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自由和历史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刘广明/王增宁 参加讨论

马克思的"两大历史分期理论"根据人类自由发展的程度,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和"真正的人类历史时期"(自由王国)。马克思的自由概念有两大要素:主客体的同一和内在目的。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描述了主客体同一的历史过程,并依据外在目的的实现程度,将"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划分为四种社会经济形态。马克思将内在目的的发展首先看作自主意识的发展,自主意识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则以社会关系和人的个性的发展程度为根据,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社会形态,揭示了人从自然主体向社会主体过渡的过程,从而最终确立了内在目的的承担者。主客体一定程度的同一和内在目的的确立使人类自由真正实现,并由此进入"真正的人的历史"(自由王国)。"两大历史分期理论"对历史过程作了整体性阐述,"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对历史的分期,以及哲学人类学对历史的分期皆被包容于其中。"两大历史分期理论"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关于建立一门包括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的崭新的历史科学的理想。
    可以说,在马克思的历史科学理论体系中,人们注意得极为不够的、却又至关重要的是马克思的"两大历史分期理论"。在"两大历史分期理论"中,马克思按照人类自由的发展程度,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和"真正的人类历史时期"(或称"自由王国")这两个历史阶段。显而易见,两大历史时期的划分,至少说,在提法上就不同于人们经常谈论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和"三阶段论",因此,深入探讨马克思的"两大历史分期理论"的丰富内涵,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历史科学理论体系,其意极为重大。
    一、马克思的自由概念
    马克思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两大时期的标准是人类自由的发展程度,因此,理解"两大历史分期理论"的关键乃在于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自由概念。
    关于自由的涵义,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写道:"'你必须汗流满面地劳动!'这是耶和华对亚当的诅咒,而亚当·斯密正是把劳动看作诅咒,在他看来,"安逸"是适当的状态,是与'自由'和'幸福'等同的东西。一个人'在通常的健康、体力、精神、技能、技巧的状况下,也有从事一份正常的劳动和停止安逸的需求,这在斯密看来是完全不能理解的。诚然,劳动尺度本身在这里是由外面提供的,是由必须达到的目的和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必须由劳动来克服的那些障碍所提供的。但是克服这种障碍本身,就是自由的实现,而且进一步说,外在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必然性的外观,被看作个人自己自我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主体的物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而这种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这些也是亚当·斯密料想不到的。不过,斯密在下面这点是对的:在奴隶劳动、徭役劳动、雇佣劳动这样一些劳动的历史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始终是外在的强制劳动,而与此相反,不劳动却是'自由和幸福'"。①
    在以上引文中,马克思明确认为,自由是能够实现自我目的的实践活动,换句话说,自由是人成功地克服或改造了自然和社会的必然性,并使之符合自己提出的目的,这不仅是自由,且是"实在的自由"。自由的"实在性",首先在于它是客观的实践活动;其次,它在时间中是正在进行着的或已经完成了的;再次,它在空间上是感性的"主体的物化"和主体对物化对象的占有。从自由是克服外在必然性的强制以及制造出感性的"主体的物化"来看,自由的首要因素是"主客体的同一",只有实现主客体的同一,自由"实在性"的出现才是可能的。另外,从自由是自我目的的实现并最终占有物化对象来看,自由的另一个重因素是"内在目的",即自由必须是按由我命令行事,并最终以我为目的,当然,这个"我"是小我和大我的和谐之"我"。
    上述表明,马克思所说的自由是在自主目的的支配下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过程中实现的,这就使得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在其价值取向上具有了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特征,从而清楚地表明了和过去的一切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自由概念的差别。
    首先,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具有肯定的价值取向,即自由就是自我决定。这种从自身出发的自由建立在对自身的尊重和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上,从而从出发点和归宿上都显示出人的自由对人自身所具有的积极肯定的意义。
