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1872年中国教育使团赴美的外交实践及意义(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 汪波 参加讨论


    中国教育使团抵美后,除安排和照顾中国学童的学习和生活外,主要是以清政府外交官员的身分,展开与美国政府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交往活动。他们首先通过文化交流来加强和美国公众的联系,以此扩大中国在美国的影响。使团初到哈特福特之际,就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这种友好态度,为他们与当地人民开展文化交往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各种交往活动中,使团人员根据各自的特点,积极开展与美国社会各方面的接触。陈兰彬作为使团的特使,主要负责和当地地方官绅的礼仪往来。容闳以他对美国社会的熟悉和了解,积极活跃于社会各阶层之中, 和他们建立广泛的联系。 使团的另一位成员郑衡生(TsengHeng-Cheng),也曾留美学习, 并毕业于纽约州克林顿市的汉密尔顿学院,则主要致力于向当地人民介绍中国文化。除此之外,每逢节假日,尤其是中国的春节和其它重要节日,使团还要举办中国式的宴会,来招待当地的各界人士,向他们介绍中国文化。使团举办的中国式宴会在当地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874年2月18日, 《哈特福德日报》(Hartford Courant )曾作过这样的报道:“市长以及城里的许多绅士和女士们,都参加了这次中国使团的宴会,他们受到了使团成员非常礼貌而有耐心的接待。”(注:《哈特福特日报》(Hartford Courant),1874年2月18日。)
    为了扩大对外交往的活动范围,容闳和陈兰彬很快就把他们的活动范围,从哈特福特的地方官员和普通民众,扩大到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联邦政府要员和社会知名人士中间。在这方面,容闳所做的工作尤其重要。他利用他所具有的美国公民身分和留美学习的经历,赢得了美国社会对他的接受和好感,并且很快就和华盛顿许多重要的美国政界人士建立了密切联系。为此,他经常前往华盛顿参加各种外交活动,出席外交界的各种招待会,并经常和美国政府官员讨论中美两国政府关心的各种有关问题。他还利用在美国参议院为中国妇女教育状况作证的机会,说服参议院教育委员会为中国妇女设立了一项教育基金。
    教育使团驻美期间开展的外交活动,除了和美国社会各界的交往外,还非常重视收集与中国有关的各种情报,并及时报告清政府。还积极与美国军火商联系,为中国政府购买军事装备。在他们到达美国后不久,陈兰彬就向总理衙门秘密报告了日本购买8000到10000 支美国罗明顿公司生产的滑膛步枪,并已从纽约港把这批枪支用两艘军舰运往日本的情况。作为使团的主要对外联络人,陈兰彬不仅重视收集与中国有关的政治和军事情报,而且对工商业方面的信息也很感兴趣。在考察了美国的蒸汽运输发展情况后,陈兰彬对中国发展蒸汽运输事业提出过自己的建议。他指出:“中国的商业汽船航行公司和江南制造局才刚刚起步,派人到海外学习新技术的事也仅为传闻,现时尚无有关计划实施。”所以,关于中国应当自己开办轮船公司的计划,“要在一两年之后才有可能”(注:《陈兰彬致刘汉卿》(1873年8月20日), 引自《中美关系史料》第三辑。台北1968年版,第1060页。)。
    替清政府采购军火的工作,主要由容闳负责。为了了解有关军火的行情,容闳与美国的军火商们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关于这件事,陈兰彬的信中有这样的报告:“此地制造的‘格林机枪’,精巧坚固,质量胜于法国所造。我们极力促使制造商把这种枪支出售给中国政府,但他们仍犹豫未有所决。目前容闳正设法与他们签定合同,并邀请他们今秋携带枪支样品前往中国洽谈。但尚不知我们能否达此目的,因而此项计划仍需保密。”(注:《陈兰彬致刘汉卿》(1873年8月20日), 引自《中美关系史料》第三辑。台北1968年版,第1060页。)1873年8月初,容闳终于和格林公司的代表达成该公司向中国出售武器的协议。8月12 日,格林公司的一位代表携带着一批枪支样品随同容闳来到中国。不久,中国政府就向格林公司购买了价值10万美元的枪支。