军余部和滇军,又继之是唐景崧所率的亲兵,刘永福及黑旗军是最后撤离的。而据唐景崧所写的日记记载,唐是在“亲立南门,问刘提督何在,无应者,惟见兵民蚁窜”(注:《中法战争资料》册2,页104、105、104、104—105。)的混乱局面下仓皇离城的,“渊亭(刘永福字)初出南门,闻余(唐景崧)未出,痛不欲生,问有人能入城护出者,赏银二万,芷庵(唐镜沅字)继赏五万。……闻渊亭已赴不拔县。”(注:《中法战争资料》册2,页104、105、104、104—105。)说明刘永福及黑旗军撤出山西城比唐景崧及滇军早先一步。
    以上矛盾的说法,尚无其他史料辨其真伪,不好说此对彼错抑或此错彼对,但法军进入山西内城前守军已弃城而遁确是实情。正因为史料不充分,守军各部撤离的详细经过目前尚无法深入考证。从唐景崧所记逃出山西城的经历看,该城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被迫放弃的:16日未刻(下午1—3时),守卫南门的桂军贾文贵营弹药告罄,滇军镇守的西门则遭到法军炮火的猛烈袭击,“城崩楼毁,军无立地”。申刻(下午3—5时),战斗更加激烈,“忽报黑旗俱下城,寇(法军)已入城”,与山西总督阮廷润一起坐在城根避弹的唐景崧急忙回到寓所。随后到南门寻找刘永福,刘未找到,看到的却是越军倒戈、军民乱作一团。残酷的现实使唐意识到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于是匆匆忙忙带着80名亲兵从东门越壕而出。(注:《中法战争资料》册2,页104、105、104、104—105。)可见,无论是刘永福先出城还是唐景崧先撤退,都是无可奈何之计。
    唐景崧自己勾画了一幅撤离山西的狼狈像,从中可以看出这次撤出形同落荒,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同样,黑旗军也不是整齐划一,有条不紊地撤退:“天瞑不知所之:欲走黄佐炎营,而南门火起,不敢行;欲取道北宁,而敌轮据红河,莫能渡;欲绕上三十里,由屯鹤渡江,而仓皇无识途者,且不忍舍渊亭。当是时,东、西、北三面皆寇,退路独兴化,乃南向绕西以行。回望山城,火光烛天,兵民男女以万计,纷走田野。大呼‘随我纛来’,而云阴蔽月,沟桥莫辨,更无一识往兴化路者,以所行非大道也。夜约三鼓,暂憩岭坡,亲兵失散仅四十二人矣……过村,不启栅,然枪鸣鼓如抗敌者。农耀霖解越语,告以官军大队且至,乃放行。……忽遇黄守忠部将邓遇霖带残队至,询渊亭不知下落,……命差官王得标带亲兵探路,为乱民搀拥,又散去二十余兵,王得标亦迷失不归。再行为横潦所截,盘旋不得出。……觅入民家,小憩竹楼,倦极且馁,襟袜透湿,假寐须臾,而天曙矣。……马上沉思,潸然泪下。”(注:《中法战争资料》册2,页104、105、104、104—105。)
    就这样,黑旗军、桂军、滇军历尽千辛万苦,撤出了山西城,一个重要的根据地落入敌手,这预示着往后的战斗将更加严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