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遵义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歼灭国民政府军最多的一仗,是在敌情极其严重的情况下,由彭德怀指挥的发生在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次重要战役。遵义战役的胜利是遵义会议改变错误军事领导所取得的成果。 1基本信息 遵义战役遗址(图1) 遵义战役遗址(图1) 中文名称:遵义战役 发生时间:1935年2月24~28日 发生地点:贵州省遵义地区 主题关键词:运动战 分类:民主革命战争 相关人物:周恩来、毛泽东 2战役简介 1935年1月中旬,到达贵州遵义地区的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计划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1月29日,击败堵截之敌,迅速西渡赤水(一渡赤水),寻机渡江北上。此时,敌重兵封锁长江,遂暂缓北渡长江的原计划,改到敌人兵力空虚的川滇黔边作战。当红军进入川滇边境后,敌湘军、薛岳兵团及滇黔敌军长,在龙云指挥下由东向西压来,企图配合江防部队歼灭红军。为此,2月18至21日,中央红军全部东渡赤水(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川敌3个旅由云南东北部的扎西向东追击;黔敌急调遵义及附近的部队向娄山关、桐梓增援;吴奇伟纵队的第59、第93两师由黔西、贵阳地区向遵义开进,妄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2月24日,红1军团攻占桐梓,25日,红5、红9军团在桐梓西北地区阻滞川敌,红3军团一举攻占娄山关,歼敌一部。26日,红军主力在娄山关及其以南击溃王家烈的部队,攻占板桥,残敌向遵义逃跑。27日,红1、红3军团乘胜追击,在遵义以北击溃黔敌3个团的阻击,28日凌晨再占遵义。接着于遵义以南忠庄铺击破敌吴奇伟纵队两个师的进攻,歼其第59师大部,重创第93师,战役结束。这次遵义地区的作战(遵义战役),是红军在敌情非常严峻的情况下,5日之内连下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共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8个团,俘敌3000人,取得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1] 3战争背景 敌情极其严重的情况下遵义战役是在敌情极其严重的情况下打的。二渡赤水后,红军后尾有川军潘文华部,滇军孙渡部的紧急压迫,前方有黔军王家烈部和中央军薛岳部的迎头堵击,机动回旋的余地已经不是很大,再加上红军有土城新败,川滇边境又无法立足,颇有几分“走投无路”的感觉。红军五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占遵义城,尤其是消灭中央军吴奇伟部九十三师大部,五十九师一部,击溃黔军8个团,毙伤敌2400多人,俘敌3000余人,缴获大量枪枝弹药,取得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充分显示了人民军队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和英勇顽强的作战精神。 人民军队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中央红军各部迅速响应中央号召,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于2月18日至21日,由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东渡赤水河,此即二渡赤水。接着,以红1、红5、红9军团及军委纵队为左纵队,以红3军团为右纵队,向敌人兵力比较空虚的桐梓地区急进;同时,以红五军团的一个团向温水开进,以吸引和迷惑追敌。24日,红一军团第一团占领桐梓县城。中央红军回师黔北,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川军又急忙抽调部队由扎西地区回头向东追击;黔军王家烈也急忙抽调部队向娄山关、桐梓增援;吴奇伟第一纵队的第五十九、第九十三师也由黔西、贵阳地区向遵义开进,企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地区。鉴于此,中革军委决定,乘追敌尚在川南之际,迅速击破黔军的拦阻,占领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再取遵义城,以争取主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