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李大钊对进步党研究系认识的变迁(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松辽学刊:社科版》 吴汉全 参加讨论

二、袁世凯复辟时期,李大钊逐步偏离进步党的政见,奉劝进步党与国民党合作在“政治正轨”内与袁世凯专制作斗争,对进步党参预的护国战争表示拥护。
    李大钊对进步党的认识,是随着进步党活动的展开而逐步加深的。进步党执行依附袁世凯排斥国民党革命派的政策,1913年7月,当袁世凯提出要熊希龄组阁时,进步党积极支持。几经讨价还价后,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汤化龙也出任众议院议长。这表明进步党在政府和国会中的地位有所提高,立宪派加紧了与封建军阀的勾结。进步党实行排斥国民党人的政策,汤化龙居然发表声明,说国民党“叛反国家,应从速扑灭。”⑨对进步党这种排斥国民党的政策,李大钊表示了明显的反感。1913年9月1日发表《是非篇》指出:“一年以来,由党见之故,诬蔑轧倾,不遗余力。”⑩这之中也包含对进步党的批评。1913年8月进步党人梁启超为支持袁世凯当选正式总统向袁世凯建议:“今最要者,乘此时机,使内阁通过,宪法制定,总统选出。”进步党附和“先选总统,后定宪法”的怪论,以便使总统凌驾于宪法之上,助袁世凯登上总统宝座。一时舆论为袁当总统摇旗呐喊,浊浪声起。对此,李大钊著文指出:“前参议院之权能,议决者法律也,非宪法也。大总统之权能公布者,法律也,非宪法也。”(12)李大钊旨在从学理上说明总统与宪法的关系,不满当时拥袁为总统而不先制定宪法的舆论,反对总统凌驾于宪法之上的行为,实际上婉转地批评进步党依附权势、违背民意和政理的做法。
    当时国内政局的变动,袁世凯野心的膨胀,也引起李大钊对进步党政策的思考。袁世凯的目的并不是当正式大总统就止步,他帝制自为独断专行的野心日益暴露。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于1913年11月4日下令解散国民党,取消国民党的国会议员资格。1914年初袁世凯开始遗弃进步党。对袁世凯的野心,李大钊有了初步认识。这时李大钊希望进步党改变态度与国民党联合,组成“政治对抗力”在法律的范围内同袁世凯专制抗衡,遏制袁世凯专制主义的发展。李大钊回顾了辛亥革命中革命派与立宪派合作的历史,指出进步党与国民党合作的重要性。他说:“武汉义声,江湖震动,举国人士,鉴于满清之不克与图存,温和政社,相率奔驰运动,而亦同情于激进派之主张,并力以赞改革之新运,共和遂以告成。设非二派同心协力,仍相背驰,则革命之成否,未可知也。”(13)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李大钊奉劝进步党:“党派分流,势力削弱,所谋遂亘数年而各无所成”,特别是政党之间更“不可互相水火,与人以渔夫之利。”寄希望进步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抵袁。李大钊的这些言论是在进步党的机关刊物《中华》上发表的,“对于进步党(改良派)的批评,更为精到而切中要害。”(14)1914年8月李大钊发表《风俗》的文章告诫进步党人放弃拥袁的方针,“圣人既不足依,英雄亦莫可恃”,不要对袁世凯抱有幻想,助桀为虐。李大钊对进步党依附袁世凯寻官做的政客行为提出了严肃的批评,他说:“势在一党,则蝇附一党,势在一个,则狐媚一人,既以贿而猎官,更以官而害民,栖栖皇皇,席不暇暖,各择其地位之便,从而发挥其才智聪明,尽量以行于恶。”(15)这表明,李大钊在思想上开始背离进步党。
    进步党在护国运动中的表现,使李大钊在实际行动中又表示支持。1915年8月,袁世凯指使党徒组织筹安会,公演帝制丑剧。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进步党大为不满,由拥袁立场转变为反袁立场。8月末,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说袁世凯就任总统时“宣誓之说”,“历历在目”,现在称帝是“食言自肥,匹夫贱之”,“四万万人所宜共诛也。”(16)汤化龙也在《顺天日报》上发表通电,斥责袁世凯复辟帝制“非时代所能容,倘不立即下野以谢国人,千夫所指”,必至无病而死。(17)与此同时,在政府中供职的进步党人大部离职,转到反袁的阵营,掌握了护国运动的领导权。此时在日本留学的李大钊对进步党的反袁行为表示赞同,积极参加反袁的留日学生总会,主张进步党与国民党共同合作起兵反袁,并为护国军积极捐款。1916年初,李大钊弃学回国,并准备参加讨袁的护国战争。由于护国战争主要是进步党发动和领导的,同时也由于进步党此时对袁世凯态度的转变,所以此时李大钊对进步党表现一定的好感。
    在这一阶段,李大钊的政见与进步党有明显的不同。既然李大钊是在进步党的资助下留学日本的,此时李大钊为什么在思想上开始背离进步党呢?这是因为李大钊留学日本,视野开阔,思想发展的缘故,对社会政治问题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加深。李大钊在日本接受的资产阶级文化教育,对李大钊民主主义思想意识的生成和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这一时期李大钊政治思想影响最大的当是章士钊及其所创办的《甲寅》杂志。《甲寅》杂志出版后,李大钊投书章士钊并投寄《风俗》一文,一起发表在1914年8月出版的一卷三号上,这是李大钊在文字上与《甲寅》合作的开始,在此后的一个时期中,李大钊深受章士钊影响,政治上与章士钊相当接近,甚至也被时人当成是“甲寅派”,从而与进步党关系更为淡薄。章士利的回忆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个问题。章士钊回忆:“1914年,余创刊甲寅于日本东京,图以文字与天下贤豪相接,从邮件中突接论文一首,余读之,惊其温文醇懿,神似欧公,察其自署,则赫然李守常也。余既不识其人,朋友中亦无知者,不获已,巽言复之,请其来见。翌日,守常果至,于是在小石林町一斗室中,吾人交谊,以士相见之礼意而开始,……及与余交,议论竟与甲寅沆瀣一气,当时高李齐名,海内号甲寅派,胡适之曾屡之道,高谓皖士高一涵也。”(18)李大钊作为受进步党着力培养的人,这时转而接近曾参加辛亥革命并且正在积极进行反袁斗争的章士钊,这不能不说李大钊开始摆脱进步党的表现。(19)与章士钊相识后,李大钊经常到章士钊的住所讨论各种问题。章士钊学识渊博,他的调和论、养成政治对抗力主张以及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李大钊,这是李大钊对进步党看法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从李大钊这一时期的著作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