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纪念馆馆长:从甲午惨败到抗战胜利的历史透视(2)
回溯历史,自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的50余年间,中国已与西方列强交战数次,结果绝大多数以失败而告终。当时,虽有朝廷大员叹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但对广大民众而言,却多以事不关己的心态泰然视之。在甲午战争中,日军侵占中国沿海部分城乡,一路烧杀抢掠,当地居民出于义愤,激烈抵抗。但清廷却担心有人乘机起事,极力压制民众的抗敌热情。个别官员甚至把甲午战争看成是李鸿章与日本人之间的战争,俨然是在“坐山观虎斗”。北洋将领在前方指挥抗敌的同时,还要忍受一些人的冷嘲热讽。 乙未战败后,台、澎被割让,民族危机加深。社会上虽有谭嗣同“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悲怆诗句,康有为“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的高亢呼声,但也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在一般民众那里,仍缺乏最基本的主权国家概念和上升到中华民族层面的民族意识,“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日俄战争期间,清廷宣布“中立”,任凭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在自己的土地上厮杀。鲁迅笔下凑热闹的看客,正是对这一时期民众麻木不仁的真实写照。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使中国人民第一次接受了民主的洗礼。他基于凝聚民族整体精神之考量,提出“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并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使“中华民族”的概念从此深入人心,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中国带来了民主与科学,更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则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国共第一次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迅速席卷全国,工农运动广泛开展,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政治影响,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都有了明显提高,关注时政、心系国运的普通民众与日俱增。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海内外华胄“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族觉醒和民众动员都达到空前高度。 正是由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才使中华民族凝聚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面对外敌入侵,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最终赢得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自甲午战争到抗战胜利,各种政治团体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亮相:从维新派、立宪派、宗社党,到进步党、交通系、研究系;从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到国民党、青年党、民社党;……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它们或执政,或在野,都提出过自己的政治主张,有的也是以救国救民为目的,但最终能够真正引领中华民族走上实现伟大复兴之路的,却只有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只有50余名党员,力量十分弱小,又不执掌中央或地方政权,但在其后不到20年时间内,即以“星火燎原”之势赢得民众支持,并在敌后战场独当一面,进而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都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它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华侵略触角不断延伸,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在民族大义面前,国共两党“渡尽余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实现第二次合作。 在中华民族面临存亡绝续之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拼热血固神州”。他们夙夜匪懈,宵衣旰食,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支援,相互配合,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期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条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毛泽东同志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的形势和敌、我、友三方的具体情况,发表了光辉著作———《论持久战》,清晰地回答了有关抗日战争的种种问题,解答了人们心中的思想疑惑,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还始终高举抗战、团结、进步的伟大旗帜,坚决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烽火的洗礼中,已经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甲午到抗战,中华民族从国运日衰,渐渐开启复兴之路 1917年7月,年仅19岁的青年才俊周恩来,在负笈东瀛前夕,为同学书写了“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临别赠言。胸怀鸿鹄之志的他坚信:中华民族日后必能摆脱近代以来国运日衰的局面,迈向民族复兴之路。而这条道路的成功开启,是几代中国人通过漫长艰辛的探索才取得的。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