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比较史学(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 熊家利 参加讨论

三、完善和发展中国比较史学的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要求我们认清中国国情,也要求我们认清世界。要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用文化科学知识吸收过来,根据中国的情况创造性的运用。随着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的比较史学及其特色必将得到发展。为完善和发展我国比较史学的特色,比较研究中应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
    1.要处理好为现代化事业服务和比较史学本身科学性的关系。我们的现代化事业是在一个人口众多的落后的大国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科学的系统工程,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巨工程。比较史学只能是科学的而不是胡乱比较,才能为它服务。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只有进行科学的系统的比较,才能总结出可靠的历史经验,为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马克思指出,"极其类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的每一部分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12)中国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同样的国际环境中进行改革,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却失败了。对这些历史现象的每部分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加以比较,是很有科学意义的,也是能为现代化事业提供可靠的历史借鉴的。不科学的胡乱比较,必然要给现代化事业带来巨大的危害。
    2.要处理好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和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的关系。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不少外国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都能从中华典籍中得到教益和启示。日本企业家将《孙子》作为通向成功之路的优秀教科书。可见,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经注入现代精神后,更能显示出这博大精深的内涵,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宝库。当然,也"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生存,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13)中华民族曾长期居于世界的前列,说明它有许多长处。但是中国毕竟由先进转向了落后,说明它也有其短处。比较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我们民族的长处和短处,也要发现其他民族的长处和短处。在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以其他民族的长处来弥补我们的短处。"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的一切好的东西都要学。"(14)可见,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决不是妄自尊大,其他民族一无是处;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也决不是人家的月亮比我们的圆,我们一无所长。
    3.要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关系。中外历史的比较对主要是将中国史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的比较。这些国家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经验,可能为我国现代化提供某种借鉴,但决不因此认为中国也可搞资本主义现代化,因为历史已经证明,此路不通。如果象马克思要求的那样,跳出资本主义时代的局限,将中西比较扩大到其他历史时期,就可以看出,中国实现现代化唯一出路是社会主义。中国在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并非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只是由于最先建立和完善了封建社会,才取得了最先进的地位。西欧各国在封建制度下,始终未能赶上和超过中国,只是由于它们首先建立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社会,才赶上和超过了中国。可见,一个国家要赶超先进,首先要在社会制度上赶超,然后才能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里赶超。如果中国跟在人家后面搞资本主义现代化,要在较短时期内建立起西方用了几百年发展起来的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可能的,赶超先进必然成为一句空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实现现代化的第一步。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把经济搞上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步。
    4.要处理好比较史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有中国特色的比较史学, 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实际需要出发,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进行比较研究的史学体系。它要求既立足于本民族的历史,又要跳出民族的局限,放眼世界。因此,它本身既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又具有鲜明的世界性。其实,所谓世界性,是世界各民族的民族性的综合反映,没有各民族的民族性,也无所谓世界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中国特色的比较史学,越是具有民族性,也就越具有世界性。
    5.要处理好微观研究和宏观比较的关系。比较史学本质上是一种宏观史学。 在我国传统史学中,宏观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故在对待复杂的历史现象时,往往就事论事,很难跳出时代、地区和民族的局限。因此,中国历史上很多问题,例如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封建土地制度的问题,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问题,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问题等等,虽经长期讨论仍然众说纷纭。通过比较研究,许多争论的问题可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当前强调宏观的比较研究是很必要的。但是,宏观研究必须以微观研究为基础,没有深入的微观研究,便不可能有科学的宏观比较。
    正确处理如上几种关系,中国比较史学的特色将随着中国比较史学的发展而健康发展。
    注释:
    ①参看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②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长沙生活书店,1938年版,第304页。
    ③(11)邓拓:《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39页,第61页。
    ④指邓拓《论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问题》和《再论中国封建制的"停滞"问题》,见《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
    ⑤⑥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87-588页,第588页。
    ⑦《光明日报》1981年3月24日。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90页。
    ⑨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单行本第41页。
    ⑩《列宁全集》第17卷,第57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13页。
    (13)(1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85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