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隋唐以前中国史官建置与沿革述略(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 柳维本 参加讨论

战国时期,因循春秋旧制,各国均有史官,秦有御史、太史令,赵有御史、史,韩有御史,魏有史,田齐有太史、侍史,其职亦记事,修国史。如秦赵渑池之会,秦御史书:"令赵王鼓瑟",赵御史书:"秦王为赵王击缻"。从现存经刘向整理的《战国策》看,就是集各国史料《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脩书》等而成。从考古资料看,《晋书·束晢传》载:太康二年(281)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其中有《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三家分晋,继之述魏事至安厘王二十年(前299),当是魏国史。1965年于山西曲沃侯马出土的以玉圭朱写的盟书,即是藏于"盟府"的有关春秋战国之际晋的政治斗争史料。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其中有《战国纵横家书》可与《战国策》互为充实战国史料。1975-1976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秦简1155枚,其中有《编年纪》,记事起于秦明王元年(前306),终于秦始皇三十年(前312)为秦国史。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统治阶级政治斗争的需要,以及史官职务的加强,历史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因此做为史学著作的历史书,先后有《春秋》、《左传》问世,推动了中国史学的形成。
    秦汉时期,秦始皇扫灭六国,建立了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新形势下,为适应中央集权制的需要,对史学有了新的要求。始皇三十四年,李斯提出:"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定一尊",为巩固中央集权,在史学中要求"请史官非《秦记》皆焚之"。⑩消除割据时代各自为史的情况,第一次向史官提出要为中央集权服务的史学宗旨。但如何创立新史学体系,秦王朝没有来得及实现,就二世而亡了。
    汉承秦制,为巩固西汉政权,刘邦要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11),总结历史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通古今之变的要求,其目的即要求史学为封建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服务。惠帝四年(前191 )废除"挟书律"。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几十年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12),为系统地研究历史,奠定了物质基础,并设置史官"太史令",在掌天官事同时从事历史的研究和著述,另"命司马谈为之,以掌其职。时天下计书,皆先上太史,副上丞相,遗文古事,靡不毕臻。谈乃据《左氏》、《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13),明确了著史的准则要"成一家之言"。但司马谈至死没有完成这一历史重任,故嘱其子司马迁说:"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从其遗嘱中可看出:(一)嘱司马迁要研究论述历史,确立历史哲学观点,进行著述。(二)在中央集权制下,确立以帝王将相为核心的史学。迁继谈为太史令,并继父遗志,明确修史宗旨,论述皇上"圣德"及"功臣世家大夫之业",确立以帝王将相为核心的封建专制主义史学体系。在史学著作中,如何突出帝王将相的历史地位,先秦的史书体裁均不适用,司马迁在前辈史官所创各种体裁的成果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例,在"本纪"和"列传"中可为帝王将相树碑立传,并且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兼叙典章制度、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历法以及少数民族及邻国、地理等专史,以适应中央集权对全国统治的需要。纪传体并成为撰修国史的体裁。太史令司马迁,为封建专制主义史学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以帝王将相为核心的史学确立后,就要求史官中的"起居注"官的设置,以解决史料问题。起居注的职务:"录记人君言行动止之事","汉武帝有《禁中起居注》,后汉明德马后撰《明帝起居注》,然则汉时起居,似在宫中,为女史之职"(14)。起居官,即如"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官职,其注记资料,为撰"本纪"述帝王有关军政大事所用。从《汉书》的《律历志》、《五行志》所引"著记"来看,西汉各代帝王均有注记,看来起居注记已形成制度。故荀悦《申鉴·时事》载:"先帝故事,有起居注,动静之节必书焉。"
    新莽政权,为了复古制,设有"柱下五史","听政事,侍旁记疏言行"(15),相当于起居之史。
    东汉时,各代皇帝均有起居注,但史官职务已非太史所属。《后汉书·百官志》载太史令"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虽名为太史,而其职专天官事。张衡在安帝时,曾为太史令,却又热衷于史学,但史职另有所设,所以在永初中为侍中时,曾上疏皇帝,要求"专事东观,收捡遗文,毕力补缀"(16),要求进入"东观",致力于历史研究和著述。
    "东观"是东汉的修史机构。初,明帝时著述机构为"兰台",是汉宫内藏书之所,亦是修史之处,班国曾被"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适为郎,典校秘书。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之。帝乃复始终成前所著书"(17)兰台令史、郎是掌管图书、进行著述的史官,故《汉书·叙传》谈:"明帝永平中为郎,典校秘书,专笃志于博学,以著述为业。"可见东汉初虽有修史机构,但无定制,史官亦无定名,通称为著作。其它官员亦可兼史务。章帝以后,移到南宫东观殿藏书,并为修史之所,故张衡说"专事东观"。
    东汉史官制度虽未健全,但却官修了第一部当代国史《东观汉记》,参加著述者有任史职的班国,始于明帝永平五年(62),其后各代续修者,均为他官兼职。有任谒者仆射、谏议大夫、侍中、大中大夫、大军营司马、议郎、光禄大夫等职官参予"著作东观"。历明帝、安帝、桓帝、灵帝至魏文帝黄初六年(225),计163年,经20位史家先后撰述而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