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这种刻意求真的学术态度,"追寻最有力的启发就在太炎先生攻击今文家的'通经致用'上"⑩,从其自身个性讲,则源于其自然主义心态。顾热爱自然,容己于自然之中,庭中的绿草,园里的树木,花坛上的花朵,都会成为他有情的伴侣。顾这样回忆他的幼时读《国风》:"虽是减少了历史的趣味,但句子的轻妙。态度的温柔,这种美感也深深地打入了心坎。"(11)正是文学作品的自然之美与自然主义心态和谐地相击,才"深深地打入了心坎"。对山水的特别偏爱,是顾自然主义心态的具体体现。游览的嗜好在很幼的时候已经发端,中学时,每星期日,几乎必约了同学到郊外远足,踏遍了苏州城外山径乡野,正见顾爱好自然,为自然美的情趣所吸引。人们对顾往往称以"道学家"相呼,是有一定原因的。顾颉刚说:"我对于自然之美和人为之美没有一种不爱好的,我的工作跟着我的兴味走,我的兴味又跟着我所受的美感走"。(12)他说他所以特别爱好学问,只因为学问中有真实的美感,可以生出丰富的兴味之故。他这样生动地描述其自然主义心态与其学问的关系:"以前我对于山水、书画、文辞、音乐、戏剧、屋宇的装饰等等的嗜好,就是许多条根荄,滋养着我的学问生活的本干的",所以我们若要有伟大精美的创造,必须任着作者随了自己的嗜欲和兴会而发展,愈不求实效,愈可得到料想不到的实效。"(13)因此,他认为"文化原是在闲暇中美成的",要在学林艺海中"啸吟容与,认识宇宙的伟大",必须永葆自然主义的豪兴(14)由于追求自然,就欲从现象中返求其本,如果这种自然主义深铭于学者的头脑,他必然求真而后快,实证而后信。我国历史上另一位史学大师司马迁的思想根基也是这种自然主义,正是这种自然主义,使他对于历史采取求实的态度,提出考而后信,认为"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两相对照,真是无独有偶。 (二)、学无止境,分工合作。 顾颉刚认为学问没有止境,只能一点一滴地积累,并且必须分工合作,不可能靠一个人包办。这个思想,他自己谈得很多: "学问的范围原比人生的范围大得多,如果我们要求真知,我们便不能不离开人生的约束而前进"。(15) "学问原不是某一个人的专责,也不是某一时代的特有任务,乃是一种含有永久性的分工合作的共同事业,除了同时代人的同声相应之外,前辈老死,后辈还应该接上,一个人的智力才力固然是有限的,但象接力赛跑一样地前进,则智力、才力便成了无限的"。(16) "我在生活上虽然是祈祷着安定,但在学问上则深知道这是没有止境的,如果得到了止境,即是自己的堕落,所以愿意终身在徬徨觅路之中,不希望有一天高兴地呼喊道,'真理已给我找到了,从此没有事了!'"(17) 顾颉刚不限于一般地谈学问范围之大,常结合古史研究来谈学无止境的思想,把它的疑古辨伪看成学术领域里极小的一份。他说他编辑《古史辨》的动机,并不是想把它当作自己的著作,而是中国学术史上一部分的"史料汇编"。当人们问他讨论古史的结果时,他屡次老实地回答没有结果,古史的"事实在二三千年以前,又经了二三千年来的乱说和伪造,哪里是一次的辨论所能弄清楚的!我们现在的讨论只是一个研究的开头呢;说不定我们一生的讨论也只是一个研究的开头咧!"(18)顾在《古史辨》第四册序中说:"我编印了三册《古史辨》,每每有人问我:'《古史辨》出齐了吗?'我只能笑应之曰:'这书没有出齐的日子,希望到我死后还有人继续编下去呢。"(19) 顾从内心深处领略到学术天地的广阔无垠,而个人力量如海中一栗,虽有"长鲸吸百川"的野心,也决没有包办的可能,所以他格外强调学术领域的分工合作。他说他没有参加社会史论战,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也知道研究学问应当分工。"我的性情学力既偏近于审查史料方面,就无心超越了本质来谈各种社会的制度。"但分工又不是绝对的,没有一项工作能独立,分工还须合作。"审查史料时也有该运用社会史的知识的地方,正如研究社会史时必须是有审查史料的眼光一样,所以,这两个方面正当相辅相成,而不当对垒交攻以减少彼此工作的效力。"(20)"总之,处于现在时代,研究学问除了分工之外再没有别的办法。"(21)在古史的破坏和建设问题上顾具体阐明了其分工合作的思想。他认为破坏和建设是古史研究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根本的分歧,破坏是为了建设。他针对一些人批评他只有破坏没有建设说:"我认为学术界中应当分工,……古史的破坏和建设,事情何等多,哪里可由我一手包办。……中国的考古学已经有深长的历史,近年从事此项工作的人着实不少,丰富的出土器物又足以鼓起学者们向建设的路上走的勇气。……至于辨伪方面,……如果我不以此自任,则二千数百年来造作的伪史将永远阻碍建设的成就。"(22)正因为顾以分工合作的态度看待破坏和建设,才使之在疑古辨伪领域里带着强烈的兴味,不断深入,超迈前人。 (三)、气度宽宏,主张论辩。 顾颉刚论学之真诚及客人之度量,询一代学人风范。他说:"我写出许多古史论文,原为科学工作,并不在求青年的拥护……对于我所说的如有错误,极盼望人们的驳洁。我绝不象廖平、康有为那样,自居于教主而收罗一班信徒,盼望他们作我的应声虫。"(2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