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林博士和郭豫庆博士在《历史研究》1995年第3 期上发表了题为《近代英国“大农业体制”新论》(以下简称《新论》)的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在“大农业体制”的作用、大农业与农业革命和工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向传统观点挑战。此文发表以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世界史》做了转载,《世界史研究年刊》(1996年)刊登了摘要,可见在世界史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者提出,英国农民经营体制在1760年以后开始衰落,逐渐被以雇工为主的大农场所代替。至19世纪上半叶,农业家庭经营体制已基本消失,“大农业体制”得以确立。 《新论》的作者认为,说大农业的兴起有利于英国农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的推进的观点“缺乏史实根据,有必要重新讨论”。他们认为,大农业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英国农业的发展”,“1700年前后英国在农业家庭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革命’,它与主要兴起于18世纪之后的英国‘大农业’制度在时间上相距约半个世纪,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在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农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明显的由盛到衰的转变,而这一转变恰与英国农业经营体制由家庭经营向大型雇工农场经营的转变在时间上相重合。”(注:《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第152页。)他们还认为,议会圈地在农业上没有起多大作用。作者把英国19世纪80年代以后耕地面积减少、耕作粗放都归因于大农业,并说大农业体制的建立,给工业资本积累带来了诸多不利,认为资本积累“主要靠两种方式:一是靠工业部门自身,二是通过暴力对海外进行殖民掠夺”(注:《历史研究》1995年第3 期,第157页。),对大农业有利于工业资本积累的观点提出异议。 作者得出结论说,大农业体制的推行导致了英国农业的衰落,因而削弱了工业发展的基础,并推而广之地说:“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农业发展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西北欧国家、日本等,普遍实行的是农民家庭经营形式。”(注:《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第154页。)“就世界范围来说,凡是工业发展较快、较平稳的国家,其农业的发展也多半是成功的。之所以成功,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选择了农民家庭经营体制。如果深层次地探讨近代英国由盛到衰的历史,那么从它实行‘大农业’体制入手,也许会得出若干新的启示。”(注:《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第159页。)由此可见,《新论》作者不仅把大农业看成是英国农业衰落的原因,也把它看成是近代英国“由盛到衰”的原因。 应当说,以上观点在国内都是相当新的。这些观点是不是言之有据,能否站得住脚,笔者未做过深入研究,不敢妄加评论。但笔者对此文有几点质疑,冒昧提出来,供学界同仁讨论,以期得出正确的、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一 大农业的兴起不是英国农业由盛到衰的原因 《新论》作者说,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农业就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转变”,并说“这一转变恰与英国农业经营体制由家庭经营向大型雇工农场经营的转变在时间上相重合”。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首先,作者没有提出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有力论据。他们说:“18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大型雇工农场的兴起,英国农业家庭经营被破坏,农业生产也开始遭受挫折,农业发展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农业衰落首先表现为耕地利用率的缩减。”(注:《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第152页。)而作者所列举农业衰落的例证却是1911 -1915 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耕地面积比1871-1875年减少了1/4,谷物种植面积1913年比1867年减少了47.9%。作者列举的小麦总产量下降的例子是1884年以后的,各种粮食作物的平均年产量下降的例子是1865 -1874年以后的。 作者的这些证据只能说明,在19世纪最后二三十年,英国农业才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而不是作者所说的,在18世纪中期以后,就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转变”。 其次,19世纪末英国农业的衰落也不能归因于大农业的发展,衰落的首要原因是来自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廉价农产品的竞争。自从1846年取消谷物法后,英国成了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外国谷物可以自由进入英国市场。在19世纪,由于南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种植业和畜牧业迅速发展,生产出了大量剩余粮食。过去由于路途遥远,运费高昂,粮食输出受到限制。但是自从发明汽船以后,海上运输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造船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因螺旋桨取代了明轮,钢船取代了木船,汽船逐渐在远洋运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加上铁路和内河航运的发展,运费大幅度下降,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从纽约运到英国的小麦运费下降了2/3以上。1868-1879年间,从芝加哥运到利物普的小麦,平均每夸特的运费是11先令,1892年降到4先令4便士,1902年又降至2先令10.5便士。 低廉的生产成本和运费导致大量廉价谷物涌入英国和欧洲国家市场,结果使英国市场粮价下跌持续了20年:英国小麦的平均价格从1870-1874年的每夸特55先令下降到1895-1899年期间的28先令(注:希尔:《英国经济和社会史,1700-1982年》(C.P.Hill,British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1700-1982),伦敦,1985年,第101页。)。这对英国, 甚至对整个欧洲的农业都是一个沉重打击,农民和土地所有者的收入普遍减少,种地变得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结果造成部分土地荒芜,有的土地被弃耕还牧,以致耕地面积减少,粮食生产量下降,从而导致1873年以后的农业危机和农业衰落。70年代的农业衰落还有自然灾害、过重的税收等方面的原因。反复出现的潮湿阴冷天气造成农业严重减产。教育税、卫生税等名目繁多的地方税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使他们难以抗衡外国廉价农产品的竞争。畜牧业的境况虽然好一些,但因冷冻技术在肉类运输方面的运用(1880年以后),也使外国廉价的肉类涌入英国,畜牧业也受到强烈的竞争,这无疑使英国的农业雪上加霜。由此可见,英国农业的衰落并非因为大农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