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王茂荫研究又取得新成果。这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从货币思想方面进一步深入而系统。在这一方面较为突出的是:赵靖、易梦虹于1980年在修改再版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册)中,将1964年初版中有关介绍王茂荫的货币观点的一节增扩至一章达7500字左右篇幅。叶世昌1980年出版有《中国经济思想简史》,其中下册有“王茂荫的货币论”的内容。侯厚吉、吴其敬主编并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中,把王茂荫的货币思想作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时期地主阶级的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加以论述,篇幅也与赵、易二先生本大体相当,表明对王茂荫货币思想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1985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姚家华先生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简史》。书中认为王茂荫的思想总结了历史上流通的经验,比起同时期的其他人前进了一步。 除了在以上的专著中系统论述王茂荫的货币思想外,还有不少学者发表专文对之进行研究。要者有:翟屯建的《王茂荫为什么会受申斥?》(载《光明日报》1983年12月4日); 严清华的《王茂荫及其货币理论》(载《天津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张新旭、张成权、 殷君伯的《论王茂荫的货币思想》(载《古籍研究》1987年第3期); 孙树霖、鲍义来的《王茂荫传略》(载安徽著名历史人物丛书第五分册《科坛名流》,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袁一堂的《王茂荫及其货币理论》(载《学术界》1992年第4期)等。可以这样认为, 根据目前所能掌握的材料,王茂荫的货币思想研究已经进入到基本成熟阶段,要作进一步的开掘已经甚为困难,或者说余地不大。 尤其要特别提到的是,王茂荫家乡安徽黄山市社联的陈平民先生,利用自己的优势,自80年代初起就着力于王茂荫研究,并发表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和资料性文章,要者有《王茂荫的货币观点和他的遭遇》(载《江淮论坛》1981年第1期)、 《王茂荫的人才观》(载《安徽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等, 此外他还搜集了许多研究王茂荫的第一手材料,读者可望读到他的新作。 4.开始进行王茂荫全面研究。实际上,王茂荫除了货币思想以外,其它思想也是较为丰富的,只不过是因为其货币思想的成就最高,达到了我国旧时代货币思想的最高峰,因而掩盖了他的其他思想。本阶段,人们开始注意研究他的除货币思想以外的其他思想。有的就其人才思想作了阐述和概括,有的就其改革思想、军事思想进行研究,尽管研究还不深入,但毕竟已经突破了过去那种研究的囿限,给后来者的研究拓宽了视野,提供了借鉴。 综合以上王茂荫研究的三个阶段,笔者总的认为成就是多方面的:(1)研究的成果是较为丰富的。 根据笔者长期搜集的材料统计(肯定多有遗漏),自本世纪30年代到1997年底,国内共发表研究著文、资料性文章和有关报道194篇,其中建国前为10篇,建国后为184篇;涉及王茂荫思想、生平内容的著作和资料集有39部,其中建国前为9部, 建国后为30部。(2)研究的内容逐步全面。随着有关材料的披露和整理, 对王茂荫的生平事迹,著作情况和其货币思想、人才思想的研究由片面到较全面。(3)研究的队伍不断扩大。 建国前的研究只有少数几个人,建国后除文革时期外,总的是参与研究或捎带研究王茂荫的人数越来越多,王茂荫不仅成为经济史界的研究对象,而且也成为清史研究、徽学研究、地方史志研究的重要人物之一。这一方面说明,历史研究不断微观深入,另一方面也说明王茂荫这个历史人物确实有其特色。 王茂荫研究还存在许多有待深入的方面。综观过往研究,给人的另一印象是王茂荫这个人物还不够鲜活,还较平面化,缺乏立体感。这主要是研究这个人物时,开掘深度不够,这一方面有史料欠缺的缘故,恐怕也有着力不够的因素。例如,以往的研究,仅把王茂荫经济思想归纳为货币思想(固然,这是王氏的主要思想所在),而实际上,王茂荫的经济思想是十分丰富的,除了货币思想外,还有较为鲜明的改革意识、护商意识,这些意识又明显带有在徽州商人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印迹;又如,过去的研究只把王茂荫作为一个经济思想的历史人物来看待,而实际上,他更本质的是一个政治人物,他作为一个高级言官,为封建最高统治者出的每一个主意,都是从如何维护封建专制者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所以,今后的研究应把他主要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来加以研究,他的经济思想是直接为统治者摆脱当时政治的困境而提出的;再如,王茂荫作为一名封建高级官僚,根据多种文献记载,他是清正廉洁的,他在个人生活上能够做到不与绝大多数封建官僚同流合污,其个人品质修养被公认,这是难能可贵的,封建制度下为何有如此与众不同的官僚,这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对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