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以前中国史官建置与沿革述略(2)
夏、商时,中国进入了阶级社会,形成了国家,除传说资料中提到商设有史官外,在甲骨文中也得到了证实,但史官的地位、身份、职务,已不同于原始社会掌管记事人的身份了。夏商的史官是国家管理机构中的官员,是协助王起草政治文件、记录国家大事。《周礼·春官》载:"史掌官书以赞治。"夏商史官是掌管"图法"、"官书",辅佐王治理国家的,凌驾于人民之上的,进行统治的官。见于甲骨文中的商朝史官有"史"、"卿史"、"御史"、"作册"、"尹"、"卜贞"等,《尚书·多土》篇提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说文》云:"典,从册在几上,尊阁之也。""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像其扎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册就是管理国家的文书,即"官书",《尚书·盘庚》篇亦云:"王若曰:'矧予制乃短长之命。'""短长",指官书简册。《国语·楚语》亦云"武丁作书",都是指"官书"。因此商的史官职务,就是起草文书,掌作册,和沟通天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占卜,做好王管治国家的参谋和推行官员。这是与当时的神权政治相关连的。因为王认为自己"我生不有命在天"②"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③,相信自己的权力是由天所赐,可与天地共长久,无需注意历史的兴衰,更无需总结历史成败的教训,一切由天安排,自己的任务就是代天进行统治。因此商的史官职务,从所记甲骨文的内容来看,都是记述占卜和验证之辞,它关系到商王政治、经济、军事、祭祀等活动,因此也是商王活动的直接档案。从《尚书·盘庚》篇看,更是为迁殷而下的诰命。 西周灭商建国,确立了分封制,国家机器进一步健全,设官分职也进一步加细。《周礼·春官》载:史官分有:太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掌法以逆官府之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又"掌叙事之法,受纳访,以诏王听治。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凡四方之事书,内史读之",又"掌书王命,遂贰之"。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掌达书名于四方。若以书使于四方,则书其令"。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掌赞书"。这五种史职,都是掌管政府文秘工作,推行政令,辅王治国的政府高级文官。在周的铭文中亦列有史官的名称,虽然名目不一,但其称为同一性质故可统称为史官,因"周因于殷礼",其史职亦沿袭殷商。 但西周建国后,周统治者看到"殷革夏命",也亲身经历了周又代商的历史,从兴衰成败中,使统治者对殷商以来的"天命观"发生了怀疑,提出了"天命靡常"的看法,历史也证实了"商之子孙,侯服于周"④。周初的大分封中,把"殷民七族"封给伯禽,"殷民六族"封给康叔,"怀姓九宗"封给虞叔,夏、商的后裔,成为西周贵族统治者的种族奴隶。面对这一无情的历史现实,西周统治者认识到,要使自己的政权能长治久安下去,只能"事鬼敬神而远之",靠天是不能掌握命运的,要从历史的兴衰中吸取经验教训,巩固政权,故《尚书·召诰》中提出:"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有鉴于有殷。"《诗·大雅·文王》中也说:"宜鉴于殷,骏命不易。"打破了"天命"、"神权"的羁绊,形成了历史鉴戒观,开始正视历史的发展,注意对历史的记述和研究。从西周的铭文看,周以历史鉴戒观为指导思想发展为以记述历史,形成总结兴衰成败的"史籍",为"鉴治"服务。即进入西周后,史官的职务已由书记官向历史官上发展,这是殷周之际史职的一大转变,总结历史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处于"礼坏乐崩"阶段,周初以来礼制典籍的"官书",束缚了诸侯势力的发展,固此各诸侯因其"害己,尽去其籍"。各诸侯国都设置了史官,见于先秦文献记载的,鲁有太史、外史,郑有太史,齐有太史、史,卫有太史、史,晋有太史,楚有左史、史,邾、宋有史,秦国文公十三年"初有史以记事"⑤,有内史、御史等。这一时期的史官,为了配合诸侯在争霸中需要"知兴废而戒惧焉"、"多求善败以鉴戒也"⑥,史官的史职加强了:(一)重视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国语·楚语》载,楚庄王要太子学习的文献,就是由史官整理出的《春秋》,以天时记人事。《世》,记先王世系。《诗》、《礼》、《乐》。《令》,先世官法时令。《语》,治国之语。《故志》,记前世兴衰成败事。《训典》,前世的政典训诰等。(二)史官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如鲁太史克述史论事,叙述了高阳氏到尧、舜时期的有关史事⑦,周太伯论述了自高辛氏至虞、夏、商、周的历史,并总结了历史兴衰的原因和教训,进而指出"王室将卑,戎狄必昌"的缘故,还谈到周初的方国、政治、经济等,通晓历史,鉴古知今。(三)史官职责要记述国史大事记。春秋时期,"国之大事"是"祀与戎",即祭祀、盟会、聘问和战争。各诸侯国的史官,随侍诸侯的左右,参加祭祀、盟会、聘问和随军参战,对于发生的这些大事,"史不失书",按年、时、月、日的排列编成"大事记",即所谓的"国史"。如《孟子·离娄》提到晋有《乘》、楚有《梼杌》、鲁有《春秋》,《墨子·非命》提到有"百国《春秋》"。《墨子·明鬼》中还提到有《周春秋》、《齐春秋》、《燕春秋》⑧,《宋春秋》,其它史名见于文献记载的还有《周志》、《郑志》、《军志》,《燕记》、《秦记》、《史记》,《周谱》、《春秋历谱牒》、《周书》、《郑书》、《楚书》,《周史》,《周政》等等。从上古以来各代史籍的性质特点分类来看,也反映了史官职务的变化和发展。如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主要是"训典",楚左史倚相被视为良史,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三皇五帝之书。《国语·楚语》载"左史倚相,能通训典",亦即《尚书》中的《尧典》、《皋陶谟》等。夏、商时,主要是诰命,亦即《尚书》中的《甘誓》、《盘庚》等。西周以来至春秋,周初的典籍仍有典、诰、训、誓、命,但开始转入国史的撰述,尤其春秋时,各诸侯国均有国史。《文心雕龙·史传》总结说:"唐虞流于典谟,夏商被于诰誓,自周命维新,姬公定法,紬三正以班历,贯四时以联事,诸侯建邦,各有国史。""史籍"性质的不同,反映了史职变化的过程。从全过程来看,应是由刻划符号记事--"掌官书赞治"--"各有国史",而史则由记事之职转为政府文官,最后发展为历史官。(四)史官职务世袭。《左传·昭公十五年》提到籍谈先世时说:"昔而高祖孙伯,司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史记·太史公自序》也提到"司马氏世典周史",可见史职是世袭,到汉时司马谈逝后,其太史令一职仍由其子司马迁继任。(五)史官掌管文献典籍和国史。老聃曾为周守藏室之史。孔子修《春秋》搜集史料,也曾"观书于周室"。《左传·昭公二年》载晋韩宣子聘鲁,曾"观书于太史氏",看到了易象和《鲁春秋》,当时各国均设有"守藏室"、"故府"、"盟府"等机构。《左传·僖公五年》载"藏于盟府"及"视诸故府"等处,都是典章制度、盟书、国史等保管处,而且对这些文献的保管非常重视。《左传·哀公三年》载,鲁宫曾发生一次火灾,"救火者皆曰:'顾府'。南宫敬叔至,命人出御书,俟于宫,曰:'庀女而不在,死'。子服景伯至,命宰人出礼书,以待命,命不恭,有常刑"。季桓子又命藏象魏(法令典章),曰:'旧章不可亡也。'"由此可见,历史文献典籍为诸侯们所贵重,而史官亦专司掌管之职。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