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英国“由盛到衰”的转变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大农业 《新论》不仅把英国农业由盛到衰的转变归罪于大农业,而且把英国这个国家“近代由盛到衰的历史”与“大农业体制”联系起来。作者的这种看法与英国历史发展的实际同样相去甚远。前面已经谈到,在英国资本主义大农业发展时期(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正是农业技术变革和农业发展速度加快、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劳动生产率等都有很大提高的时期。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强国和贸易大国、海上霸主和殖民帝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1820年,英国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生产量的50%。由此,合乎逻辑的结论只能是,1760年以后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适应和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因此对英国的强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不是相反。 英国丧失工业霸主地位、走向相对衰落的时间倒是大致与发生农业大萧条的时间相一致,但英国的相对衰落主要不是因为农业的衰退,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到19世纪下半叶,德、美、法、俄等资本主义大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品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国际竞争加剧;英国工业化开始得早,设备相对陈旧,英国有广阔的殖民地,对外投资有利可图,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以致资本家不愿在国内投资,结果国内投资率低,设备更新缓慢,许多科技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英国在以内燃机、电力、炼钢和化工为中心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落在了后起的美国和德国的后面,使美国和德国在19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初先后超过英国,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退居第三位。这时,大不列颠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从1801年的32%降至1901年的6%(注:[日 ]宫崎犀一等编:《近代国际经济概览》,中译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年版,第28页。),农业因关系国计民生,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已经不那么大了。 再说,美国和德国的迅速崛起也不是因为它们“选择了农民家庭经营体制”。据笔者所知,德国,特别是美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也是相当发达的,而农民经济比重较大、存在时间比较长的法国和俄国倒是这几个国家中相对落后的。 在19世纪,美国因存在大量未开垦过的土地,获得土地的机会比欧洲国家要多得多,许多从欧洲移民去美国的人只要有一定资本,都有可能在美国的中西部获得一块土地耕种,特别是在1862年开始实行《宅地法》以后,许多人获得了土地,因而造就了大批小农。但与此同时,美国大地产的规模也是相当大的。美国在1785年颁布第一个土地法令时,把国有土地划为每份640英亩的大地段出售,后来在农民的反对下, 才把出售地段的规模减少。在美国向西部扩张的过程中,政府把大量国有土地廉价出售或赠送给大资本家和大地主,无偿划拨给铁路公司和其他公司团体及教育机构,给土地投机创造了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土地投机商大肆兼并土地,因此产生了一大批大土地所有者。农民的迅速分化也加快了土地集中的过程。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一些小农或因竞争力弱,或因债务,或因天灾人祸而破产,逐渐被大土地所有者和大农场主排挤,因而丧失土地,沦为雇佣劳动力。 在美国的北部地区,到处都有规模巨大的资本主义大农场。在19世纪80年代,在明尼苏达州的红河流域,有些巨型“富裕农场”的规模超过3万英亩,在收获季节,一个大农场雇工就达1000人以上。 类似的小麦生产基地还有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那里成万英亩的私人农场并不罕见(注:H.N.沙伊贝:《近百年美国经济史》,中译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69页。)。至于美国内战前的南部种植园经济,更是以规模大而闻名。建立在奴隶劳动基础上的种植园的规模一般都有700-800英亩,由几十个奴隶耕种;有的大种植园有上万英亩土地,每个种植园拥有的奴隶多达几百人,当然也存在只有几个奴隶的小种植园。在内战结束以后,美国农业生产集中的过程是相当快的。据统计,在1860年至1880年之间,土地面积在1000 英亩以上的大农场增加了23000个,到1900年大农场达到47000个,占地面积达2.324亿英亩,接近农场占地总面积的1/4(注:张友伦:《美国农业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78页。)。小农场的数量虽然比大农场要多(1910 年占农场总数的58%),但占有耕地的比例和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都不大。1910年,占地100英亩以下的小农场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5.8%, 占地100 -174英亩的中等农场占有耕地面积的26.9%,占地175英亩以上的大农场虽然只占农场总数的18.2%,却占有耕地48.8%,这些大农场的生产量占了美国全部农产品价值的52.3%,而占全部农户总数58.8%的小农户仅生产了农业总产值的22.1%(注:樊亢等主编:《外国经济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33、34、37、38页。)。由此可见,美国农场的规模是相当大的。如果拿美国和英国一个农业劳动力所占用的土地面积来比较,就可以看到,美国农业的规模比英国还要大。1880年左右,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占有土地71公顷(175.5 英亩),而英国只有8 公顷(19.8英亩)(注:[意]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3卷,第373页。)。由于美国存在数量众多的大型农场,需要庞大的雇佣劳动力队伍。仅在1880-1890年期间,在伊利诺伊、艾奥瓦、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明尼苏达、南北达科他等7个州,农场雇佣农业工人人数就从363233 人增加到631740人;1900年全国雇工人数达到200万人(注:张友伦: 《美国农业史》,第182页。)。 不错,美国多数的农场都是家庭农场,但正如前面谈到的那样,家庭农场也有相当的规模,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面向市场组织生产。而且,在农忙季节,许多家庭农场也大量雇佣临时工。因此,不能把这样的家庭农场和《新论》作者所谈的18世纪中期以前的“家庭经营体制”混为一谈,也不能把它们和资本主义大农业对立起来。 德国的农业也不是以家庭小农业为主要特色的。德国在废除农奴制和进行农业改革的过程中,保留了容克地主的大土地所有制,容克地主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利用雇工劳动,开办大农场,实现规模化经营。据统计,19世纪80年代,德国占地5-100公顷以上的容克地主和富农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3.4%,占有全国耕地总面积的84.3%(注:W.措恩:《德国社会经济手册》(Wolfgang Zorn,Handbuch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s-und Sozialgeschichte),斯图加特,1976年,第2卷,第512页。)。 1882年,德国占地20公顷以上的农业企业占有全国耕地55.5%。大型农业企业不仅雇佣长年雇工,而且还在农忙时招募季节性短工。 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和德国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都还在进一步扩大,美国的农场总数从1940年的600万个减少到1973年的280万个,每个农场的平均占地面积从175英亩增加到385英亩。1970年,占农场总数10%的大农场生产了全国农业总产值的53%(注:王章辉、黄柯可主编:《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第82页。)。德国在过去25年里,农业企业的数量也减少了一半。德国当局认为,德国农业的弊端之一就是有些地区农业企业的规模还不够大,效益不够高,出路就在于扩大规模化生产。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并不是因为它们“选择了农民家庭经营体制”,而是有复杂得多的原因,这些原因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及自然条件等方面的,是各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篇幅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想顺便说一句,国外学术流派五花八门,什么样的观点都有,我们在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时,有必要扎扎实实地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夫,不能见到什么新观点都去搬来,盲目照抄,更不能根据某种需要随意剪裁历史、伪造历史。 责任编辑注:《近代英国“大农业体制”新论》徐正林、郭豫庆著转载于本刊1995年第10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