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契丹社会的等级婚姻(2)
三、契丹的门第等级婚姻 辽代契丹等级婚姻的最突出表现,应属辽朝统治集团内部的门第婚姻,这是契丹统治者人为地推行阶级内婚的结果。 终辽一代,最为显赫的家族有三支,一曰皇族,二曰后族,三曰韩氏家族,这三者之间的联姻,是辽代契丹社会最高层次的门第等级婚姻。 皇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皇族即所谓的“三耶律”,即大贺、遥辇、世里三氏,包括了辽代的耶律姓契丹。狭义上的皇族指的是阿保机家族,这个家族又分四个系统,即横帐、孟父房、仲父房和季父房。其中,称为横帐的阿保机直系后裔地位最尊,辽设大横帐常司,专门管理横帐皇族事务,又设孟父、仲父、季父族帐常衮词,掌三房族帐事务。 后族初为二帐,即审密氏的乙室已和拔里家族。至阿保机,娶回鹘述律氏,并于建国后立为皇后。述律氏家族在遥辇晚期已经是契丹社会中迅速崛起的一个强大家族,述律后本人及其家族在辽朝的创建和巩固过程中,曾经起到过一系列重大作用。述律后本人在辽太祖统一诸部、取代遥辇、西并奚族、东灭渤海、平灭诸弟之乱、扶立太宗德光等一系列重大军国事务中,一直起着参预决策的作用。述律后诸昆弟如萧欲稳、萧敌鲁、萧室鲁、萧阿古只等,都属辽初重要军政人物,并为开国功臣。辽太祖四年,述律后兄萧敌鲁拜为北府宰相,从此,这个家族取得了世预北府宰相之选的特权。契丹建国之初,述律家族功业卓著,地位显赫,仅次于阿保机家族,因与乙室已、拔里家族并列,且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太宗曾感慨曰:“太后族大如古柏根,不可移也。”[12]乙室已、拔里、述律三族就是所谓的契丹后族,太宗朝以后,并为萧姓,辽朝设立大国舅司,以管理后族事务。 “王族唯与后族通婚”,这是辽朝的基本国策。这种政策的推行,实质上是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制造和发展高门豪族内婚,圣宗朝“横帐三房不得与卑小帐族为婚”法令的颁行,更是对这种等级婚姻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辽初,横帐皇族与后族的通婚,主要是与述律氏家族的联姻。述律平为太祖应天皇后,后兄萧敌鲁之女为太宗靖安皇后,后弟阿古只之女为世宗怀节皇后,而辽太祖之女质古又下嫁述律后之弟萧敌鲁为妻。这种情况,已经超出了普通意义上的阶级内婚,表明契丹社会打从建国之初,便形成了豪门高第的等级内婚。 大体上说,辽太祖以后的横帐皇族,可以分为两系,其一为让国皇帝耶律倍系统,其二为太宗耶律德光系统。太宗娶妻述律家族,所谓“国舅别部”。[13]太祖死后,由于述律后的支持,德光取代其兄皇太子耶律倍而立为太宗。太宗死后,耶律倍子兀欲即军中以武力为后盾强立为帝,是为世宗,因与述律后及其季叔皇太弟大元帅李胡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皇位争夺冲突,结果李胡兵败,太后被废,同被囚禁于祖州,从此,述律氏家族一度失势而归于沉寂。 景宗立后,纳出身于审密氏拔里家族的萧绰为后,[14]是为承天后。承天后是继应天后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契丹女性,一生建树卓越,功业显著。承天后父思温,尚太宗长女燕国大长公主吕不古,[15]思温过继子萧继远尚承天后女儿秦晋大长公主。萧继远本作萧继先,其子绍宗封魏王,尚泰国公主,有女二人,长适皇太弟耶律隆庆,册为秦国妃,次适齐国王耶律隆裕,册为齐国妃,[16]承天后从弟隗因之女,为圣宗齐天后。[17]审密氏拔里家族在辽代中叶发展成为又一个极其显赫的家族。 承天后死后,契丹后族势力的消长又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初,圣宗齐天后无子,“宫人耨斤生兴宗,后养为子”,[18]视若己出。耨斤为应天后之弟阿古只五世孙女,为述律氏。圣宗死后,耨斤以元妃身份发动政变,废齐天后,自立为皇太后摄军国政,《辽史·兴宗纪》说:“皇太后听政,常不亲庶务”,在圣宗和兴宗两朝递嬗之间,“钦哀皇后始得志,昆弟专权”。[19]“南北面藩汉公事率其兄弟掌握之。凡所呈秦,弟兄聚议,各个弄权,朝臣朋党,每事必知”。[20]一度失势的述律氏家族再次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钦哀专权后,首先要做的即是废除拔里氏出身的兴宗皇后萧氏,以弟孝穆之女挞里为妃代替之,次年,挞里生子洪基,即后来的辽道宗,挞里因立后,述律家族从此再度取得后位。后,钦哀后之弟萧孝忠之女萧观音为道宗皇后,其侄孙萧德温之二女并为道宗皇妃。[21]而述律家族中的萧孝先、萧孝忠、萧排押、萧恒德、萧阿剌、萧顺、萧德良、萧德让等八人并尚辽朝公主,[22]萧孝穆、萧阿剌并赠大丞相,所谓“一门生于三后,四世出于十五”,“宠灵即坡,贵盛斯极”,述律氏家族成员“或遥持节钺之权,或内守图籍之务”,[23]盘根错节,控制了辽朝政权。 在皇族横帐和后族述律氏、拔里氏之外,辽代社会还出现过一个特殊的高第豪门,这就是契丹化了的汉官韩德让家族。 韩氏家族的始祖是韩知古,《辽史》本传说他是“蓟州玉田人,善谋有识量。太祖平蓟时,……为淳钦皇后欲稳所得。后来嫔,知古从焉”。其身份为应天后的从嫁仆奴。“神册初,授彰武军节度使。久之,信任益笃,总知汉儿司事,兼主诸国礼仪”。后以功拜左仆射,迁中书令,为辽太宗佐命功臣之一。据陈述先生作《韩氏(玉田)世系表》,知韩知古有三子,长曰匡嗣、次曰匡美、季曰匡胤。匡嗣通医药,“直长乐宫(应天)太后视之犹子”。[24]后累迁西南面招讨使、晋昌军节度使,加尚父,晋位秦王。[25]匡美累迁燕京统军使、天雄军节度管内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政事令,晋封邺王,娶妻兰陵夫人萧氏。[26]匡胤为镇安边节度使,赠太傅。[27]由于韩氏父子两代都在初辽政权中担任要职,掌握军政实权,加之与阿保机家族的特殊关系,因此从韩匡美开始,这个家族就已经取得了与后族萧氏通婚的不同寻常的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