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代的舆图世界:“天下体系”与“华夷秩序”的承转渐变(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民族研究》 管彦波 参加讨论

《职方外纪》刊于明天启三年(1623),它是在西人庞迪我、熊三拔所著的西班牙底本上扩增编译而成的。全书共分五卷,有总说、有各论,从第一到第五卷分别为“亚细亚总说”(包括亚洲、南洋和地中海各岛)、“欧罗巴总说”(欧洲)、“利未亚总说”(北非洲)、“阿墨利加总说”(美洲)、“四海总说”,书中附有《万国全图》、《北舆全图》、《南舆全图》、《亚细亚图》、《欧罗巴图》、《利未亚图》、《南北阿墨利加图》七幅地图。较之利玛窦的中文世界地图,《职方外纪》有关天体原理、地圆说、五大洲观念、地球纬度、世界海洋航线、经纬度制图、投影法、太阳回归形成四季和五带的原理等西方地理学、地图学知识的介绍和阐释更为全面系统,所记载域外国家的人文地理大势更为翔实。据“亚细亚总说”所言:“今欲揄扬万一,则《一统志》诸书旧已详尽,至中华朝贡属国,如鞑靼……之类具悉《一统志》中,亦不复赘,故略,撮职方之所未载者于左。”在全书中,除了明代《一统志》等方志中已列入的国家略而不述,总共简要介绍了全球鲜为中国所知的大陆国家42个、岛国(屿)21个及海洋名称27个。(30)
    虽然说《职方外纪》依旧带有明显的“欧洲中心观”的痕迹,然而有“西来孔子”之称的艾儒略,他不仅深谙儒家变通之道,而且多年与明代的地方官员、士大夫相处的中国生活经验告诉他,他必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人阅读、欣赏和接受的路径,来传播西方的地理学知识。于是乎我们看到,在《职方外纪》中,艾儒略精心编织绘制了一幅全新的图像--“世界万国图像”,并抓住人们猎奇求异的阅读心理,以大量“闻所未闻”的奇事、奇人、奇物、奇器、奇兽、奇观为写作元素,把西方世界的图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种精心的安排和新奇的描述,开阔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形象化地为国人展示了世界的自然图景和海外的人文奇观,帮助了国人在猎奇意识的支援下能够初步认识和理解一种异域的文化,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天朝中心主义的陈旧观念,建立起最初的世界意识”。(31)
    尽管自张骞通西域以来,汉唐时期中国人已经远航到印度东南海岸、波斯湾,元代蒙元帝国陆海扩张、汪大渊等人的航海旅行已经获取了亚、非、澳各洲数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丰富地理知识,然而中国古代的天下体系,它是以凸显中国对天下的所有为前提的,即凡天下的土地都是“王土”,“世界”若独立于“中国”之外则没有意义,天下只不过是一种想象的存在。这种缺乏世界意识的“天下”、“王土”观念,作为统治中国数千年的政治地理观念,它有非常顽强的历史韧性,任何来自内外的力量均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之。然而,入明以后,承继蒙元帝国东西扩张的世界经验,有了郑和下西洋和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新鲜域外地理知识的持续发酵,以“中国”为中心天下观念也在被消解、重构的过程中有了太多的变化,许多睁眼看世界的开明士大夫,他们在重新寻找解释天下体系的合理依据的同时,也有了明显的“世界性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中国只是天下万国中的一个国家。正是在这种天下观向世界观逐渐转变的过程中,传统的“天朝上国”的帝国观念,实际上已悄然在发生变化。
    此外,古代中国人以“天下”为最大的空间单位所构建的“华夷秩序”,实际上是以承认中国封建国君天然的君主地位为核心,通过“册封”与“朝贡”来维系的。天下认知体系中的“华”和“夷”,无论是表现在民族、政权,还是在地域与文化上,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存在着内外、主从、上下,乃至“文明”与“野蛮”之别,而且这种秩序本身的建立和推展是一个由紧密到松弛的不断演变的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入明以后,随着东、西两个世界的接触,前朝太多未曾考虑的海外诸国,均被纳入明代的“华夷秩序”中,使明朝的华夷秩序增添了更加多元的“世界图像”,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明代地图上这些看似不太明显的变化,事实上昭示着古老的中国向近代国家的转变已微露端倪。
    ①何芳川:《“华夷秩序”论》,《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②参见万明:《明代外交观念的演进:明太祖诏令文书所见之天下国家观》,《古代文明》2010年第2期。
    ③王庸在《中国地理图籍丛考》甲编《明代总舆图汇考》(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中认为,李默的《天下舆地图》和桂萼的《皇明舆地图》,实际上同为一图。
    ④为方孔炤所著《全边略记》一书附图的汇集,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政区图,中卷为边镇图,下卷为海图及域外地图,内容较《广舆图》更加丰富,是一部以边防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地图集。
    ⑤江苏巡抚采进、不著撰人名氏的《今古舆地图》,一共收有58幅图,其中首幅即为《明一统图》。
    ⑥明王光鲁编辑,崇祯年间刻朱墨套印本,由地图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地图部分包含从上古至元朝的古地图35幅,有舆地图、割据图、分界图、山川图等类别。
    ⑦参见朱炳贵:《陈组绶及其〈皇明职方地图〉》,《地图》2002年第4期。
    ⑧《大明一统志》,三秦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卷首语。
    ⑨关于明王朝的疆域,《明史·地理志序》载称:“东起朝鲜,西接吐蕃,南包安南,北据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⑩参见潘晟:《从宋代诗文看幽思与胜览思想对宋代地图学发展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2期。
    (11)大约在11世纪70年代,今新疆喀什人马合木德·喀什葛里在其编撰的《突厥语字典》卷首,附有一张阿拉伯风格的圆形世界地图,圆图的周边描绘了大宋、印度、埃及、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但这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地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