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同志领导的1975年的整顿(2)
二、邓小平同志领导的1975年的整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在经济上。减少了“文化大革命”的损失,使国民经济的混乱状态和停滞下降局面开始扭转。通过整顿,铁路运输堵塞不畅的状况迅速改观,运输量节节上升;工业生产停滞下降的局面开始扭转;农村形势明显好转,农业生产获得好收成;军队建设得到加强;文教、科技领域的工作也有了起色,开始打破万马齐喑的局面,萌发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其次,在政治上,加强了党的领导,夺回了一部分被“四人帮”篡夺的权力,打击了“四人帮”的帮派势力。邓小平同志面对“文化大革命”中党的领导被严重破坏的局面,决定把党的整顿作为整顿的核心来加强各级党的领导。他指出:“现在,相当一部分地方党的领导没有建立起来,党的领导削弱了。各级都有这个问题。没有党的领导怎么行?”④为此,他强调“必须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⑤“要使领导班子一不软,二不懒。三不散,说了话大家都能听,都能指挥得动,都能领导起来。”⑥他针对“有的领导班子散,与闹派性有关”⑦的现实,坚定地指出:“必须坚决同派性作斗争”⑧对坚持闹派性的人,该调的就调,该批的就批,该斗的就斗,不能慢吞吞的,总是等待。”⑨在1975年6、7月间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就对军队各大单位的领导班子迅速进行了调整,把一批追随“四人帮”、坚持闹派性的人调了下去。这对“四人帮”的帮派势力是一个沉重打击。 再次,在思想上,开拨乱反正之先河。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党政日常工作时,面对全国的混乱局面,深刻认识到扭转局面的根本,在于使党的工作从“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中解脱出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毛泽东的一些比较正确的指示来进一步地加以充实和发挥。他在领导整顿期间曾作过“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重要讲话。“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就是毛泽东当时提出的三项指示中的一项。邓小平同志在这篇讲话中指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大局。”⑩这实际上就是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党的中心任务,用来代替。 “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是对“文化大革命”指导思想的根本否定,也是对“文化大革命”运动带根本性的拨乱反正,实际上是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之先河。正如邓小平同志后来所总结的那样:“其实,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11) 三、邓小平同志领导的1975年的整顿,表现出了邓小平同志敢字当头、勇于坚持真理的巨大政治勇气 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党政日常工作,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正是“四人帮”活动十分猖狂的时候,邓小平同志不顾再一次被打倒的危险,毅然决然地同“四人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出无产阶级政治家临危不惧、遇难奋进的巨大政治勇气。这种政治勇气,非常鲜明地表现在一个“敢”字上。他在论述必须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时指出:“现在,干部中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怕,不敢摸老虎屁股。……要找一些不怕打倒的人进领导班子。”(12)“一定要建立敢字当头的领导班子。”(13)在论述必须坚决同派性作斗争时又指出:“对于派性,领导上要有个明确的态度,就是要坚决反对。……要敢字当头。”(14)在《军队整顿的任务》中又指出:“有的人怕字当头,不敢办事,不敢讲话,怕讲错了挨批。共产党员为什么怕?为什么不敢讲话?为什么不敢负责任?”(15)在《各方面都要整顿》一文中又强调指出:“现在问题相当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劲不行。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这半年来,我讲了多次话,中心是讲敢字当头。”(16)这一系列论述,表现了邓小平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为党的事业负责,敢想、敢说、敢为的巨大政治勇气。 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发起之前,毛泽东还不想打倒邓小平,希望在“文化大革命”评价问题上统一认识,并特别提出由邓小平主持作一个肯定“文革”的决议,总的评价是“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错误”。然而,邓小平婉拒了这个建议,说:“由我主持写这个决议不适合,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7)再次表现出邓小平同志勇于坚持真理,敢于为党负责、为人民负责、为历史负责的巨大政治勇气。这种政治勇气与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领导人民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政治勇气是前后连贯、一脉相承的。因此,深入研究邓小平同志领导的1975年的整顿,不仅能够使我们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而且能够使我们学到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进取的巨大政治勇气。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五,第220页。 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注释本》(修订)第42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5页。 ④⑤《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2页;第8页。 ⑥⑦⑧⑨《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9页;第8页;第9页;第9页。 ⑩《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4页。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81页。 (12)(13)《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8页;第25页。 (14)(15)(16)《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9页;第19页;第32页。 (17)《党的文献》1993年第2期第82-83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