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毛泽东八大前后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认识轨迹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 陈立旭 参加讨论

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前后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轨迹。探寻这一轨迹会发现,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接近客观实际,后又因国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偏离实际的过程。对这一过程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
    一、最初的分析和预见
    毛泽东在八大前后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认识,是与他建国前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这是他对同一问题思考的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思考成果直接与后一阶段的认识密切相关。依据毛泽东的分析,建国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然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依据是:第一,“中国人民用革命战争胜利地打倒了反动派。”(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65页、第1433页、第1427页、第1437页、第1428页、第1428页、第1463页。)虽然中国人民与美蒋反动派的矛盾还存在,但已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了。第二,随着上述矛盾的变化,中国的整个形势必然由战争转向和平。和平局面的出现,既实现了民主革命的基本目标,又意味着建设过程的开始。第三,新的人民政权的出现,将改变旧的经济结构而出现新的经济结构。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的国营经济处于主导地位,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一起“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65页、第1433页、第1427页、第1437页、第1428页、第1428页、第1463页。)。经济领域里还会有矛盾,但不是对抗性的,而是相互需要从而可以相互协调的矛盾。第四,与上述经济变动相伴随的是“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65页、第1433页、第1427页、第1437页、第1428页、第1428页、第1463页。)。这表明,建国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将发生变化,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中国的落后农业国现实与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国的目标之间的矛盾,将成为主要矛盾。对此毛泽东于1949年3月即明确指出:革命胜利后我们要“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65页、第1433页、第1427页、第1437页、第1428页、第1428页、第1463页。)。
    毛泽东认为,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工作中心也必须由打仗转到生产建设上来。他说:“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务须避免盲目地乱抓乱碰,把中心任务忘记了。”(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65页、第1433页、第1427页、第1437页、第1428页、第1428页、第1463页。)我们的党、政、群众团体等项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65页、第1433页、第1427页、第1437页、第1428页、第1428页、第1463页。)。他还把这一点向党外人士作了肯定的说明。1949年6月1日他在给张澜的信中指出:“今后工作中心在于建设,亟盼各方友好共同努力。”(注:《毛泽东书信选集》第323页。)不久他在新政协筹备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指出:我们必须“有系统地和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国防的建设工作”(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65页、第1433页、第1427页、第1437页、第1428页、第1428页、第1463页。)。
    从建国到社会主义改造结束这一过渡时期,毛泽东对于改造和建设两方面工作都没有忽视。他正确地处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把改造和建设的任务统一于一个总路线之中。他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81页、第23页、第268页、第295页、第296页、第417页、第475页、第153页、第164页、第370页、第338页、第322页、第323页、第432页。)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毛泽东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他清醒地认识到,为了解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必须搞好建设,若不通过建设来建立强大的公有制经济,就不可能团结与改造民族资产阶级。反过来说,我们团结与改造资产阶级的工作也有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面,他提出,为了搞好建设,“我们一方面要同他们作斗争,另一方面要团结他们”(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81页、第23页、第268页、第295页、第296页、第417页、第475页、第153页、第164页、第370页、第338页、第322页、第323页、第432页。)。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既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又改造民族资产阶级,从而在发展工商业的过程中逐步改变生产关系;通过办合作社,既团结农民,又改造农民,从而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逐步改变生产关系。这些经验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决不忽视或脱离经济建设进行社会改造,而是把改造建立在建设的基础之上,使二者密切联系,相互推动。
    毛泽东上述认识轨迹表明,他在建国前后分析并预见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将转变为我国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与我党建设现代工业国目标的矛盾,党的中心工作也要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二、接近客观实际的认识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在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更加接近客观实际,并且形成了一个基本观点,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前一句话是对他建国前后对此问题认识成果的继承,后一句话是对前一句话的丰富和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