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梁启超新史学与“究当世之务”(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教学问题》 龚郭清 参加讨论

(三)
    近代特别是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种普遍而深刻的变化。这是一个社会的一般生活方式发生不可逆转的质变的时期,用梁启超形象的说法,是“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47)然而,形势并不乐观,亡国危险迫在眉睫。这是一个使无数中国志士仁人饱受心灵煎熬的“两头不到岸之时”。(48)要理解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化,要说明这个前所未见的时代,要把握本民族的未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渴望了解世界历史的一般潮流,渴望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对中国历史的整体进行观照、反思。这种对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进行整体性观照、了解和说明的工作,非历史学莫属,非新型的历史学莫属。出于对中国近代化的执着,梁启超大声呼唤具有“新范型”意义的史学,吹响了新史学的第一声号角,并在“政治谈”之余,通过长期的史学实践,建立起较为系统的新型史学理论体系,从而为中国近代史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梁启超的“新史学”,尽管具有与中国近代社会环境同质的复杂、矛盾、多变,具有过渡性、不成熟性、不稳定性,但已具有中国近代史学的本质性特征:以进化(而非循环)为历史演变模式,以民族(而非王朝或家族)为历史本位,以国民(而非帝王)为历史主体,具有世界(而非华夏民族及其周边地区)、通史(而非断代)、社会或文化(而非政治或王朝政治)的历史视野,以新型的纪事本末体(而非纪传体或编年体)为主要体裁,等等。
    梁启超奠立的“新史学”,构成了从传统史学到现代史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桥梁。假若我们能够借用梁本人在戊戌时期的“君史”、“国史”、“民史”术语并加以适当改造的话,可以这样说:传统史学的本质特征是“君史”(王朝史学),近代史学的本质特征是“国史”(国家史学,民族史学,国民史学、或国族史学),现代史学的本质特征是“民史”(生活全史,社会或文化史学,或从下到上的史学)。梁本人虽然模糊地预见到了“民史”的到来,但是在民族救亡、政治改造压倒一切的历史条件下,在唯智史观的指导下,他不能实现“民史”的抱负。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民史”的出现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但“民史”的真正实现必须是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全部生活中心的社会里,在经济现代化实践成为社会生活主流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化(市场化)大生产取得全面胜利的经济基础上。
    “史乎史乎,其责任至重,而其成就至难。”(49)先驱者的忠告至今还在耳边回响。
    注释:
    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70页,文集之二第59-60页。
    ②⑧⑩(49)文集之九,第7页、10页、26-27页、11页。
    ③1910年,梁启超在致友人信中说:“吾辈所当主者维何,必其在究当世之务,以致用于国家矣。”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下称《梁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08页。
    ④[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0页。
    ⑤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下称《梁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8页。
    ⑥(19)文集之二,集60页
    ⑦(11)(13)(26)(28)(30)(35)(36)(37)(38)(39)(44)(47)(48)《梁集》,第356页、302页、124页、643页、470页、614页、72-74页、323页、153页、207页、644页、616页、837页、168页。
    ⑨文集之六第6页
    (12)(46)[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54页、530页。
    (14)参见文集之一第70页,文集之二第59-60页《梁集》第62页等
    (15)文集之九第3、25、2页。
    (16)(17)(20)(22)《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3页、28页、104页、自序、
    (18)(23)(25)(29)(31)专集之九十九第64页、10页、35-36页、168页、175页、
    (21)(34)(40)(41)文集之一,第70页、14页、14页、122页。
    (24)文集之三十八第26页
    (27)(32)(33)(42)《梁谱》,第80页、510页、33页、127页
    (43)专集之七十二第19页
    (45)《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5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