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传统文化与明清商人的经营之道(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赵毅/张明富 参加讨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秋战国商人的经营哲学也是一朵艳丽的奇葩。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涌现出了不少个体商人。他们以精湛的经商艺术积累起了巨额财富,富比王侯。司马迁在其不朽的名著《史记·货殖列传》中,以如椽大笔生动地记叙了这些商人的经济活动,并精炼地概括了其经营哲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营哲学色彩斑斓,丰富多彩,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预测市场,抓住时机
    在春秋战国商人中,范蠡是极负盛名的。他,字少伯,楚宛之三户人,生卒年不可考。曾辅佐越王勾践,用计然之策治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民富而国强,终雪会稽之耻,使越国称霸中原。然后,功成身退,变易姓名,游于江湖,用计然之策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成为巨富。他依据计然的理论,认为经商必须掌握天时的变动,根据自然变化的规律了解物质资源的情况。“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注:《史记·货殖列传》。)这种循环论是范蠡预测市场的基础。了解了自然变化的规律,就可预知市场何种商品有余,何种商品不足,并及时购进市场上将匮乏的商品,待价而沽。所以,他主张“旱则资舟,水则资车”(注:《史记·货殖列传》。)。白圭,魏文侯时人,他也是一个农业经济循环论者。他指出:“太阴在卯,穰;明岁衰恶。至午,旱;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至卯,积著率岁倍。”(注:《史记·货殖列传》。)即是说,太阴在卯时是大丰年,其后两年衰恶。到第四年为旱年,再后两年小丰收。到第七个年头是大丰收,而后有两年衰恶,到第十年太阴在子大旱,继续又是两年小丰收,最后回到卯年又是大丰收。他主张,经商应“乐观时变”,在掌握农业经济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农业经济循环规律的市场预测一旦做出,就应“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抓住时机,“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注:《史记·货殖列传》。)运用市场规律获取最大利润。
    2.薄利多销
    薄利多销,是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商人共同遵循的经商原则。范蠡说:“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注:《史记·货殖列传》。)商品贸易不要追求过高的利润,有了适应的利润就应及时抛售。对那些易腐烂,不能较长时间储存的商品更是如此。白圭则说:“欲长钱,取下谷”(注:《史记·货殖列传》。),要想利润增长快,就经营“下谷”。“下谷”进价低廉,为一般老百姓所需要,市场广阔,虽利薄,也一样能赚钱。
    3.保证商品质量
    顾客购买商品,实际上是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如商品质量有问题,性能不好,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肯定这种商品不会有顾客问津。这一点范蠡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他说:“积著之理,务完物。”(注:《史记·货殖列传》。)经商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财富,但不能以假货骗人,经营的商品一定要有上好的质量,也只有如此,才容易出手。
    4.加速资金周转
    财富只有在一刻不停地流通中,才能实现增值。老是积压在手中,不是生财之道。这是简单明了的道理。范蠡深通此道,他主张“无息币”,资金不能停息不动,要加速流转。“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注:《史记·货殖列传》。)。在价格贵的时候,大批销售;物贱时,大量买进,商品和货币要象流水那样毫不停息。如这样做了,就能达到猎取利润的目的。
    5.任贤使能
    经营商业,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经营者个人就心有余力不足了。这里就涉及到了用人的问题。使用什么样的人,关系到事业的成败。范蠡“能择人而任时”(注:《史记·货殖列传》。)。“任时”,就是根据天时变动预测商情。“择人”,就是在商业管理中,选贤能的人予以委任。白圭说:“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学吾术,终不告之矣。”(注:《史记·货殖列传》。)强调为商者必须具备智、仁、勇三种素质。可见,在商业人才的使用方面,白圭也是主张任贤使能的。
    6.勤俭
    劳动,是一切财富之源。勤劳、节俭则会加速财富增长。白圭生于战国时代,明晓此中道理。他治生“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注:《史记·货殖列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