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埃德加•斯诺与中国的局部抗战(1931-1937)(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 赵德教 赵文莉 参加讨论

斯诺是第一个冲破国民党重重封锁进入苏区采访中国共产党的记者,他以第一手材料写下的上述报道及见解在国内外产生极大的影响。就国际影响而言,斯诺这些著述发表之时,正是希特勒崛起、西班牙内战爆发、日本侵略行动扩大,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以美英法为首的西方列强日益受到法西斯的威胁,在与法西斯轴心国对抗的过程中希望找到强有力的同盟。斯诺的著述“在全世界面临空前灾难的前夕,报道了一支远离西方各国的独立的战斗力量”,(30)“在人们政治上陷入思想苦闷的情况下,他的《西行漫记》就象焰火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那本书没有什么宣传,只有对实际情况的报道”,(31)斯诺转述共产党领导人的谈话,“不是背诵教条的留声机唱片,而是适合中国国情,可以据以组织抗日的精辟主张”,(32)它对于“推动美国以至世界舆论接受共产党作为盟友参加反对国际侵略的斗争”(33)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就国内而言,斯诺的上述报道向国统区人民打开了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真实情况的窗口,传递了关于红区和党的政策的信息,因此毛泽东高度评价“斯诺的《西行漫记》是一本真实反映我们情况的书”,(34)“斯诺是为建立统一战线所需的友好关系扫清道路的第一个人”。(35)
    斯诺虽然是一名美国人,但他热爱中国,热爱中国人民,把中国当做他的第二故乡,把中国的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中的局部抗战期间,他对日军暴行及侵略阴谋的揭露,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抨击,对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宣传,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揭穿日寇欺骗世界舆论的宣传,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理解和支持、鼓舞中国人民斗志的作用,而且由于斯诺一贯以报道客观、准确而著称,因而其著述亦成为当时和现在研究中共和抗日战争的资料来源之一。斯诺的名字将永远在中美两国人民友谊史上放射光芒,斯诺的著述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为后人和历史学家所诵读不忘。注释:
    注释:
    ①《现代国际关系简史》,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195页。
    ②《1931~1939年国际关系简史》,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10页。
    ③④⑧斯诺:《远东前线》,1933年美国纽约版,第140、252、289页。
    ⑤⑥⑦斯诺:《远东前线》,1934年英国伦敦版,第23、75、25页。
    ⑨约翰·谢伟思:《关于埃德加·斯诺的一些个人回忆》,《斯诺在中国》,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348页。
    ⑩(11)(12)(13)(14)(15)斯诺:《远东前线》,1934年英国伦敦版,第75-80页。
    (16)(17)(18)斯诺:《中国书报检查官的处世之道》,《当代历史》(英文版),1935年7月。
    (19)(28)《斯诺文集》(I),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20、178页。
    (21)海伦·斯诺:《一个女记者的传奇》,汪溪等译,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119页。
    (22)(23)梁士纯:《关于埃德加·斯诺的回忆》,《斯诺在中国》,第359~360页。
    (24)(25)《斯诺文集》(II)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95-96页。
    (26)(27)(29)《斯诺文集》(II),第66、242页。
    (30)费正清:《〈红色中国杂记〉序》。
    (31)(32)(33)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5页。
    (34)(35)斯诺:《红色中华散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