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五六十年代中印边境冲突的原因探微(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 康民军 参加讨论

二印度顽固坚持领土扩张主义的原因
    印度政府之所以顽固坚持领土扩张主义的立场,是由其内部和外部诸多因素造成的,概括起来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国内原因
    1.印度政府继承了英国殖民者的扩张主义政策。
    英国殖民者在亚洲长期奉行以印度为中心的扩张政策。英国对中国西藏和中印边界态度的那些战略和地缘政治的思想,也被印度新政府所继承。
    关于中印边界问题,决定印度态度的仍然是极其反动的地缘政治学说。在印度看来,把中印边界中段定在喜马拉雅山各山口,比让中国领土像过去那样伸到山口以南,要对印度有利得多;“麦克马洪线沿着(喜马拉雅山)顶峰画出的边界线,比沿着山麓画的边界线,要有利得多。”(注:内维尔·马克斯韦尔著《印度对华战争》,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73页。)正是出于这种追求“自然边疆”的扩张主义要求,印度便不顾事实,坚持把包括“麦克马洪线”在内的、自己单方面确定的、因而是非法的边界,视为已定边界,并以此为由,拒绝就边界问题进行任何谈判。印度的这一主张,中国当然无法接受。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将丧失大片本属自己的领土,而且还意味着中国政府承认1914年英藏关于“麦克马洪线”的换文有效,而这又等于承认西藏享有一个主权国家的地位。果真如此,新中国还将失去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的法律依据。
    印度政府关于中国西藏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的所作所为,充分说明它继承了英国殖民者的衣钵,奉行的是领土扩张主义的侵略政策,这是中印边境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
    2.印度国内矛盾的激化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性、多党派的国家,各种矛盾层出不穷。此外,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封建残余,印度还存在着其他各种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其中贫困和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尤为严重。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印度政府的国内政策又出现一系列失误,这最终导致其国内矛盾严重激化。转移国内矛盾,是印度政府对外奉行扩张主义政策的又一原因。
    从50年代初开始,尼赫鲁政府为解决农村中的一系列问题,实施了土地改革和乡村发展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两项计划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先后失败,农村状况不仅未得到改善,甚至还趋于恶化。据印度官方调查,1951-1952年负债农户占农业总户数的44.5%, 而1956 -1957年则增至64.5%。(注:引自《从中印边界问题再论尼赫鲁的哲学》,见《人民日报》,1962年10月12日。)1958年,印度发生经济危机,外汇储备减少了80%,外债增加90%,财政赤字达90亿卢比,粮食短缺,物价飞涨。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日益加剧,大规模的罢工斗争、土地斗争、抗税斗争和反饥饿斗争此起彼伏,社会形势动荡不安。这种情况下,尼赫鲁领导的国大党政府威信日益下降,遭到议会中反对党及国大党内部的反对派日益强烈的批评。1962年9月, 反对党甚至要求尼赫鲁政府集体辞职。
    上述形势使尼赫鲁政府,走扩张主义道路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国际原因
    1.利用中国暂时的经济困难的形势
    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农业、轻工业生产大幅下降,粮食极度缺乏,市场供应紧张,败政赤字严重。面对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人民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于国内经济的调整和恢复。
    印度政府把中国出现严重经济困难,视为其扩张领土的天赐良机,认为中国将无力应付挑战,因而会“默许”印军在中印边境造成的“既成事实”,或者至少还会采取同朝鲜战争期间对印度吞并“麦克马洪线”以南中国领土一样的态度。
    2.加盟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反华大合唱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反苏反共的冷战政策,在世界范围内竭力促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印度正处在遏制中国和苏联的一个重要战略地位上,因而美英等国便极力拉拢印度参加其反共联盟,并长期鼓动和支持印度进行反华活动。因此,尼赫鲁政府坚信,在与中国的争端中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仅会站在自己一方,而且会向印度提供大量的援助,而后者对缓和印度国内的经济危机是至关重要的。
    事实正是如此。美、英等国不仅支持印度插手中国西藏问题,而且极力支持印度对中国的领土要求。此外,随着中印关系的恶化,美、英等西方国家对印度的经济援助也大幅增加。印度“一五”计划期间(1951-1956年)以西方国家为主的外援仅占印度政府计划开支的10.3%,而“二五”计划期间(1956-1961年)则猛增至30.6%。(注:孙培均等主编《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年5月版,第80页。)其中美国对印援助从1949-1956年间年均10520 万美元,猛增至1959-1962年间年均129080万美元。(注:引自《从中印边界问题再论尼赫鲁的哲学》,见《人民日报》,1962年10月12 日。 )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后,美、英两国分别同印度缔结了军事协定,向印度提供了大批军火,美国甚至还向印度沿海派去了航空母舰。
    3.苏联对印度扩张主义政策的支持
    当时苏联出于霸权主义的目的,也大力支持印度的反华政策。苏联最初是出于南下印度洋,在全球同美国争霸的战略需要,从50年代中期开始加快发展对印关系的。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更加注重苏印关系,并把矛头对准中国。
    1959年9月9日,苏联领导人授权塔斯社发表关于中印边界事件的声明,偏袒印度政府。随后赫鲁晓夫又在参加中国十周年国庆时,就中印边界问题批评中国。1960年2月, 赫鲁晓夫继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之后访问印度,为印度的反华政策大造声势。此外,苏联还以优惠方式同印度大做军火生意,其中向印度出口的米格-21型喷气式战斗机是它一直拒绝向有着同盟关系的中国出售的。苏联向印度提供的适于高山地区飞行的重型运输机和直升机,则更是直接为了满足印军在中印边界上的需要,甚至最初在中印边界西段,就是由苏联飞行员驾驶这些飞机为印军服务的。(注:内维尔·马克斯韦尔著《印度对华战争》,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316页。)
    总之,印度之所以顽固坚持领土扩张政策,是由其内、外诸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从上述事实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当代处理包括中印关系在内的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历史已经判明,妄图用发动侵略战争的办法来解决国内矛盾是违背时代发展潮流的,因而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印度是中国邻国中的一个大国,处理好中印关系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乃至世界和平都十分重要。本文正是出于这一认识,对中印关系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由于个人水平和资料有限,文中舛错之处再所难免,敬请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