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泉男生移民唐朝史事疏正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 苗威 参加讨论

泉男生(634-679年)是高句丽权臣盖苏文之子,自身亦曾为莫离支,位高权重。其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唐朝内地度过的。在唐期间颇受礼遇,亦颇受重用。作为唐朝蕃将系统中重要成员和入唐高句丽移民的领袖,泉男生家族的有关史事已引起学界的关注,①然而对于泉男生个案的研究迄今并不多见。事实上,透过泉男生的相关史事,不仅可以厘清其本人移民唐朝的历史谜案,而且对于彼时唐代的边疆经略和高句丽灭亡后的移民受容于内地的情况等问题皆会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本文结合文献记载和发现于洛阳市孟津县东山岭头村南的《大唐故特进行右卫大将军兼检校右羽林军仗内供奉上柱国卞国公赠并州大都督泉君墓志铭》(下简称《泉男生墓志》)等铭文资料对泉男生相关史事进行梳理和考证,并就教于方家。
    一、泉男生入唐之前的史事
    泉男生,名男生,字元德,是高句丽莫离支②盖苏文的儿子。关于其姓氏,史籍记载有所不同,《旧唐书》卷199《东夷列传》高丽载“苏文姓钱氏”;《太平御览》卷783及《泉男生墓志》皆以“泉”作为盖苏文的姓,《三国史记》卷6《新罗本纪》文武王六年十二月条则称其家族为“渊”姓,记盖苏文之弟净土为“渊净土。”[1]84所谓“钱氏”,当是“泉氏”的音近误写。而“渊”,当是盖苏文的本姓,作此判断的依据有三:一是其姓氏的来源与水有关,盖苏文“自云生水中以惑众,”[1]549《泉男生墓志》对其姓的由来解释为:“原夫远系,本出于泉,既托神以聩祉,遂因生以命族。”[1]667“渊”与“泉”皆与水有关;二是唐朝史臣在辑录史事时,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故而弃“渊”,而选取与“渊”字义相近的“泉”以代之;三是“渊”姓的记载出自于朝鲜半岛的史书《三国史记》,《三国史记》中对于男生家族的姓时而记为“渊”,时而记为“泉”,盖因《三国史记》的史料来源有中原王朝诸史和朝鲜半岛本土资料两方面,而且其成书于1145年(高丽仁宗十三年,北宋绍兴十五年),已经不必刻意避讳李渊,故而其行文中,来自于朝鲜半岛史料的部分(如关于渊净土)则直接记为“渊”,而不采唐朝避讳后之“泉”。目前国内学界基本称盖苏文及其后世子孙为“泉”姓。
    泉男生的生年,史籍无载,不过,据《泉男生墓志》载:“仪凤四年(679年)正月廿九日遘疾,薨于安东府之官舍,春秋四十有六。”[1]668可知其出生于634年(唐太宗贞观八年,高句丽荣留王十七年)。泉男生经历了其家族在高句丽的鼎盛,亦见证了高句丽的衰亡。泉男生出身于高句丽的名门望族,其“曾祖子游,祖太祚,并任莫离支。父盖金,任太大对卢。乃祖乃父,良冶良弓,并执兵钤,咸专国柄。”[1]667其为人“纯厚有礼,奏对敏辩”,有技能,“善射艺”。[2]卷110《蕃将列传》泉男生在家族的荫护、个人的良好德行等综合因素下,泉男生在仕途上平步青云,据《泉男生墓志》载:“年始九岁,即授先人……年十五,授中里小兄,十八中里大兄,年廿三改任中里位头大兄,廿四兼授将军,余官如故,廿八任莫离支兼授三军大将军,卅二加太莫离支,总录军国。”[1]667-668《新唐书》卷110《泉男生传》对男生所任官爵的职权有进一步说明:“九岁,以父任为先人。迁中里小兄,犹唐谒者也。又为中里大兄,知国政,凡辞令,皆男生主之。进中里位镇大兄。久之,为莫离支,兼三军大将军。”需要说明的是,关于高句丽官制的文献记载较少,相关情况散见于诸史之中,尤其是已经散佚的《高丽记》,所幸《高丽记》大部分经高顺福、姜维公先生的整理研究得到了很好的复原。