    不少学者也从肯定的方面来理解自由概念,但是,他们往往只看到自由的肯定性,对肯定性本身却缺乏客观且辩证的认识。比如,康德也将自由看作是自律的,即自我决定的,但马克思对自由的肯定性的理解至少在两个方面异于康德,第一,康德将自我决定的自由视作一种与人的本质(先验理性)相同一的活动,马克思则将自我决定的自由视作人的认识(理性)发生和发展的活动,因此康德的自由是一种先验的本质的体显,而马克思的自由则是一种人类自我创造的实践。第二,康德认为自我决定(自律)独立于经验条件,若依赖经验条件,自我决定就蜕变为他律。马克思却认为,自我决定仅仅是自由的主观条件,只有在自律的主体和经验条件(外在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最初在理性上(认识)表现为他律的主体才逐渐地实现和客体的同一,从而在理性上达到一定程度的自律,理性的自律是意志自律(自我决定)真正实现的保证,没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意志自由是空的,这正是马克思的自由概念的深刻之处。
    其次,马克思的自由概念也具有否定的特点,即自由在于克服外在的强制。倘若将其理解为一种舒适的存在状态,即"自在的得到……",这就完全错了。克服外在强制的自由乃是活动、是过程、是"自主地去做……"。事实上,仅仅面对自然的和社会的必然性,人决无自由可言,人只有去活动、去思考、去控制外在必然性,从而达到"克服这种障碍本身",自由方可实现。但是,这并不是说只有劳动才是自由,而是说,只有劳动,人才可能不断达到主客体的同一,由此,人才能够摆脱外在目的的强制,让内在目的主宰劳动,此时,否定性的劳动就成为发展人本身的活动,成为实现了的自由本身。
    当然,对自由作否定性理解的,不限于马克思一人,不过,一般人的日常意识以及一些学者对否定性的理解与马克思的观点,实际上相去甚远。一般来说,人们仅仅将自由看作是没有外在强制,自由就是舒适安闲的状态,是"自在的得到……",而不是"自主地去做……",这样,他们就在'享受'和'自由'之间划上了等号,否定即意味着对需要对象的占有和消费,自由概念由此就成了资产阶级贪得无厌地追求物质享受的理论工具。所以,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论述他关于自由的观点时,对亚当。斯密将"自由"和"安逸"等同的观点极其不满,指出斯密"完全不能理解"自由的涵义。
    我们看到,单纯地肯定或单纯地否定地看待自由概念,都是将真正实在的自由的一个方面抽象化的结果,马克思的自由概念是肯定和否定的两个方面的统一,真正的实在的自由就存在于主体的自我决定的目的与其实现的外部条件的动态的关系之中。
    但是,自由是如何地在肯定和否定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呢?马克思又是如何寻找划分历史阶段的"自由"发展程度的标准的呢?可以说,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就是对马克思的"两大历史分期理论"作出较全面的描述。
    二、主客体的同一及其历程
    马克思的自由概念的深刻之处就在于首先深入地追寻了"内在目的"确立的客观条件,这就是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和社会的同一性问题。马克思认为只有在满足主体需要的实践活动中,才产生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关系,才有人的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发展,从而才能最终取得主体和客体的同一。
    值得注意的是,切不可将主客体之同一视作主体在实践中重复再现客体。主客体的同一不同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思维和存在之同一是思维如实地报道存在的事实。主客体之同一,一方面是自然客体不仅被如实报道,而且为主体需要服务;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客体和主体处于高度融洽的和谐统一之中。
    马克思将人类和自然客体的同一过程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类历史的"文化初期"。在"文化初期","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②只是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斗争,实践主体才逐渐地积累起关于自然的经验知识。在这种经验知识中,自然再也不是完全异己的与人们相对立的力量了,尽管对立还存在,但自然的必然已开始作为表象的东西和实践主体处于抽象的同一之中。在这种抽象的同一中,人们只知自然之表象之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其现象,不知其本质,以归纳为依据,以或然性作判断。其客观的生产形式则主要是农业社会的农作和手工业活动,此时,人们还不能以理论的形式掌握自然规律,对人类来说,自然的本质和规律仍然是不可驾驭的神秘的力量,所以,经验极其丰富的农夫还需要靠天吃饭,"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土地的肥沃性和富于鱼类的水等等……在文化初期"③具有决定作用,整个社会的财富积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这类富源和风调雨顺以及效率极低的手工工艺活动。
    但是,经验不是人类知识的终极形式。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理论便诞生了,由此,人类便进入到马克思所说的人和自然同一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较高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知识取理论形态,在这种形态的知识中,自然客体和实践主体处于具体的同一之中。在这种具体的同一中,人类把握到了经验现象中的规律性,掌握了事物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知其现象,也知其本质,且以演绎的方式推导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这就是科学,只有科学才使现代工业的出现成为可能,规范化的实验和标准化的机器生产工业严格地高效率地再现自然的物理、化学等运动过程,由此,实践主体才真正地迈入和自然客体逐步取得同一的历史门坎。这时,"劳动手段的自然富源,如涌出的瀑布,可供航行的河道,树木、金属、煤炭等等,"④则起决定作用,而社会财富则象泉源一样涌流出来。当然,马克思对社会过程所作的这种划分,并不是对社会形态的一种质的规定,而只是对社会形态中人和自然关系的抽象,是以人类和自然客体所取得的同一程度为标志的。
