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东都形制布局特点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考古》 石自社 参加讨论

隋唐东都位于洛阳盆地的西部,四周群山环抱,地势险要;伊河、洛河、瀍河、涧河蜿蜒流淌,汇入黄河,极富舟楫之利;位置居中,便于控御四方。东都城自隋大业元年始建,历经隋、唐、五代至北宋,基本格局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平面略呈方形,南宽北窄,四面皆有城垣;宫城、皇城居于郭城西北部;里坊分布整齐划一,南北向和东西向街道纵横交错,使郭城呈棋盘状布局。
    隋唐东都以其“都城前直伊阙,后据邙山,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以象河汉”①的地理环境,宫城、皇城偏于郭城西北部的独特布局,整齐划一、以里见方的里坊建制,在中国都城建制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一、研究现状
    关于隋唐东都的形制布局,学界已有不少论著,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讨和研究。隋唐东都的宫城和皇城偏于郭城西北部,郭城正门定鼎门(隋建国门)、皇城正门端门、宫城正门应天门(隋则天门)及宫城正殿等建筑组成的都城轴线偏于都城西部,构成了都城的非对称形制布局。关于东都城的这种非对称布局,目前学界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一)“下京城一等”说
    持“下京城一等”说的学者认为,东都洛阳的宫城、皇城位于都城的西北隅,这是有意区别于京城大兴的布局,这样的规划是下京城一等的礼制要求②。最近更有学者从建都思想、礼制建筑、政治活动、人口规模与官员配置、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等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诠释③。
    (二)“禁苑平衡”说
    持“禁苑平衡”说的学者认为,隋唐东都宫城与其西侧的皇家禁苑一起,依然能与宫城东侧坊市保持平衡,故规划匠意上仍寓有择中立宫的传统格调④。这是以禁苑与都城组合从而在量上达到宫城居中的规划理念。
    (三)“未建成”说
    持“未建成”说的学者认为,东都城的最初规划意图是建成一个与长安大兴城相似的中轴线对称布局,由于种种原因只建了东半部,而没有建西半部,于是便形成了宫城位于都城西北部、轴线偏于一侧的不对称形制布局⑤。
    (四)“地理条件制约”说
    持“地理条件制约”说的学者认为,东都城的布局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是在充分考虑并合理利用山川地理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⑥。
    综合考察上述观点,“下京城一等”的礼制说认为都城轴线偏西的主因是应礼制的要求而产生的。而史实是隋炀帝营建东都是作为正都,并不是要建陪都。《太平御览》引《两京记》载:“初谓之东京,有诣阙言事者称一帝二京,事非稽古,乃改为东都。”⑦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东都城在规划和营建之初是按“京”的礼制要求设置的,礼制方面的因素并不能作为非对称布局的决定因素。“禁苑平衡”的观点从美学的角度观察似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设计之初是否有此寓意尚不可知。若用大于都城几倍面积的皇家禁苑作为都城布局上量的平衡,也不合理。都城西面的皇家禁苑是一个很不规则的宽广区域,对都城的形制布局起不了决定性作用。“未建成”说的提出其实是一种推断,按当时隋朝统一全国已近20年,其国库充足,国力强盛,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应不存在未完成东都营建的理由。“地理条件限制”说得到了多数学者的支持,如东都城再向西扩展有诸多不利因素:其一,宫城和皇城失去了全城制高点的优势;其二,将使都城西部的里坊区置于洛河河道和洛河行洪区内;其三,有违避开旧址营新都的设计初衷。
    隋唐东都宫城和皇城偏于郭城西北隅、都城轴线偏西这一格局主要应是受山川地势的影响,综合考虑并合理利用地形地势的特点而最终形成的。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东都洛阳城的形制布局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以供方家指正。
    二、都城非对称布局成因分析
    纵观洛阳盆地东西5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中,最能够同时具备表山为阙、河山拱戴的气势,地势高旷且四塞坚固,地域开阔而又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者,非东都城所处的洛河两岸地带莫属。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都城的最初规划选址正是为了取其南直伊阙,北据邙山,左瀍右涧,洛水贯都,有河汉之象的地理环境因素⑧。这种为达到“表山为阙”的都城气势,以及“洛水贯都,有河汉之象”的规划思想与山川形势的融合决定了东都城的位置。
    然而前代为何均未建都于此?对此段鹏琦先生曾做过详尽的分析⑨。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隋统一全国近20年的财富积累,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物质上都有能力改造和利用这一区域内丰富的水利资源,使之成为四通八达的漕运通道,从而具备了营建这样一座横跨洛河两岸大型都市的经济和技术实力⑩。
    从地理形势上分析,东都城的规划布局是充分考虑并合理利用了城址范围内各种地形地貌特点而最终形成的。为了达到“表山为阙”的都城气势,南直伊阙的地理形势首先确定了都城轴线,对此《旧唐书》、《新唐书》均有相关记载(11)。又因这一区域内洛河北岸至邙岭之间较为平整之地相对狭窄,南北宽仅2000多米,大面积的里坊区和工商业区只能南跨洛河和东跨瀍河向南、向东发展。然而,郭城为什么不向西发展,如隋大兴城一样,规划成规整的中轴线对称布局?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其一,都城亦即宫城西侧便是东周王城和汉河南县城旧址。宫城西墙西侧100多米即是东周王城东墙和汉河南县城旧址。隋炀帝在仁寿四年的诏书中曾说:“但成周墟赤塉,弗堪葺宇。”(12)汉河南县城废弃于后周大象二年,据《太平寰宇记》载:“历魏、晋及后魏,皆理于今苑城东北隅,后周大象二年移于故洛城西。隋大业二年,又移于今洛阳城内宽政坊”(13)。由此可知,隋炀帝营建东都时汉河南县城残迹理应尚存。另外,考古发现东周王城的东墙在隋唐时期有修补使用痕迹,也说明隋唐时期东周王城和汉河南县城旧址仍有断壁残垣存于当时地表之上(14)。为避开东周王城和汉河南县城旧址而在新址建新都的营建理念,是使都城未向西而是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