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的艰难探索(4)
清朝走向式微的原因首先表现在生产力发展的停滞和萎缩。地主阶级疯狂兼并土地,使越来越多的人沦为佃农。在乾隆时,兼变状况就已经十分严重,占田者十无一二,佃者十之四五,而无田可耕者十之三四。”(注:《清史简编》第309页。)土地的集中与兼并程度甚高,广大佃农,处于社会最底层,除了沉重的地租剥削之外,还承受着各种超经济的强制与掠夺,他们甚至连最小量的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也得不到保证,扩大再生产更难进行。 人口的迅速增加也更加激化了固有的社会矛盾。自从雍正年间实施了地丁合一的赋税改革后,人口增长远远超过了生活资料的增长。1750年人口还只有1.8亿,人均土地4.25亩,到太平天国前夕,人口已变成四亿多,人均土地仅为1.78亩,(注:周源和:《清代人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二期。)人多田少,更加刺激了土地兼并,使许多迫于生计的人离开家园,为了活命,往往组织秘密会社,打家劫舍,成为社会最不安定的因素。 生产力的停滞直接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动摇着封建统治的物质基础,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四处流亡,加剧了社会动荡,但传统的社会结构仍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并没有产生成熟的近代资本主义变革的内在基因。鸦片战争的惨败则完全暴露了清朝政府机构的全面腐朽。据《清实录》披露的材料,1842-1850年,全国发生的群众反清事件近百次,斗争的烈火燃遍中华大地,这些起事的直接原因“皆因州县征收加重所致。”(注:《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38第20页。)这又与道光帝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采取的聚敛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征收加重的主要原因“毫无疑问是英国大炮”。(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2页。) 洪仁玕、冯桂芬既经历过“夷害不已”的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又身受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使他们发出了“有耻,莫如自强”的时代呼声。流露出向西方学习,不使中华民族“受制于小夷”的爱国主义情感。他们都悉心考察西方列强富国强兵的奥秘所在,而且都归结为船坚炮利和经济现代化。他们对中国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的落后和贫困颇有体认,主张引进西方的近代生产力,建设与发展近代工商业,以改变自然经济结构。只是洪仁玕走得更远,主张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彻底改造,按照西方列强的“邦法”,培植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建设近代工商社会,设计了一幅建设近代工商业的宏伟蓝图,其变革方案具有前瞻性,但他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在《新篇》中甚至连农民最为关心的土地问题也未涉及。 相对而言,冯桂芬的经济变革方案更加贴近当时现实,符合中国国情,他强调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产量,解决人口增长与粮食缺乏的矛盾,而把发展近代工商业置于次要地位,其变革方案具有现实性。他倾向于建设以农为主、工商为辅的过渡性社会。这是“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下冯桂芬关注现实的必然结果。 正如梁启超所讲: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了推动祖国的富强兴盛,不得不经营惨淡,跋涉辛苦,相率而就于过渡之道。(注:梁启超《新民说》,《新民丛报》。)洪仁玕、冯桂芬就是这样的第一代杰出的探索者。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