    可是,自然是个无限的世界,主体和自然客体的同一也只能达到部分的同一,人类和自然客体的非同一性则是永恒的,自然"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因此,作为目的要素的"主客体的同一"是一个有限的规定。那么,"主客体的同一",即人和自然客体的同一发展到什么程度,才意味着达到实现自由的条件呢?或者说,人类理论形态的知识发展到何种程度才能成为自由王国的基石呢?毫无疑问,消灭外在目的所规定的劳动是一个尺度,但只是抽象尺度,重要的是要回答主客体同一到何种程度才能消灭外在目的规定的劳动,对此,马克思依据他那个时代的科学状况作出了具体预测,他认为:自由王国中的物质生产过程"已经不再是工人把改变了形态的自然物作为中间环节放在自己和对象之间;而是工人把由他改变为工业过程的自然过程作为媒介放在自己和他支配的无机自然界之间。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⑤即作为"监督者和调节者"⑥出现,这里,马克思将劳动媒介由"自然物"向"自然过程"的转变视作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具体标记,他认为以"自然过程"为媒介的生产将创造出巨量的物质财富,这不仅使人类的生存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而且物质的丰裕将使一切试图占有他人财富的行为变得企图独享地球大气一样的可笑。当然,以自然过程为媒介的生产颇似今日的电子自动化生产过程,因而,马克思的预测似乎过于乐观,但是,马克思的预测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其精确性如何,而是在于它再次指明:人和自然的同一达到消灭外在目的之日才是人类自由开始实现之时。
    不过,人和自然客体的同一关系不是在社会之外产生的。人和自然客体的关系始终与人和社会客体的关系密切相关,人和自然客体的同一只是从人和社会客体的同一中抽象出来的主客体同一的一个方面而已,实际上人和自然客体的关系与人和社会客体的关系是一体化的,因此,分析主客体的同一性的发展,重要的还在于追寻人和社会客体的同一关系。
    社会客体和自然客体不同,自然客体外在于主体,社会客体则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历史过程。当然,社会客体建立在人和自然客体关系的基础之上,人对自然客体的同一程度影响着人和人的同一关系,(换句话说,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着整个社会面貌,反过来看,人和自然客体发生关系时,他总要和自然物发生一种所有关系。这种关系看起来是人和自然客体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由于人的群体性,人和自然的关系总表现为人和人的关系,并以人和人的关系为中介使人和自然的关系成为现实的关系,同时,人和人的关系还影响着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由此可见,人和自然的关系与人和人的关系的相互统一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客体的基本内容,这种活动的规律性则表现为"经济必然性"。但是,"经济必然性"仅仅是社会客体的基石,人类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种种冲突和矛盾,迫使人类在经济活动的领域之外又建立起庞大的上层建筑来制约经济生活。由此又形成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不断地相互适应和冲突的矛盾运动,这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关系就组成了整个社会客体的宏观构架。
    马克思认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社会主体和社会客体的同一表现为主体以自发的形式显现社会客体的规律。人们总是从个人或个人所属集团的利益出发参与历史活动,因此,历史活动往往是无数不同利益的撞击,其结果是每个人或每一集团都无法预料的,人们只能站在自身利益的立场上,在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框架中自发地执行历史法则。从自发到自觉体现历史必然性的惊人跳跃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只是当一个阶级历史地将自身的利益和全人类利益放在一起来考察历史时,主体才消除了自身的分裂状态,从而这个阶级就能超越狭隘的小我来乌瞰历史,这样,这个阶级就由于自身在本体上天然的具有的与社会客体的同一性而达到自觉地掌握和实践这种同一(当然,天然的同一主要指主客体在本体上的统一,并非理论上的先验性,在理论上,主体和客体的同一,首先是由无产阶级的理论家来完成的,但这种理论最终必须成为整个阶级的意识)。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诞生与现代大工业相一致,当他们一旦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时,他们就会自觉地在丰裕的物质条件之上,建立起自由人的联合体,并从这种"类"的联合出发自觉地、有计划地、合理地调节控制人和自然的物质交换,过去历史中的不同利益的冲突由此结束,创造历史的过程成为自觉的过程。在这里,马克思还给出了自由王国实现之时,主体和社会客体同一程度的标志,这个标志是"人对自然的了解和通过人作为社会体的存在来对自然的统治",⑦"人对自然的了解",这是主体和自然客体的同一,这正是主体和社会客体同一的先决条件,"人作为社会体的存在"这是指人消除了人在经济冲突中的分裂状态,无物质之累的人成了社会历史的自觉创造者,人的活动和社会客体的运动全然一体化了。这才是人类自由的真正实现,在这里,人类自由不是什么改造或驾驭一个外在力量,而是社会客体本身就是一个自由的存在,在这种自由的存在中,社会规律不只是被人们自觉到的东西,而是社会规律本身就表现为主体的自觉行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