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纪念林则徐诞辰210周年 林则徐的经世思想与爱国主义(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林庆元 参加讨论

二、“民本”:经世思想的核心经世派继承儒家的“务本原之学”,其基本内容就是“民本”。这正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的发展。而经世派所重视的国计民生,无一不与“民本”相联系。在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应当怎样统治才能长治久安?几千年来,统治阶级的思想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人民群众在革命和生产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和智慧,也不能不使他们比较客观地意识到人民和统治者应当有一个恰当的关系,这就产生了“重民”的进步思想。而古代的保民、富民、关心人民生活的进步主张,都是建立在“重民”的认识基础上的。
    林则徐不但接受了传统的“重民”思想,而且也是实际生活的感受。因而,他的“重民”思想有着更为丰富的真实内容。(一)林则徐象历史上的思想家一样,把人民当做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他说:“尽职之道,原以国计为先,而国计与民生实相维系,朝廷之度支积贮,无一不出于民,故下恤民生正所以上筹国计,所谓民为邦本也”(注:《林则徐集·奏稿》上,第150页。)。(二)重视舆论与民心向背。他强调为官“必须事事体民情”,“郡县以下尤无日不与民见,诚知民情向背,而顺乎之于所安,则平其阴阳之而为化民成俗之由”(注:林则徐:《三吴同官录序》、《云左山房文钞》第1卷。)。林则徐和历代进步思想家一样,把民心向背看作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三)重视民智。林则徐除“知民情向背”,要求“民隐尽达”之外,还期于“博采广咨”(注:《林则徐书简》第8;194页。)。重视群众的意见与智慧。突出地表现在治河工程,不仅实地观察,还向有经验河工求教。
    综上所述,表明“民本”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通过经世派在近代社会得到发扬光大,成为近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造社会,发展生产,以至反抗外来侵略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支柱。
    三、林则徐的“民本”思想与爱国主义“民本”思想成为近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发展社会生产,改革腐朽政治的推动力,也是他们坚持反侵略,反对投降的一种思想力量,为反侵略战争增添信心。
    林则徐的“民本”思想,是把民当作国家的基础的,而以“民力”作为国家“元气”。他认为“下恤民生正所以上筹国计”,要使国家富强,社会安定,必须“保民”、“恤民”、“足食安民”。所谓“足食安民”就是发展生产、兴修水利。
    经世派重视国计民生,主张发展生产,“足食安民”,改革内政,正是建立在对“民本”认识的基础上。而在西方列强经济、政治入侵中国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内政改革发展生产,维护民族利益,都是具有爱国主义的意义的。
    林则徐时代,中国金融市场最突出的矛盾就是银贵钱贱。如1838年黄爵滋奏称:近年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奇。到1845年,刘马驹奏称:“窃维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几及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注:黄爵滋:《严塞漏厄以培国本疏》。)由于银贵钱贱,“官民商贾胥受其累”(注:刘良驹:《请饬定银钱画一章程疏》、《皇朝经世文续编》第5卷。)。
    与此同时,洋钱的流入,也给中国社会造成种种灾害。林则徐认为必须采取谨慎的逐步解决的方针,尤其应当遵循交换过程中的规律。如:(一)“听从民便之中稍示限制”。他说“惟自洋钱通用以来,内地之纹银日耗,此时抑价固多窒碍,究宜设法以截其流,只得干听从民便之中稍示限制。嗣后商民日用洋钱,其易钱多寡数,虽不必官为定价,致涉纷更,而成色之高低,戥平之轻重,应合悉照纹银为准,不得以色低平短之洋钱反浮于足纹之上,如此则洋钱与纹银价值尚不致过于轩轾。”(注:《林则徐集·奏稿》上,第134-135;43;13;339;337页。)(二)以经济手段逐渐淘汰洋钱的流通,这就是说必须找到一种与民方便的铸币代替洋钱。他说:“欲抑洋钱,莫如官局先铸银钱,每一枚以纹银五钱为准,轮廓肉好,悉照制钱之式,一面用清文铸其局名,一面用汉文铸道光通宝四字……先于兵饷搭放,使民间流通使用,即照纹银时价兑换……盖推广制钱之式以为银钱,期于便民利用,……初行之时,洋钱并不必禁,俟试行数日,察看民间乐用此钱,再为斟酌定制。”(注:《林则徐集·奏稿》上,第134-135;43;13;339;337页。)林则徐主张禁止洋钱在中国流行,维护我国法币地位,反映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但他与顽固派不同,初步认识到“银钱贵在流通”,重视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适应币制从重量金属币向铸币发展的自然趋势,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第一次提出近代银铸币制代替旧的币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反映林则徐鲜明的维护我国币制独立,国家权益反对西方经济侵略的爱国主义。林则徐的改革,从主观上,是为了国计与民生。所谓民生,就是老百姓经济与生活。林则徐的一切改革,都是围绕这两方面进行的。当时的政治局面,可以说是国家财政枯竭,民生凋敝。“病漕、病鹾、病吏、民之患,前代未之闻焉。”(注:魏源:《明代食兵二政录叙》、《魏源集》第165页。)无一不表现他的“民本”思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