[3]93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可知,男生九岁时所任的先人,是高句丽中央最低的一级官职,《高丽记》云:“次先人,比正九品,一名失之,一名庶人。”十五岁时所任的小兄,《高丽记》云:“次小兄,比正七品,一名先支。”十八岁时所任的中里大兄,应是郁折的同级官员,而郁折“比从二品,华言主簿。”《新唐书·高丽传》云:“曰郁折,主图簿者。”“主簿”在前期是作为爵位出现的,而在后期则具有了官职的性质,而且是高官。二十三岁时所任的中里位头大兄,《高丽记》云:“次皂衣头大兄,比从三品,一名中里皂衣头大兄--东夷相传,所谓皂衣先人者也。”我们认为皂衣头大兄与中里位头大兄为同级官员。据《高丽记》载:“以前五官(包括大兄、中里皂衣头大兄),掌机密,谋政事,征发兵,选授官爵。”可见,上述官职皆为中央重臣。廿八岁时,泉男生代行莫离支兼三军大将军。666年(唐乾封元年,高句丽宝藏王二十五年)盖苏文死,三十二岁的泉男生正式加号为太大莫离支,总管高句丽各部。可见,泉男生在高句丽政权中的位置是逐步取得的。
    但是泉男生继任不久,就遭遇了一场大的挫折。据《新唐书·高丽传》载,泉男生为莫离支后,为了解民情而离开平壤城视察五部,朝政暂由其弟男建、男产临时代管,其时,有人进谗言挑拨离间,曰:“‘男生恶君等逼己,将除之。’建、产未之信。又有谓男生:‘将不纳君。’男生遣谍往,男建捕得,即矫高藏命召,男生惧,不敢入。”兄弟之间矛盾恶化,随之,男建杀害留在平壤城内的男生之子献忠,迫使男生退守高句丽旧都国内城。
    在《资治通鉴》卷201、《旧唐书》卷119《高丽传》、《新唐书》卷110《泉男生传》以及《三国史记》卷49《盖苏文传》等文献中,均记载了泉男生派其子泉献诚赴唐朝求救一事。但是,根据泉男生墓志记载,泉男生搬得唐朝出兵相援并非一帆风顺,其先后凡三次派使者赴唐:第一次是大兄弗德前往“陈其事迹”,但唐朝因其“属有离叛,德遂稽留。”[1]668所谓叛离,是指高句丽一度对抗中原王朝,尤其盖苏文数度抗拒唐朝征讨,而且在龙朔元年(661年,高句丽荣留王二十年)九月的唐朝伐丽之战中,初任莫离支的泉男生“以精兵数万”在鸭绿江畔据险而守,“众莫能济”[1]668,给契苾何力东征军带来很大干扰。因而唐朝对于男生的求援一方面存有戒心,一方面也是要给男生一个警告,因而扣留来使,按兵不救;第二次男生派大兄冉有入唐,“重申诚效”,并援引典故曰:“旷林积怨,先寻阏伯之戈;洪池近游,岂贪虞叔之剑。”[1]668所谓“旷林积怨,阏伯之戈”典出《左传》,据昭公元年载:“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4]昭公元年十一月条这里表达了男生因兄弟之争而希望内迁的意愿。“洪池近游,虞叔之剑”,亦典出于《左传》,据桓公十年载:“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借虞公出奔共池之事表明,自己在高句丽已经处于失败流亡的位置,所以并不会再有对“虞叔之剑”的觊觎,即对自己曾经在高句丽的地位是无意于恢复的,言外之意表示愿意归顺唐朝,在此诚恳表态之后,唐朝对男建、男产的悖逆表示震怒;第三次泉男生才派其子泉献诚入唐,唐朝遂许出兵。
    泉男生在高句丽期间,经历了其家族的鼎盛时期,其自身亦曾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位。然而高句丽末期的国内国外局势,尤其是兄弟争权、手足相煮的情况,终于令他毅然弃国出走。彼时泉男生之所以选择退守国内城并向唐朝求助,而不是向半岛南部的新罗求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原王朝对于割据政权的向心作用所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