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从《西学东渐记》看容闳的爱国思想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岳论丛》 于语和 参加讨论

容闳(1828--1912),是“中国人而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的第一人。他最早组织幼童赴美留学,鼓吹“教育救国”,被誉为近代“留学生之父”;他积极参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等运动,以此来改革中国政治;他主张引进西方科技,为国家经济建设献计献策,以便振兴民族实业;他关心同胞的命运,反对外国侵略。为达到把中国这个“老大帝国”变成“少年新中国”这个目的,他一生奔走国事,死而后已,表现出极高的爱国热情。以往的学者太多注意研究容闳组织赴美留学和传播西方文化,但我们认为,容闳不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而且是近代伟大的爱国者,他晚年所写的自传《西学东渐记》集中表现了他的爱国思想。
    一、实施“教育计划”,主张“教育救国”
    1854年,刚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容闳,为了实现他萦怀梦牵的“教育计划”,匆匆返回故国。在他看来:“予之生于斯世,既非为哺餟而来,予之受此教育,尤非易易,则含辛茹苦所得者,又安能不望其实行中国耶。一旦遇有机会,能多用我一分学问,即多获一分效果。此岂为一人利益,抑欲谋全中国之幸福也。”(容闳《西学东渐记》,以下引文不注出处者,均引自斯书)他认为,中国进行国际交流、指挥海陆军队、管理海关,都需要受过良好西方教育的人才。要培养人才,就需派遣学生出洋留学。他希望“以西方之学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为了实现这个“教育计划”,容闳多方奔走,既求助于美国驻华公使,又结交中国权贵,不敢稍怠。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各级官吏的昏庸,容闳的努力均未成功。他并不恢心,继续努力。为了寻求当时炙手可热的权臣曾国藩对此事的帮助,容闳不惜为曾赴美购买办“洋务”的机器,终于赢得曾的赞许。在曾国藩领衔上奏后,1871年8月,清廷采纳容闳派遣留美学生的建议。 容闳为之苦心孤诣、奔走呼号16年之久的“教育计划”终于如愿以偿。
    按计划,从1872年到1875年,120 名幼童将分四批奔往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留学。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幼童30名, 由陈兰彬率领从上海启航赴美。为了帮助幼童更好地学习西方文化科技知识,此间容闳亲任留学事务所的副监督。他对留学事务尽心竭力,整日东奔西走。但是,清政府朝令夕改,听信谗言,从1881年8月21日起, 让留美幼童分三批提前返国。尽管如此,本世纪初年,这批留美生在经过艰苦奋斗后,逐渐成为中国政界、军界、商业界的知名人物,或者成为工厂、铁路、矿山、建筑等部门的技术骨干。如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在北洋政府中任国务总理、外交总长的唐绍仪、梁郭彦等,就是这次回国的学生。派遣幼童留美对促进中美文化的交流,特别是对中国走向近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1〕。对此,容闳功不可没。
    二、参与进步运动,谋求社会发展
    容闳一生热衷沟通中西文化,推动“西学东渐”,“藉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必可使此老大帝国,一变为少年新中国。”为了达到救国的目的,凡是他所经历的中国近代具有进步性的政治运动,他都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旨在改良中国社会,“谋求全中国之幸福。”
    容闳参与进步运动首先表现在他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同情、支持和赞扬。1860年,容闳亲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中心南京进行实地考察。耳闻目睹,使他深深地认识到,太平天国革命是清政府残暴统治的结果,他“许太平天国之举为正当”,并深表同情。不仅如此,他对太平军官兵纪律严明,安抚百姓,发展生产的行为赞不绝口。在考察中,他还亲谒干王洪仁玕,提出“一、依正当之军事制度,组一良好军队;二、设立武备学校,以养成多数有学识军官;三、建设海军学校;四、建设良好政府,聘用富有经验之人才,为各部行政顾问;五、创立银行制度,及厘订度量衡标准;六、颁定各级学校教育制度,以耶稣教圣经列为主课;七、设立各种实业学校”等七项建议。容闳还表示,如果太平天国能采纳他的建议,他愿为之效力。容闳的这些建议中,除了第六条中的“以耶稣教圣经列为主课”的内容外,都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权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是“容闳长久以来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一个身受西方文明教育的人所能贡献给人民的最好建议。”〔2〕同时, 他的建议和太平天国后期纲领性文件--洪仁玕写的《资政新篇》基本吻合。在清政府把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看成是“大逆不道”、“犯上作乱”之类的时代里,容闳还充分肯定了太平天国革命的伟大作用,认为此革命“破中国顽固之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警觉,而有新国家之思想。”〔3〕
    其次表现在容闳积极参与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早在戊戌变法之前,容闳就和康有为、梁启超认识,并极赞赏支持变法的光绪帝,说:“光绪当亲政后,颇思改革庶政,其一种励精图治之决心,足使京内外人士注意,如北斗之见于天空,人人咸为引领。”他甚至认为“后人必将许其为爱国之君,且为爱国之维新党。”容闳视康有为、梁启超为同路,赞成改制维新。当时中国正处在甲午战败之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之时,他心忧国事,决定留居北京,为国尽力。他在北京的住所,“一时几变维新党领袖之会议场。”1898年9月,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维新派领袖遭到捕杀。容闳有支持变法、隐匿党人之嫌,被迫南逃上海。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期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指使唐才常在上海邀集社会名流,召开“张园国会”,组织新政府,拥戴光绪皇帝执政。在这个会议上,容闳被推举为会长,严复为副会长,唐才常为总干事。容闳起草了一个英文的对外宣言,提出不承认清朝政府的统治,给人民以立宪的自由等主张。但不久,唐才常被张之洞杀害,清廷通缉容闳,容闳逃至香港〔4〕。
    值得一提的是,1912年,容闳客居美国,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当85岁高龄的容闳接到孙中山请他归国参加南京临时政府工作的来信时,他为祖国的新变化感到万分高兴。自己虽身老病重,不能回国,却令其儿子归国效力。容闳的救国之心、爱国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