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五六十年代中印边境冲突的原因探微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 康民军 参加讨论

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有一段闪闪发光的文字,它庄严地记载着一件历史事件:
    1954年6月26日至28日,周恩来总理应印度总理尼赫鲁的邀请, 对印度进行了友好访问。两国总理经过会谈,于28日发表了联合声明。指出: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规定了指导两国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平等互惠;戊和平共处。
    中国和印度是友好的邻邦。
    然而,在1962年,这两个曾共同向世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友好国家,由于边界争端,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从此,两国关系处于不战和不和的低谷状态。时至今日,印度已成为中国惟一的一个与之有陆上边界争端的邻国。在这样的形势下,在即将迎来中印建交五十周年之际,让我们探讨中印关系恶化的原因,“述往事,思来者”(注:《史记·太史公自序》。)为推动中印关系的改善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
    一新德里点燃战火
    印度和中国的新疆、西藏两区接壤。印度长期对中国,特别是对中国的西藏地区怀有领土野心,当通过外交手段不能得逞时,便挑起了战争。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13世纪元朝的统治开始,七百年来一直如此。这一事实,连印度政府在公开场合也不敢否认。1954年中印两国签订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通商和交通协定》在提到西藏时,都明确地称之为“中国西藏地方”。
    但印度政府并没有放弃对西藏的图谋。1959年,西藏发生武装叛乱。印度政府公然支持所谓“西藏独立”,为叛乱分子提供武器装备和训练基地,为之印制并到处散发反华声明。尼赫鲁就曾直言承认:“我们的官员为向报纸记者分发声明译文作了安排”。(注:尼赫鲁在 1959年4月27日在印度人民院的讲话,转自1959年4月30日《人民日报》。 )此外,作为印度总理,尼赫鲁还亲自会见了西藏叛乱头子达赖,为其撑腰鼓劲。印度政府甚至对中国的平叛行为提出“抗议”,他们不顾叛乱分子残害中国军民的事实,反而“希望”中国政府“通过友好合作来争取他们”。(注:转自1959年第十号《新华半月刊》。)
    由于中国军队在西藏地方群众的支持下,迅速平定了叛乱,印度分裂中国的阴谋才未能得逞。可此后,印度却又把通过单方面修定边界来蚕食中国领土,作为实现其扩张主义政策的主要手段。
    中印边界约两千公里,可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指中国同印占克什米尔相接的部分;中段从中国同克什米尔接界处至中国同尼泊尔接界处;东段从中国和不丹的接界处至中国同缅甸接界处。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过,但在客观上存在一条根据双方历来管辖所及而形成的传统习惯线。该线西段沿着喀喇昆仑山脉,中段沿着喜马拉雅山脉,东段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在近代以前,中印从未因边界而发生争端。但近代以来,在世界殖民扩张主义的恶浪中,英国在吞并和统治印度的过程中,以印度为基地不断向外扩张。
    在向西北扩张的过程中,英国根据地缘政治上的需要,单方面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的地图上,划出了不同的中印西段边界,“约翰逊线”(注:该线是由当时英印政府测量局的官员约翰逊划出的。)即是其一。该线把传统习惯线以北的大片中国领土(含阿克赛钦地区)划归英属印度。1868年英国出版的地图开始把这条线视为中印边界。这条边界是英国单方面划的,因而是非法的、无效的,而且英国的行政管辖也从未越过传统习惯线而达到该线。中国在1890年还曾告知英国“中国的边界是沿着喀喇昆仑山脉”(注:内维尔·马克斯韦尔著《印度对华战争》,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22页。)并于1892年在喀喇昆仑山口树立了界碑。
    在中印边界东段,长期以来英国对边界的划法与传统习惯线是一致的。但在1913-1914年召开的西姆拉会议期间,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却在会外以换文形式同当时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秘密炮制了一条新的中印边界,即“麦克马洪线”,把边界从山麓向北移至喜马拉雅山山脊。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历届中国政府都没有承认,当时连英国政府都不敢公开把该线画在地图上。直到1936年,这条线才出现在英印地图上。中国西藏地方政府自17世纪中叶起,就开始对传统习惯线和“麦克马洪线”之间由门隅、洛渝和下察隅三部分组成的这一地区行使主权,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就出生于门隅。英国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才开始侵入这一地区,中国国民党政府还为此向英国提出了抗议。
    这样,英国便为中印边境冲突埋下了祸根。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从实际出发,一贯主张“中印双方应该考虑历史的背景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根据五项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全面解决两国边界。”(注:中国外交部1959年12月26日给印度驻华大使馆照会,见《国际关系史资料汇编》(下册),武汉大学出版社, 第389页。)
    而印度于1947年独立后却继承了英国对中印边界的划法,并利用中国忙于朝鲜战争之机,加快向“麦克马洪线”推进,于1951年完成了对该线以南九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吞并,而且宣布把包括“麦克马洪线”在内的、印度单方面主张的整个中印边界视为不容更改的正式边界。
    中印双方对边界问题的不同态度,特别是印度政府的错误政策,最终导致了中印边界争端的爆发。
    中印边界争端首先发生在中段。1954年,印度出兵侵占了喜马拉雅山山口以外的多处中国地方,其中包括1954年中印协定所规定的中国通商口岸波林三多。中国为此向印度提出抗议,并在1958年与之进行了边界谈判。但因印度顽固坚持自己的片面主张,谈判未能取得任何成果。此后,印度又在中印边界的东段和西段,挑起了武装冲突。
    在东段,中国虽不承认“麦克马洪线”,但为避免冲突,仍视之为双方实际控制线而加以遵守。而印度却以对该线进行所谓“合理修改”为由,多次派军队越过该线巡逻并设立哨所。1959年8月15日, 印军袭击了中国的一支边防军,从而挑起了中印边界上的第一次武装冲突--朗久冲突事件。
    在西段,位于传统习惯线以北的阿克赛钦地区,是中国新疆通往西藏西部的必经之地,这里自古就有一条中国商人使用的商道。1950年,中国军队正是由此进驻西藏西部的,而且在1956-1957年间修筑的新藏公路也通过这一地区。印度虽在地图上把阿克赛钦划归自己,却从未对这里进行过行政管辖或派军队巡逻,直到从中国报刊上获悉中国在该地区修筑了公路后。才于1958年向这里派出了第一支巡逻队。从此,印军多次侵入阿克赛钦,终于导致中印军队于1959年10月21日在空喀山口发生冲突。
    中国曾一再要求就边界问题进行全面谈判;而印度却以“边界已定”为由加以拒绝。中国继而要求就局部争端达成临时协议;而印度却要求以中国单方面从其所要求的大片中国领土上撤出作为先决条件。在无法促成谈判的情况下,中国又建议维持边界现状以免再次发生武装冲突;而印度却把中国的和平诚意视为软弱可欺,决心以武力解决争端,从而使中印边境冲突进一步升级。
    从1961年起,印军在中印边界西段开始大规模越过传统习惯线,妄图以武力实现其所坚持的中印边界。在东段,印军则越过“麦克马洪线”,欲以武力完成其对该线的“合理修改”。这样,在中印边境又制造了一系列流血事件。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从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2日,中国军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痛击了印度侵略者。至此,中印关系已全面恶化,外交关系一度由大使级降为代办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