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代政治史研究的思考(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 林金树 参加讨论

明英宗9岁即位,在明朝16位皇帝中是为君时年纪最小的一个。 他即位以后,以自己年幼无知,遵照其父宣宗皇帝的遗诏,与宣宗之初“军国大议多禀听(仁宗诚孝皇后张氏)裁决”一样〔4〕, 命朝廷大政仍然奏请(太皇太后)张氏而后行。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张氏去世之后,杨士奇等“五大臣”或死或年老多病,“不使预军政”〔5〕, 权柄为宦官王振所把持,最后导致土木堡之败,英宗被俘,明军惨败,国家元气大伤,国力从此由强转弱。此次失败,表面上似乎是军事上的失误,实质上是明朝建国80多年来矛盾沉积的爆发。此役还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明军从此一蹶不振,并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遇敌“不敢战”,于是边境日益多事。英宗南宫复辟,继任宦官曹吉祥又致祸乱,政治风气越发腐败。
    进入成化朝,宦官第二次擅权乱政。汪直窃据大权,左右朝廷,横行天下。当时有人说:“今人但知汪太监也”〔6〕。 这是对皇权衰弱最尖刻的批评。至正德初,宦官再次祸国。而后武宗还是耽乐喜游,无心国事,除掉刘瑾,仍用群小。明代从制度上明确规定宦官介入、监控军政各个部门,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实行的。内阁在此期间内,则多默默无闻,难以正常发挥作用。
    第二,权力之争与财富之争并行。经济是基础,政治为经济服务。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权,即国家的权力由谁掌握。而权力与财富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拥有财富者,就可能拥有权力;同样,拥有权力者,也可以拥有财富。明王朝的当权者是封建地主阶级。这一时期,他们在激烈争夺权力的同时,在人民群众无权监督的情况下,也肆无忌惮地把权力转化为财富。“皇庄”遍畿内;王府庄田、勋戚庄田、中官庄田大量扩张,遍布各地,都是权力的变生物。统治者从权力之争发展到财富竞争,造成土地兼并盛行,从而引起阶级对抗加剧,两极分化加速。权力转化为财富,财富争夺加深了阶级矛盾。广大农民丧失土地,却依然承受着超负荷赋役剥削,困苦不堪,或纷纷举家逃亡,辗转流浪,或铤而走险,揭竿起义,缴纳赋役的在册人口不断减少,田亩大量流失,成为明朝历史上流民最多、农民起义极为频繁的一个历史时期。农村动荡不安,严重冲击着明王朝的经济基础,社会发展速度因此而放慢。这些也可以说是前一个时期潜在危机的继续和发展。
    第三个时期:经过第二个时期的徘徊、反复和缓慢发展,社会秩序渐趋安定,政治改革不断深入,并由此成为明朝历史上经济、文化等发展最富有活力、整个社会风貌变化最深刻的时期。究其在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两个显著变化:其一、社会秩序逐渐由动荡转为基本至治。其间,外患曾一度影响国家安定。先是,嘉靖中北边蒙古俺答多次发动进攻,边境不得安宁,直至发生“庚戌之变”,京师戒严。后来由于高拱、张居正等人采取与邻为善的政策,实现了民族和睦,各族人民友好相处,边境安定。到了嘉靖末年,东南地区“倭寇”的破坏活动,亦由高潮而告基本平息。及万历初年,政治更加安定。“纪纲法度莫不修明”、“政体为肃”,四夷咸服,内外晏然。史称:“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7〕。政治为经济服务。 这一时期国内政治环境的改善,为当时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新兴工商业市镇的迅速兴起、市场网络的形成扩大、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其二,“祖宗成法”大变,内阁权重至极。明世宗即位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而后“议大礼”,引起舆论沸腾,遂兴大狱,实行镇压。继而崇尚道教,一意修仙,长期深居大内,朝廷大政听任阁臣处置,加之于时“阉宦敛迹”。于是造成权力结构改变,阁权由此日重。《明史·职官志》曰:“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祖宗制度为之一变。
    隆庆朝,穆宗在位6载,从未接见大臣, 国家大事还是由阁臣处理。至万历初,大学士张居正主持阁政之日,为了复兴民族,富国强兵,置生死于度外,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以伟大政治家的气魄,积极推行政治经济综合改革,把周忱以来所进行的各项社会改革推向高峰,轰动一时,影响后世。张居正在实行章奏考成法时,明确规定:各地巡抚、巡按办事有误者,由六部和都察院负责举劾;六部和都察院有误者,由六科举劾;六科有误者,由内阁举劾。于是在相互关系上,就形成了如下管理系统和操作运转程序:从监控上说,形成内阁─→六科─→六部与都察院─→各地抚按官体系。从职责隶属关系上看,形成各地抚按官─→六部与都察院─→六科─→内阁体系。总之,是一切听从内阁,一切由内阁总揽。这个规定,显然和祖宗成法完全不同。《明史》曰:“明制,六部分莅天下事,内阁不得侵。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逡巡请事如属吏,祖制由此变”〔8〕。
    自明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以后,六科亦直属皇帝管辖,与内阁没有隶属关系,各自向皇帝负责。张居正改以内阁监控六科,六科监控部院,部院监控地方抚按,由上而下,一通到底,最后权归内阁。实质上,是把原来属于皇帝的权力转移到内阁,亦即转移到张居正本人手里。这是张居正对祖宗成法的一个重大变革,也是此时阁权至极的突出标志。如前所述,封建国家的权力,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皇权。内阁的权力越大,就意味着它从皇帝那里转移过去的权力越多,皇帝手里的权力越少。祖制大变,部权尽归内阁,在张居正说来主要是为了便于进行改革,以达到富国强兵。当时万历皇帝由于年幼,对祖制还不甚明白,不懂得其中的利害关系,故未见他有反对意见。后来他渐渐长大、成熟,感觉到张居正的权力过大,“几于震主”。张居正手中的权力,既是他得以推进改革,又是引发这次改革和张居正本人演成悲剧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