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陈明:沟通中央与各省的努力(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参加讨论

五、结语
    民国元年行政咨询员从出现到不解而散的历史过程表明,在民初政体变革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各省都督间除因利益纠葛出现对立,彼此间亦曾有过意见沟通的尝试,只因民初的特殊政情,这一尝试一开始便成为中央与各省力量较量的延续。
    行政咨询员的出现是必要的。自晚清以来,“省”在中国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各省更在辛亥革命中取得事实上的“自治”地位,并在联邦制下结合组建中华民国,继续通过各省都督府代表,代行参议员职权,左右南京临时政府的重大决策。南北统一后,袁世凯依据《临时约法》组织统一临时政府,但势力尚不能控驭全国,东南光复各省,尤其同盟会(国民党)籍都督仍拥有强大的力量。主张集权和统一的袁氏及政府与要求自治与分权的各督间,通过一个管道进行意见沟通是极其必要的。正如时人所言,“在革命起于地方,中央旧有权力一一分夺于各都督之手后,如欲由各都督之手一一奉归于中央,非中央与地方开诚布公,各捐猜忌,斟酌利害、是非而一一商定之不可。”[93]因此,各省代表到京后,“大可各自就各省行政得失、利害以及民生、国计的因革损益陈说政府,匡补中央行政缺略,并借以疏通中央与各省两方面意见而收统一实效”,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对待,“善用之则于政治及感情上收完好之效果,否则必至中央与地方滋生恶感情,因之政治上亦现睽离之状态。”[94]
    然而,中央政府与各省都督、袁世凯与国务院之间,在对行政咨询员的认知上存在分歧。在中央政府看来,咨询员只是政府仿效清季各抚督派员参与外官改制先例,由各省都督派出的个人代表,以备中央行政决策时咨询,借以疏通与各都督的关系。而在各都督看来,咨询员不仅为自己私人代表,更试图将咨询员回归到创建南京临时政府时各省都督府代表的角色,成为自己左右中央行政决策的管道。由于时势亟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使得这一诉求苍白无力。而且由于知识背景、党派归属、所处的内外环境以及利益考量等因素影响,各都督间也难以一致。即使在政府内部,袁世凯与国务院间意见也不一致:陆征祥内阁时,由谁主导与各省代表的接洽,国务院与袁世凯存在分歧;赵秉钧则力图在袁世凯所允许的范围发挥作用,即使在袁、赵之间因府院职责不同亦存有分歧。正是中央与各省以及府院间的这一分歧,直接致使行政咨询员履行职责受到限制,虽因形势变化有所逾越政府的限定,并最终无疾而终。在经受此次失败的尝试后,中央与各省依据彼此实力进行较量。随着自身权势增强和对内阁的控制,以及当时对建立强有力政府的渴望,袁世凯又回到“独断乾坤”的立场,以命令代替法律,颁布暂行省官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