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殷代史官及其相关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殷都学刊》 刘桓 参加讨论

殷代大史除上举"大史壬"外,还有"大史{K1DA22.JPG}"见于卜辞:
    贞:{K1DA23.JPG}(叀)大史{K1DA22.JPG}令,七月。(甲3536)
    大史的治所称为"大史寮":
    {K1DA24.JPG}(制)令,其唯大史{K1DA25.JPG}令。(前5·39·8,卜通758)
    大史寮亦见西周金文。
    (三)四方之史
    卜辞四方之史,即东史、西史、才(在)北史等,至今尚未发现"才南史"。此等史官,卜辞多称之为"我史",实为"御史"。卜辞:
    1、癸巳卜,其乎北{K1DA26.JPG}史{K1DA27.JPG}(读"防")。(甲 1636)
    2、贞:才(在)北史{K1DA19.JPG}(有)获羌。
    3、贞:才北史亡其获羌。(合集925正)
    以1辞与2、3辞相参证,知"才(在)北史"即"北御史",据此推论,卜辞四方之史皆可称"御史"。但这个"御史"的"御"乃防御之义,这从卜辞所载四方之史与羌等敌方常发生武装冲突乃至战争,可以看出。2、3两辞贞问在北史是否获羌人,即其明证。
    卜辞又有东史、西史活动的记载:
    ……卜,亘,贞:东史来。(乙3730)
    庚子卜,争,贞:西史旨亡{K1DA28.JPG},{K1DA29.JPG}。
    庚子卜,争,贞:西史旨其{K1DA30.JPG}。
    贞:西史旨亡{K1DA28.JPG},{K1DA29.JPG}。
    西史旨其{K1DA30.JPG}。
    贞:旨亡{K1DA28.JPG}。
    旨其{K1DA30.JPG}。
    、旨亡{K1DA28.JPG}。
    其{K1DA30.JPG}。
    旨亡{K1DA28.JPG}。
    其{K1DA30.JPG}。(缀合257正,合集 5637正)
    贞:我西史亡{K1DA28.JPG}。(合集 5636)
    癸丑卜,{K1DA31.JPG}:贞:旨{K1DA32.JPG}。
    旨弗其{K1DA32.JPG},…(合集 5775正)
    丙午卜,{K1DA33.JPG},贞:旨弗其{K1DA34.JPG}王事。(簠人 101)
    贞:旨获羌。(合集 39492)
    据上引,可知东史有时回朝来见。武丁朝的西史旨服务于王事曾有征战,并曾抓获羌人。可见四方之史职责不离武事。
    卜辞又载"我史"亦即"御史"与敌方交战之事。例如:
    1、壬戌卜,{K1DA31.JPG},贞:乞令我史步伐{K1DA35.JPG}方
    乞令我史。(殷古13.1)
    2、贞:我史其{K1DA36.JPG}方。
    我史弗其{K1DA36.JPG}方。
    贞:方{K1DA36.JPG}我史。
    贞:方弗{K1DA36.JPG}我史。(合集 6771正)
    3、贞:我史亡其工。
    贞:我史{K1DA19.JPG}工
    贞:我史其{K1DA36.JPG}方。
    贞:我史弗其{K1DA36.JPG}方。
    贞:方其{K1DA36.JPG}我史。
    贞:方弗{K1DA36.JPG}我史。(合集 9472正)
    1辞的乞本作气,义为乞求⑩。步伐,当指用徒兵步行征伐,有别于车战。这表明"我史"已处在与{K1DA35.JPG}方作战的前线。2、3两辞反复贞问方(敌方)打败我史,或是我史打败方。但3辞多了"我史亡其工"和"我史{K1DA19.JPG}(有)工"两贞,此"工"当读"功"(11)《书·皋陶谟》:"苗顽弗既工",《史记·夏本纪》作"苗顽不即功",可为证。故卜辞乃贞问我史与敌方作战有功还是无功。
    近年黎虎先生研究殷代外交制度,探索殷代使者问题,对卜辞"史人于某地"的解释大致尚是,唯将"我史"指卜辞"史人"之史尚有可商(12)。卜辞:
    己未卜,古,贞:我三史史人。
    贞:我三史不其史人。(乙 7797)
    己未卜,古,贞:我史史人。
    贞:我史不其史人。(合集822正)
    两相参证,知"我史"等于"我三史",三史可能即指东、西、北三史,亦即"御史"。这三史为长期驻边地之官,他们因此或派使者回朝,或与某个方国发生冲突、交涉,才可以理解。别觅他解似不可通。
    《周礼·春官·御史》:"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法令焉。凡数(应作"数凡",见《周礼正义》)从政者"。
    周官此职如此简略,疑记述有疏漏。然此条明言御史职责为辅助冢宰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乃属政务官,而不是军事官或外交官,此点对研究殷代御史的性质亦具有意义。
    我们知道,殷朝统治范围包括王畿及周围臣服的方国两部分,殷王在王畿亦即"邦畿千里"之地直接设官统治,而在周围向其臣服的方国部族则通过侯伯进行统治,殷王仅设很少的官为监管。御史正是设于殷边之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与《周礼》"御史"职掌多有相合。
    三、余论
    上面我们讨论了史之由来和殷代史官的建置及其职掌两个问题,卜辞中反映殷代史官的活动的相关史料,尚有在出征、祭祀等场合用册的记载,这类材料为数不少,反映殷代礼制具体规定很可研究。详细讨论,容俟之另文,此不赘及。
    综括全文,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认识:一、我国古代史官起源甚早。溯其渊源,乃当原始社会末期,文明初起,部族中出现了极个别专门从事文字整理和制作的人,他们学会了用文字记事的本领并获得了一些知识,便成为最早的史。史往往做为方国统治者处理事务的顾问和助手。古文字中史本是使者的会意字,借用为史官之义。二、殷代史官的建置远较他官完备,当时史已分作册、大史和御史(四方之史),各有职掌,《周礼》所述大都相沿于此。由于殷周两代情况有所不同,殷代史官亦具有自己的特点,如御史担负防御之责,就与周代有别。总之,殷代史官制度已经粗具规模,这就为周代史官制度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在我国历史上影响至为深远。
    注释:
    ①《史通·史官建置》。
    ②关于诸家对史字的解释,胡厚宣先生概括得最全,详见《殷代的史为武官说》,《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84~187页。
    ③王国维:《释史》,《观堂集林》卷六。
    ④、(12)黎虎:《殷代外交制度初探》,《历史研究》1988年8期。
    ⑤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二十八。
    ⑥拙著《殷墟文字通论》(未刊稿)曾将殷代甲骨文中加"口"的字区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一种类型是加口字后衍生为新字,史字当属这种类型。
    ⑦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60页。
    ⑧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71页。
    ⑨陈邦怀:《商玉版甲子表》,《文物》1978年。
    ⑩同⑧81页。
    (11)于省吾先生读此"工"为贡纳之"贡"。然此辞乃连读之辞,上下文意相关,皆言战事情况,故未从其读。于说见《甲骨文字释林》72、73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