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是硅谷炼狱的一年,高科技泡沫破灭的连锁反应像一场熊熊大火烧向硅谷,成千上万的高科技公司和其提供的工作机会在这场大火的洗礼中化为灰烬。根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2001年大约70万“硅谷人”受公司破产的牵连丢了饭碗。 然而,硅谷始终是硅谷,“硅谷人”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和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正悄悄地在这片动力王国掀起一轮新变革:最棒的工程师、职业经理、销售代表们重新组合,有的人急于成立新公司,准备东山再起;有的人四处游说基金和公司支持自己的创业大计;有的人穿梭机般迅速地跳槽到新公司,开始下一轮冲刺。 更令人欣喜的是,“硅谷人”不再将自己在局限硅谷的小天地,他们正带着硅谷独有的创新思维和职业道德向美国各地扩张,一场“高科技大离散”渐渐在美国展开。“硅谷曾经是聚集人才的磁石,现在,已经凭硅谷经验增值的人才又开始向外拓展机会。部分投资基金可能会因此亏本,但这些出走的人才将给整个经济带来不可设想的作用。”约翰·查宁格,一家猎头公司的总裁预见说。 “硅谷人”永不言败搭上20世纪90年代末电讯技术快车的metricom可谓风光一时:公司市值半年内飞涨到13亿,公司在美国14个城市建成无线数据网络,巅峰时期聘用雇员776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雅虎创始人杨致远都曾加入其早期管理层。然而,2001年7月,metricom随着高科技泡沫的破灭而破产,300余名职员的工资和所有医疗保险全部泡汤。 如果说metricom的下场代表了硅谷大部分高科技公司的命运,那么在这场劫难中落得一无所有的metricom职员,他们那从容的态度则生动诠释了“硅谷人”永不言败的精神。50岁的前metricom职员珍尼特·泰荷瑞去年8月失业以来,至今还在找工作,但她说:“这点(失业)事情不能把我吓倒,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这是很自然的。每一次挫折都会使人们成长。”纵使一无所有,仍然存在于“硅谷人”心中的是对科技、对自己能力和对未来的信念,深藏“硅谷人”体内的创新种子将要再次塑造硅谷。 重组 为下一轮冲刺扎希尔·阿拉姆与迈克尔·瑞特曾经共同在metricom坚守最后一刻,公司破产的6个月后,他们不约而同地转投“移动网络系统”公司,再次成为并肩作战的同伴。只是,阿拉姆和迈克尔这次另投明主有着各自的原因:前者是想“借壳”实现自己的商业计划,后者自创公司失败,在家人的催促下驶入“避风港”。 去年8月,阿拉姆丢掉metricom饭碗的时候,家里人一点都不为他担心:39岁的印度移民阿拉姆风度翩翩,理解能力惊人,工作经历丰富,朋友圈子广,不愁没有公司请。但家人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阿拉姆担任副总裁的metricom会沦落破产。对此,阿拉姆总结原因为“销售推广不力”,他自己原来是一名软件工程师,被提升为副总裁后,也没有多管销售业务,后来出了问题,阿拉姆后悔莫及。阿拉姆在“移动网络系统”的目标是,避免犯同一个错误,全面领导雇员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我们(metricom)开发了成功的技术产品,但作为技术人员,我们也应该关注销售业务,毕竟,公司不能单靠产品就立足。”阿拉姆说。 metricom的教训是沉重的。2000年1月,metricom的股价飙升到最高位109美元,阿拉姆手头的股票价值50万美元。但阿拉姆相信自己开发的产品会令公司股票业绩继续上扬,准备在150美元的价位放盘。就是这一念之差,阿拉姆在metricom3年零8个月的努力化为乌有。 失败乃成功之母,阿拉姆始终相信自己的专业眼光。开发应用行业标准,为地区网络服务的低成本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将比metricom自行开发的国内标准设备更有商业前途,而这正是阿拉姆希望在“移动网络系统”实现的目标。阿拉姆不是没有想过自己开公司,但现在是低潮时期,技术人员多,投资基金短缺,所谓“僧多粥少”,找人投资并不容易。于是,一份简历将他送进了“移动网络系统”,一家总部在圣何塞的新兴小企业。 现在,阿拉姆担任新公司副总裁,分管产品开发,但这次他已经做好全面协调公司各个部门的准备:物色出众的工程师、描绘详细的产品开发蓝图,当然还要推销自己的产品,取悦客户与合作伙伴……“我将要在自己从未涉及的领域大展拳脚。”阿拉姆说。 相比之下,瑞特在metricom的遭遇好像比阿拉姆幸运那么一点,起码他还从价值500万的股票里捞回了100万。瑞特是metricom的老员工了,1994年就加入,一直做到了技术总管的职务,和阿拉姆一样,他相信自己的产品可以继续升值。 去年8月metricom破产后,瑞特和几个伙伴捣弄了5个月,试图设计出一种运算法则,使之应用在任何两台电脑、手机和手提设备之间,实现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他们开发了3个传输模式,撰写了长达50页的商业计划,以新公司adstrata 的名义分别发给20家风险投资公司。 为了省钱,瑞特还搁置了房屋修葺计划,请求家人和他一起打一场持久战。瑞特在圣何塞租下了一处办公室,那曾是一家破产小企业的地盘,租金只要7.5美元/平方米,而且那家公司的破产突如其来,他们还没来得及把办公用具搬走。瑞特说:“我要参与实现一个伟大的设想,就像做砌砖工人或大教堂的设计师,那感觉是很不一样的。” 但家庭的责任还是让瑞特最后选择了安稳,今年1月,他随阿拉姆之后加入了“移动网络系统”,还是担任技术主管。在瑞特刚加入的头几天,两个老朋友就公司前景和产品开发互相讨论,互相说笑。“我觉得,你的adstrata 计划就是行不通。”阿拉姆揶揄道。“那是你还不知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产品。告诉你,adstrata是移动系统的补充,很有市场,走着瞧。”瑞特毫不示弱地反驳。 等待 为不熄的信念去年年初,希阿马克·米尔尼兹米头一次听到公司裁员的消息,当时他的心都沉了下去。虽然自己不在首次22%的裁员名单之列,但看着朝夕相处的同事打包袱走人,米尔尼兹米感觉比自己受解雇还要难受。那也难怪,米尔尼兹米从1997年就加入了metricom,“我成人生涯中的1/3时间是和工作伙伴度过的。”他说,“我多么希望能维系这个大家庭。” 去年8月,留守到最后的米尔尼兹米也被迫离开了metricom。但他没有放弃维系metricom大家庭的愿望:米尔尼兹米在著名门户网站“雅虎”开设了私人聊天室,邀请所有metricom老雇员加入。至今,聊天室已经吸引了200多名常客,米尔尼兹米理所当然是“斑竹”。大家在米尔尼兹米搭建的交流平台发泄对metricom的不满,更多的是互相安慰;他们在网上讨论建立无线网络的具体细节;他们互相说笑,讨论聚会计划,当然,大家还会推荐找工作的捷径: --嘿,我现在已经在一家altamar网络的光缆系统公司站稳了脚,有谁感兴趣的话,查查公司网站的招聘广告,将你们的简历发给我吧! --如果有谁想到“数码岛”碰碰运气的话,跟我说一声。我有4个死党在那,其中两个还是我的姐夫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