这批武器于1874年下半年运抵中国,它们在左宗棠1876年抗击沙俄入侵中国新疆的战斗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教育使团另一方面的工作,是作为清政府的代表,负责对中国侨民和留学生在美的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教育使团赴美之初,陈兰彬就向清政府报告了中国侨民在美国的状况和潜在的问题。他在给总理衙门的信中指出:“旧金山地区约有十万中国人。许多广东商人的资产已达数十百万。但这些居民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行为难以管束,他们出入总是携带刀枪。这儿有戏院和七十多家中国餐馆,还有成百家妓院和鸦片馆。因此可以想见此处风气之恶劣。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无人能对这些中国人加以拘束。”(注:《陈兰彬致刘汉卿》(1873年8月20日), 引自《中美关系史料》第三辑。台北1968年版,第1060页。)与此同时,陈兰彬也很注意中国赴美留学生的思想倾向和变化,并对中国学生过分西化的倾向深感担忧。他极力反对中国留学生穿西服,剪西式头发,接触西方宗教和学习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还把中国学生的西化倾向作为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汇报给朝廷。
    教育使团对中国侨民的监督,曾因王长富(译音)事件引起中美外交官员之间的一些争议,其起因是美国报纸关于一个流亡美国的中国人的报道。1873年10 月, 《哈特福特日报》转载了《旧金山记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一篇报道,提到一个曾留学美国, 自称革命家的王长富。此人“在中国组织了一个秘密互助社,意在唤醒民众。互助社表面上传播美国社会习俗,其根本目的则是要推翻清政府。后来王长富计划泄露,遭清政府追捕,于是逃亡美国”(注:《哈特福特日报》(Hartford Courant),1873年12月7日。)。在6月的一篇报道中,该报又以“一个中国诈骗犯”为题,声言王在美国的行骗活动,说“他在全国到处旅行,欺骗旅馆的接待员和其他一些人,自称是中国政府一个特别使团的官员”(注:《哈特福特日报》(Hartford Courant),1874年6月15日。)。同年9月,有关王长富的报道以及他的照片再次出现在《哈特福特日报》上,报道中特别指出,“此间的中国官员已经宣布[他]是一个骗子”(注:《哈特福特日报》(Hartford Courant),1874年9月8日。)。美国报纸的这些报道引起了教育使团的关注,并及时向清政府的总理衙门作了报告,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视。1874年9 月28日,恭亲王亲自写信给美国驻华临时代办威尔斯·威廉(Wells Williams),要求引渡王长富。恭亲王在信中表示, 他对王长富自称中国特使在国外招摇撞骗的行为深感忧虑,因而要求“[美国政府]立刻逮捕王长富,并把他送回中国受审,以免他流窜到其它地方继续行骗”(注:《恭亲王致威廉》(1874年9月28日),引自《美国外交关系:1874 》(U.S. Dept.of State,"ForeignRelations ofthe United States":1874),华盛顿1875年版,第203页。)。但恭亲王的要求遭到美国驻华代办威廉的婉言拒绝。他在给恭亲王的回信中强调,“像这样一个轻浮疯狂之辈,不可能在美国制造任何麻烦。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把他逮捕并加以惩罚。”(注:《威廉致恭亲王》(1874年9月30日),引自《美国外交关系:1874》(U.S.Dept. of State, "Foreign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874),华盛顿1875年版,第203-204页。)这个事件引起的风波虽然不了了之,但教育使团为清政府在海外收集信息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对于这一点,威廉在给美国国务卿费西的报告中,特别提请他注意“哈特福特的中国教育使团为恭亲王在美国收集信息所做的工作”(注:《威廉致费西》(1874年10月2日),引自《美国外交关系:1874》(U.S.Dept. of State, "Foreign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874),华盛顿1875年版,第202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