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读逨器铭文札记三则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物》 裘锡圭 参加讨论

近日蒙“陕西宝鸡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学术研讨会”会务组寄赠《盛世吉金--陕西宝鸡眉县青铜器窖藏》[1],得以写成读铭文札记三则,谨供大家参考。这批铜器的器主之名一般释为“逨”,其实此字很可能从“”的变体而不从“來”[2],为了排字方便姑书为“逨”。
    
    逨盘铭说:
    逨肇朕皇且(祖)考服,虔夙夕敬朕死事。(《盛世吉金》第34~35页)“”当读为训“继”的“纂”。
    此字已见于殷墟卜辞,作等形,用为动词,多以田地之名为其宾语,如“西单田”[3]、“田”[4]等。胡厚宣先生认为此字后来变作《说文》收为“徙”字古文的“”,又变作“屎”,屎田就是在田地里施粪肥[5]。胡先生把“田”解释为用粪肥,恐有问题;把“”跟《说文》“徙”字古文视为一字,则是很有道理的。
    李家浩先生曾对“”字作过深入研究,其说见于俞伟超先生的《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一书中[6]。他据汉印篆文、秦汉隶书和唐代文字,指出“徙”字右上部本从“少”,“《说文》篆文‘徙’所从‘止’当是‘少’的讹误”,并说:
    “沙”、“徙”古音相近。《战国策·燕策一》“燕赵之弃齐也,犹释弊”,姚本注:“一云‘脱屣也’。”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第二十章与此相当的文字作“说沙也”。“说沙”当从姚本注读为“脱屣”,此为“沙”、“徙”古音相近之证。据此,“徙”当为从“”、“沙”省声[7]。
    他还指出西周铜器禹鼎的旁之外的部分,都是“”的变体[8],并指出:
    西周铜器铭文中又常见“彤沙”一词,逆钟铭文“彤沙”之“沙”作“”,从“尾”从“少”。此字亦见于师簋,郭沫若先生认为“从尾沙省声”。在古文字中,作为偏旁的“尸”与“尾”可以通用,如汉印“屈”字可写作从“尾”或从“尸”。于此可证“”与“”当是一字,“”为从“沙”省声,“”也应当是从“沙”省声[9]。
    东周齐国铜器叔弓镈有从“攴”“ ”声之字[10],陈簋有从“”“ ”声之字[11]。李家浩先生认为后者与上举豆闭簋的“”当是一字,可见“”即“”的异体,同为齐国铜器的陈侯因敦铭有字,也是“”的异体[12]。这些意见都是可从的。但是李先生把东周铜器铭文“”“屎”二字所从的“米”,隶定为上从“少”下从“小”;认为“徙”字古文和屎尿之“屎”所从的“米”是由之讹变的。这似乎是求之过深了。东周铭文“”“屎”二字,似可认为已由从“少”讹变为从“米”。至于屎尿之“屎”与“”的变体“屎”究竟是什么关系,似还可进一步研究。
    李先生认为殷墟卜辞的“田”当读为“徙田”,很早就把这一意见告诉过我。我则认为既然“”和“沙”的古音相近,“‘田’似可读为‘选田’。因为‘沙’是生母字,‘选’是心母字,上古为一声(今按:二者在上古可能并不是“一声”,但是至少彼此的音是很接近的)。‘沙’字古属歌部,‘选’字古属元部,歌、元阴阳对转。”叔弓鎛说“择吉金……”,陈簋说“择吉金”,二器“择”字上以“”之变体“”为声旁的字,读为“选”,文从字顺,也可作为旁证[13]。此外,古书中从“徙”声的“縰”与“践”为异文[14],而“践”又与“选”字以之为声旁的“巽”为异文[15],似亦可视为“”可读为“选”的一个旁证。
    李家浩先生不同意我的“选田”的读法,但同意我把叔弓镈和陈簋的从“”声之字读为“选”,并把禹鼎等的“”和从“”声之字读为与“选”古通的“纂”字。这些字见于下引文句:
    肄(肆)武公亦弗叚望(忘)賸(朕)聖且(祖)考幽大(叔)懿(叔),命禹賸(朕)且(祖)考政于井邦。禹鼎[16]
    王曰:闭,易(锡)女(汝)戠衣、市(黻)、(銮),用乃且(祖)考事,(司)□俞邦君(司)马弓矢。豆闭簋[17]
    陈侯因曰:皇考孝武(桓)公,大慕(谟)克成。其唯因,扬皇考,卲(绍)練(踵?)高且(祖)黄啻(帝),屎(嗣)(桓)文……陈侯因敦[18]李先生解释说:
    “选”、“纂”二字古通,如《诗·齐风·猗嗟》“舞则选矣”,韩诗“选”作“纂”。因此,禹鼎的“”、豆闭簋的“”、陈侯因敦的“屎”,并当读为“纂”。《礼记·祭统》引孔悝鼎“纂乃祖服”(引者按:孔悝鼎铭原文为“献公乃命成叔纂乃祖服”,郑注:“纂,继也。服,事也。”鼎铭下文尚有“若纂乃考服”语)、《左传》襄公十四年“纂乃祖考”,郑玄注和杜预注并云“纂,继也”[19]。
    此说正确可信。“选”从“巽”声,“纂”从“算”声。《说文》以从“巽”声的“馔”为从“算”声的“籑”的或体。“筭”与“算”通,或以为即“算”字异体,而“巽”与“筭”古通[20]。从“巽”声的“选”、“撰”等字与“算”或从“算”声之字相通之例,除“选”通“纂”外,古书中尚数见[21]。“”、“”等字既可读为“选”,又可读为“纂”,是十分合理的。
    由上所述,可知逨盘铭的“”字也应读为训“继”的“纂”字无疑。“纂朕祖考服”的文例,与孔悝鼎铭的“纂乃祖服”、“纂乃考服”极为接近。
    西周金文有时又借“馔”为“纂”。宋代著录的害簋铭说:
    王册命害曰:……用乃且(祖)考事,官(司)尸(夷)仆、小射、厎鱼[22]。“”字右旁与“筭”相似,《考古图释文》引杨南仲释为“馔”[23]。陈汉平先生读此“馔”字为“纂”,训为“继”[24],可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