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孙中山国民心理建设思想初探(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朱小玲 参加讨论

2、心理建设是国家建立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建立是需要基础的,这个基础是什么呢?在孙中山看来,这个基础就是人们的心理,是人心。“夫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国家政治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是以建国之基,当发端于心理。”(注:《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214-215页、第232页。)孙中山认为,民国之所以建立,是建于国民之心,人心就是立国的根本;国家要巩固,也“要用人心做基础”,“人人的内心都赞成民国,倾向民国,然后民国才不致倒,才可以巩固。”民国成立以后,之所以出现复辟,总有人想当皇帝,“就是因为国基不巩固,人人的心理还不欢迎共和。”(注:《孙中山全集》第10卷,第29、32页。)故欲巩固国本,必先巩固人心,要人人从心理上倾向共和,中国才不会再发生皇帝,中国才可以富强。
    3、心理建设是国家建设的先导孙中山认为,“天下之事,不患不能行,而患无行之人,方今中国之不振,固患于能行之人少,而尤患于不知之人多。”(注:《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05页、第8页、第443页、第15页。)因此,要建设祖国,就要让全体国民觉悟,共同担负起建设重任。但如果国人的心理依然停留在“不知固不欲行,知之又不敢行”的地步,那就只能束手待毙,建设的计划只能落空。当务之急就是要破国民心理之大敌,出国人思想之迷津,这样,中国的事才能大有可为,建设一个世界文明进步的中华民国,有如反掌之易。
    国家建设不仅在于经济建设,还有政治建设。当时的中国虽有了民主共和之名,但共和之实能举与否,民主政治能否顺利建成,全在国民心理如何。“国民既欲共和,非当局之人所能强以所不欲。”(注:《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417页、第424页。)况“一国之趋势,为万众心理所造成,若其势已成,则断非一二因利乘便之人之智力所可转移也。”(注:《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158、159页、第158页、第207页、第158页、第160页、第202页、第413页、第74页、第180页、第68页。)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余毒根深蒂固,缺乏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以至于大多数国民的心理,不但不知道民主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真命天子出现,或者满清复辟,把民国再变成帝国,“国人因缺乏新思想,放弃权利,国中政权遂为一般强盗官僚乘时而操纵之”。因此,要想建设民主政治,必须改变国人的旧思想、旧观念,发达新思想、新观念。只有当全体国民真正从心理上了解民主政治为何物,真正民权乃能实现,然后民治方能实行。
    孙中山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把国民心理建设提到革命、立国、建国的高度来认识,这是符合革命和建设发展的需要的,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二国民“心理建设”既然如此重要,那么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经过考察研究,孙中山提出了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1、破“知易行难”说,立“知难行易”说孙中山认为,革命之所以失败,建设之所以停顿,是因为国人对他的三民主义不了解,革命党内部也有不少人批评他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理想太高,不适中国之用”,而且“众口铄金,一时风靡”,造成了许多人思想上极端混乱。而这种思想错误又源于传统的“知易行难”说,此说“数千年来,深中于中国之人心,已成牢不可破矣”,是“予生平之最大敌也,其威力当万倍于满清”。“满清之威力,不过只能杀吾人之身耳,而不能夺吾人之志也”。而“知易行难”之说,“不惟能夺吾人之志,且足以迷亿兆人之心也”。(注:《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158、159页、第158页、第207页、第158页、第160页、第202页、第413页、第74页、第180页、第68页。)许多人正是相信此说,而把孙中山的建设计划认为是空谈,放弃建设责任,终致孙中山的建设计划被一一取消。因此,孙中山认为在进行物质建设之先,要破除“知易行难”这一心理大敌,从理论上论证“知难行易”。“倘能证明知非易而行非难也,使中国人民无所畏而乐于行,则中国之事大有可为矣”。“推行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而建设一世界最文明进步之中华民国,诚有如反掌之易也。”(注:《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158、159页、第158页、第207页、第158页、第160页、第202页、第413页、第74页、第180页、第68页。)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与传统的“知易行难”学说,在实践中都有其片面性,因为“行”和“知”都有其艰难的地方。但孙中山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看到了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看到了精神的能动作用,认识到了物质建设必须思想领先的道理。特别是在长期处于封建专制束缚下,广大国民思想僵化,想有所为而不敢为的情况下,这一思想的提出,对于振奋国民的首创精神,万众一心去建设祖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2、废除专制政治,建设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核心,也是他国民心理建设的重要内容。他指出:“中华民国者,人民之国也”,“四万万之人民”,“皆当为主人矣。”(注:《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158、159页、第158页、第207页、第158页、第160页、第202页、第413页、第74页、第180页、第68页。)针对当时流行的所谓“中国人民知识程度不足,断不能行共和制”的谬论,孙中山强调只有实行共和制才能迅速提高人民的知识程度。他坚信民主政治对于中国人民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另一方面,孙中山也看到中国人民因为长期生活于旧制度中,数千年专制之毒,深中乎人心这一事实,为使人们对民主政治有个心理适应过程,必须给予一定的训练。为此,孙中山把建设之程序分为三期:一是军政时期;二是训政时期;三是宪政时期。训政时期为过渡时期,在此时期,行约法之治,以训导人民,实行地方自治,促进民权发达,为实行宪法之治准备条件。孙中山强调此训政时期,“为专制入共和之过渡所必要也,非此则必流于乱”。(注:《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158、159页、第158页、第207页、第158页、第160页、第202页、第413页、第74页、第180页、第68页。)一般论者认为,“建设程序论”表现了孙中山对人民群众力量和智慧的低估,未能把人民群众的愚昧落后视为旧制度的恶果。笔者认为其实不然。孙中山认为中华民族为世界至大至优者,然在世界进化之时、人文发达之际,却未能先于东邻而改造成一富强国家的原因,在于人心涣散,民力不凝结。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人民天性如此,根源在于封建专制。长期置于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承受着巨大的历史负荷,不可能一下子摆脱皇权思想而接受民权学说。对此,孙中山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虽然,人民群众既能打破旧政权,也一定能适应新制度,故而孙中山坚信民主政治对中国人民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但这种创造和适应必须有相应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过程。况且,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逻辑产物,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也没有经历一个像西方国家那样广泛的酝酿、传播和发展过程,民权这株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树,在当时的中国还一时缺乏扎根、成长的必要土壤。因此,在军政和宪政之间加上训政这一阶段,作为消灭封建专制统治到建立民主政治的过渡,有着现实依据和积极意义,它体现了孙中山的务实精神和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