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多维视野下的西域(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 黄达远 参加讨论

二、区域观与事件史:对天山的复线式叙述
    著名的历史地理学者鲁西奇教授观察到区域史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区域景观与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根源于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与地形的多样性。不同的气候条件制约或影响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利用,从而形成不同的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并有可能在政治体系的建构上表现出差异性。高原、山地、平原与沙漠等地貌类型的土地资源条件迥异,开发利用的方式也大不相同,其社会经济体系与政治控制方式也因之而产生诸多差异。距离和辽阔地域则是区域多样性形成发育的自然前提,正是由于地域的辽阔,积年累月形成的区域特性才得以保存,很难想象一个自给自足的寡民小国会有风采多样的地区(12)。区域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决定了复线历史叙述的基调。
    通晓中国边疆史的美国学者拉铁摩尔认为,“在新疆,地理重心是天山”(13)。日本学者松田寿男认为天山是欧亚大陆的核心。新疆可以比喻成从中国或蒙古通向印度和伊朗的“绿洲桥”--东西交流十分活跃的地区。承担这个东西方交通的“桥梁”就是天山,它的历史意义在于,“不仅如此,这里还是研究北方游牧民族与绿洲农耕民族之间的差异及其重要关系的最佳研究室。而内陆亚洲具有这种双重世界历史使命的地方就是天山山脉”(14)。从气候与地形的多样性特征看,天山山脉全长2500公里,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中国境内为1700公里,西起乌恰县克孜河谷,东至哈密星星峡,南北宽100-400公里,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山势东高西低,多冰川。在阿克苏地区境内的天山最高峰为托木尔峰,海拔7443.8米。天山具有的戈壁、绿洲、沙漠、森林和干燥的气候特征,无一不符合内亚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笔者拟从清朝统一西域以后的一个多世纪(1759-1864)在天山的区域时空的影响中,从不同的区域结构去解读事件结构:
    首先,从宏观区域结构看,天山与长城成为游牧-农耕两大地域的地理分界线,始终与长城内外的政治力量交织在一起。天山的地理空间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尽管二者都是盆地,盆地中间也都有着著名的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然而这两大盆地的自然特征却大不一样。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适宜农耕,而准噶尔盆地适宜放牧。汉代,绿洲农耕地区被称为“居国”,草原游牧区被称为“行国”。18世纪中叶,乾隆时期纂修的官方文献《西域图志》记载“天山以北,准部居之”“天山以南,回部居之”(15)。南农北牧的历史格局与长城内外格局的互动,这是宏大历史叙述必要的基调。
    事件史描述1:应对准噶尔蒙古对清朝的威胁,18世纪中叶清乾隆朝平定准噶尔部,天山北路的游牧势力被消除,屯田开荒与城市建设使这里变成定居的农业区,天山南北的“南农北牧”的区域格局延续数千年,彻底打破了原有区域的二元格局,是一次深远的革命。这一事件具有世界性的影响,清与俄国两个定居-游牧国家的边界毗邻,清俄关系成为欧亚大陆新的地缘政治关系而非朝贡关系,由此从地缘关系转变将其定为早期近代的标志(16)。
    事件史描述2: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促使内地市场与天山南北的市场对接,刺激了天山南北区域性市场的形成,特别是古城作为天山腹地的中心市场,不仅沟通了天山南北的经济,而且和全国市场连接起来,天山的“区域”分散状态得以改变,由经济动力促成的统一区域初步形成。这一事件具有全国性的影响。
    事件史描述3:天山“南农北牧”的格局转向以“南与北同”的农业定居状态,这种稳定性的生成是“西域”转化为“新疆”的一个重要条件。
    其次,从水平空间结构看,天山山脉的地形地貌十分丰富。整个天山山系由3列山脉组成,由北往南分别称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这种地理分布犹如地理空间中的三道“分水坝”,构成了南北沟通的障碍。德国人文地理学的奠基者F·拉采尔指出,“民族扩散或被迫返回,不论进行任何形式的往来迁移,大地都不仅仅是被动的因素。它的位置、空间、地形、水系、植被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它为迁移集团标示道路,或阻碍或促成他们的迁移,或延缓或加快他们的进程,或使他们分裂或统一。”(17)
    事件史描述:18-19世纪,西域的人口是有目的、从四个方向的迁徙:一,驻防伊犁锡伯营的官兵是从东北森林经蒙古草原地带长途迁徙抵达伊犁草原;二,土尔扈特蒙古自伏尔加河东归后,被安置在天山中部和北部的草场;三,内地来的绿营官兵和屯垦家属、民人出关是从嘉峪关西行到达天山北路的迪化、惠远等地;四,南疆绿洲喀什噶尔等地征发的6000户维吾尔人抵达伊犁屯田。由于天山南北关系发生变化,人口迁徙不再是蒙古高原的游牧民南下,而是东西向的迁徙成为主流。与古代游牧民南下相比,这种人口迁徙的政治与经济目的更为明确,组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不仅标志国家力量的增强,而且也标志着人们克服地理障碍能力的增强。
    第三,从垂直的空间结构看,天山山体由山地、山间盆地和山前平原三部分组成。海拔700米的天山山前冲积扇戈壁、灌木丛生的低山草原丘陵带、云杉挺拔的中山森林带、亚高山草原和高山草甸带,到海拔4000米的终年积雪带,可以明显看到天山垂直分布的五个植被带。天山既有天山第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8米),也有中国最低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新疆有中国极端的最高和最低的气温记录,吐鲁番盆地气温最高值可以达到47.8摄氏度,称为中国的“热极”。准噶尔盆地的富蕴气温极低值甚至可以低到零下49摄氏度,尽管绿洲是生活的中心,由于地理环境的多样性还是形成了各绿洲的地域特色,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事件史描述1:吐鲁番的坎儿井是为了减少地表水分蒸发而发明的地下水利工程,现在仍在使用。
    事件史描述2:和田绿洲的丝绸、喀什绿洲的大布、叶尔羌绿洲的羊毛披巾被商人远销到中亚各个绿洲。
    事件史描述3: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小白杏、喀什石榴等地方特产的继续出产。
    事件史描述4:山上与草原的游牧民,塔吉克、哈萨克、柯尔克孜族继续其游牧生活,与绿洲民进行粮畜贸易、绢马贸易等。
    事件史描述5:1845年,林则徐勘田南疆时,记录了当地人的社会生活:“桑葚才肥杏又黄,甜瓜沙枣亦糇粮。村村绝少炊烟起,冷饼盈怀唤作馕。”
    ……区域性的形成属于长时段的地理时间运行结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