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拉伯文化的高度评价 阿拉伯文化实为世界古今文化之系环,凡被回人所胜之国,回人即以其所知者传其国中,今日欧西文化之兴,未始非藉其大力所挽回,不然当时欧洲人心为宗教所拘,恐将沦为化外矣。今日回人之刀,久已锈腐,而其文明种子输入人脑者,未尽灭也。 中古欧西海滨各国,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及英国其舰海之舰及航海家所用之词语,皆取法阿拉伯,时至今日,尚有沿用而未改者。此外,天文名目,多仿效阿拉伯,尤其是阿拉伯数码效印度,其罗盘则效中国之指南针。此二事既精,为日后航海之发达提供了重要条件,后世葡萄牙人达·伽马新航路之开辟,应赖阿拉伯人之有关发明。 宣统二年(1910年)湖南公务所刊有王先谦编辑的《五洲地理志略》(系根据欧洲和日本学者有关书籍编成)。该书的卷十(亚洲十三)即专述阿拉伯国,并附有地图。全文约两万多字,其中记述阿拉伯历史部分6000余字。 除了上列记述,在清末有的中国学者对古代阿拉伯史地做过考证。丁谦在从事历代史书地理考证时所写的《元秘史地理考证》《元经世大典地图考证》《元刘郁西域传地理考证》(诸考证辑入1902年出版的《蓬莱轩舆地丛书》)就包括有对古代阿拉伯史地的考证。洪钧写的《旧唐书大食传考证》等也有大食历史的考证。丁、洪两氏有关著作,已不是一般的记述,因此本文不详加评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