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洪秀全思想和业绩的历史影响 近代中国110年历史的基本问题是两个:一是要求独立、民主; 二是要求工业化、近代化。从爱国走向近代化与从爱国回到中世纪,是区分近代爱国主义与传统爱国主义的主要标志。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外争独立,内搞近代化,说明他的爱国主义已经由传统向近代转变,并具有近代爱国主义的性质。 太平天国以喜剧开始,以悲剧结束。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而烟消云散,接着兴起的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反对基督教的教案,直至19世纪末汇合成近代中国第二次农民运动--“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从爱国回到中世纪,这正是义和团与顽固派发生感应的内在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在战争中确实有严重破坏江南经济的一面。正如王韬所说,当时江南“几于百里无火烟,其中人民大半死亡,室庐焚毁,田亩无主,荒耕不弃。”〔9〕苏州府九县一厅,人口由1831年的340万降到1865年的128万。这个破坏中,湘淮军、侵略军和太平军都应负责, 全加在太平军身上,是不公正的。事实上,任何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的国内战争,尽管有破坏,却是革命的、合理的,因为它推动了历史前进。 太平天国尽管有破坏江南经济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从经济上说,太平天国后自耕农增加和永佃制盛行。 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地主势力,迫使地主或逃或亡,使一部分农民把“租田概作自产。”革命失败后,地主“视田为畏途”,农民通过低价买田占有了一部分田地;再次,农民又通过“开垦”无主荒田,“占为世业”。这样,江南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集中现象有所缓和,自耕农数量明显增加。另一方面,是江南田底、田面权分离的“永佃制”盛行。农民持有田面权后,生产积极性提高。以上两个方面,都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从政治上说,太平天国打乱了清王朝中央集权制,促使湘淮地方实力集团的崛起。 湘淮军地主武装集团的崛起,其主要推动力量显然是太平天国。湘淮集团崛起又从根本上削弱了清王朝“无与伦比”的中央集权,形成汉族地方督抚专权的“外重内轻”的政治格局。从咸丰十年到同治三年的五年中,湘淮军控制的地方督抚逐步增加,最后竟在全国8 个总督中控制了5个,15个巡抚中占了7个,比例分别为52.3%和46.7%〔10〕。正如范文澜所说:“曾国藩为首的湘军,挽救了满清,同时客观上也削弱了满清,满汉统治者之间,势力起着显著的变化,逐渐向汉族军阀转移。”再加上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搞洋务运动,“其结果倒不是加强反革命,而是成为有利于新的革命火焰爆发的因素之一。”〔11〕 从思想上看,太平天国运动对后起的新的政治力量影响更为深远。 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曾说:“太平军一役,其可称之为良好结果者,即天假此役,以破中国顽固之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警觉,而有新国家之思想,观此后1894、1895、1898、1900、1901、1904、 1905年种种事实之发生,足以证予言之不谬也”〔12〕。 历史证明容闳的这一判断是对的。在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常被康有为等借来作为迫使光绪帝变法的力量,这是用反衬来促成变革。康有为的《大同书》,无疑是洪秀全建设“大同”世界的继承和发展。义和团运动期间,领导人张德成、曹福田曾以洪杨自居。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把洪秀全称为“反清第一英雄”,自称为“洪秀全第二”。他自觉接受太平天国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分裂火拼的反面教训。“先生(孙中山)承接了太平天国的正统,而淘汰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13〕他的旧三民主义中,“驱除鞑虏”的民族主义是对洪秀全“奉天讨胡”的继承,民生主义是对《天朝田亩制度》中“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迫贫者”的思想发展。至于民权主义,虽然是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但也总结了太平天国“大家想做皇帝”而发生内讧反面教训的结果。辛亥革命另一领导人黄兴,也是受太平天国影响参加革命的。 从以上三方面综合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太平天国失败的悲剧,就没有中华民国的成立。正如《剑桥晚清史》第十章所说:“倘没有民众的压力长期把清王朝的元气耗尽,那些爆发户、青年军官和活跃在大都市的知识分子,有可能推翻清朝吗?……尽管民国此时已掌握在新的精英人士手中,但使它诞生的清朝的灭亡却是全国农村中深刻的运动逐渐取得成功的结果。”结论是:“太平天国之乱,标志着清朝统治瓦解的开始。”〔14〕美国学者贾希尔也说:“太平天国的革命是一种冲突,所以宣布旧中国之死亡,结果乃为中华民国之诞生。”〔15〕因此,那种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者及其代表人物的假、丑、恶描绘成真、善、美,而对于推动历史前进的太平天国运动说成中国贫穷落后、黑暗纷乱的祸首与根源,是不正确。 注释: 〔1〕呤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上册,第31页。 〔2〕《太平天国印书》,第11-14、15、1页。 〔3〕《太平天国印书,第15页。 〔4〕《太平天国印书》,第1页。 〔5〕《太平天国印书》上册,第409页。 〔6〕《太平天国印书》,第409-410页。 〔7〕韩山文:《太平天国起义记》。 〔8〕《太平天国》(六)第854页。 〔9〕《弢园文录外编》,卷七,第6页。 〔10〕谢世诚:《晚清道光、咸丰、同治吏治问题之研究》, 第151页。 〔11〕《中国近代史》,第454页。 〔12〕《西学东渐记》,第73页。 〔13〕《李大钊选集》,第543页。 〔14〕《剑桥晚清史》下册,第667-668页。 〔15〕《华尔传》,转引《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下册,第112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