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閤内都督与直閤等职 北魏末年,面对权臣高欢力量的不断壮大,孝武帝元修为了自身的权益,在其亲信斛斯椿建议下,对禁卫武官制度进行了改革。《魏书》卷80《斛斯椿传》载:“劝出帝(即孝武帝元修)置閤内都督、部曲,又增武直人数,自直閤以下别数百,皆选天下轻剽者以充之。”这一变革是糅合北魏后期直閤之制和六镇变乱之后军阀帐内侍卫之制的产物。孝文帝改革时引入了南朝的直閤将军与直卫之制,取代了北魏前期极具民族特色的内侍郎卫之制。(注:参见张金龙:《北魏后期的直閤将军与直卫诸职》,《文史哲》1999年第1 期。)六镇之乱后,北魏讨叛将领之幕府以及其后各路军阀的幕府,在北魏将军幕府体制基础上结合胡族酋长侍从制度,建立起以保卫府主为职事的帐内亲信、都督制度。斛斯椿的建议便是对这两种现实制度的变通,从而建立起一套更适应战时形势的禁卫体制。它对东魏北齐禁卫武官制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东魏北齐制度在继承北魏后期制度的同时,实际上也将孝武帝元修为了对抗高欢而在禁卫武官制度上的这一变革继承下来。虽然高欢与孝武帝为敌,但其加强权力的动机和目的却无异,故其政治上的对立并不影响制度的传承。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如汉承秦制、唐承隋制等,毋庸赘述。孝武帝西迁以后,自然也将其所创立的这种禁卫武官制度带到关西西魏政权。 魏孝武帝西迁之际,宇文贵、杨宽、窦炽、于谨诸人为閤内大都督统率其禁旅。宇文贵“入为武卫将军、閤内大都督。从魏孝武西迁”。杨宽“又除黄门侍郎、兼武卫将军。孝武与齐神武有隙,遂招募骑勇,广增宿卫,以宽为閤内大都督,专总禁旅。从孝武入关。”“时帝与齐神武构隙,以(窦)炽有威望,堪处爪牙之任,拜閤内大都督。”“会有敕追于谨为閤内大都督,谨因进都关中之策,魏帝纳之。”(注:《周书》卷19《宇文贵传》、卷22《杨宽传》、卷30《窦炽传》、卷15《于谨传》。)从宇文贵、杨宽以武卫将军与閤内大都督迭任来看,二者职能接近,负责孝武帝贴身侍卫为其基本职能。西迁前夕,还有閤内都督,地位在閤内大都督之下,如宇文虬为员外直閤将军、閤内都督。閤内大都督与閤内都督之关系类似于北魏后期武卫将军与直閤将军之关系。閤内都督是在战时环境即孝武帝将实施西迁举措前夕,为了加强自身禁卫而采取的临时制度,当完成西迁定都长安以后,这种制度便发生了变化,由其衍生出宇文泰霸府之帐内都督制度。帐内都督或大都督在宇文泰出征在外时统率其亲信保护其安全。《周书》卷40《宇文神举传》载:父显和,“迁朱衣直閤、閤内大都督……从(孝武)帝入关”。随即被宇文泰“引为帐内大都督”。孝武帝之閤内与宇文泰之帐内性质相似。 与此同时,西魏继承了北魏后期的直閤将军等“直卫”诸职,成为西魏君主禁卫制度的重要方面。《周书》卷29《高琳传》:“魏孝武西迁,从入关。”“大统初……转龙骧将军。顷之,授直閤将军。”王庆远“弱冠以功臣子拜直閤将军”,时在大统七年前。叱罗协于大统“九年,除直閤将军”。(注:《周书》卷18《王羆传》、卷11《叱罗协传》。)又有作为加官的朱衣直閤,但很少见。《周书》卷27《宇文深传》载:“太祖以深有谋略,欲引致左右,图议政事。大统元年,乃启为丞相府主簿,加朱衣直閤。”直閤将军也是从北魏末年制度传承而来。如西迁前夕及西迁之际,若干惠、冯迁为直閤将军。(注:参见《周书》卷17《若干惠传》、卷11《冯迁传》。) 直寝、直后等职也见于西迁之际及大统年间。于谨、侯莫陈崇、若干惠、常善等人于魏末均曾任直寝之职,若干、常二人又迁为直閤或武卫将军。《周书》卷19《达奚武传》载:“魏孝武入授直寝,转大丞相府中兵参军。”《豆卢宁传》载:“弟永恩,大统八年,除直寝、右亲信都督,寻转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同书卷44《阳雄传》:“累迁都督、直后、明威将军、积射将军。从于谨攻盘豆栅,复从李远经沙苑阵,并力战有功。”据《于谨传》,谨攻盘豆栅在大统六年。 此外,在大统年间还可见到:领左右,见《周书》卷20《王懋传》、卷25《李远传》;殿中将军,见《周书》卷53《王庆传》;积射将军,见《周书》卷44《阳雄传》;羽林监,见《周书》卷43《陈忻传》,卷11《冯迁传》,卷27《蔡祐传》,卷29《王杰传》,卷16《侯莫陈凯传》,卷32《陆逞传》;步兵校尉,见《周书》卷29《宇文盛传》、《尉迟纲传》。这些官职均见于太和后《职员令》且实际存在于北魏后期。西魏事例虽少,但它们在禁卫武官制度中的实际存在则是确定无疑的。 在有关史料中,笔者没有看到护军将军活动的记载,看来西魏时期和东魏一样,继承北魏末年制度不设护军将军。北魏后期护军将军所辖主要为四中郎将,这与洛阳处于四面之中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关。东魏迁邺后,邺城位于华北平原,亦属四战之地,故设四中郎将,但由领军将军统之。(注:参见张金龙:《北朝中央护军制度考索》,《史学月刊》1999年第4期。)相比之下,西魏立都长安,关中天险, 地理位置与洛阳、邺城迥异,其威胁主要来自东方,而不在都城周围,故无四中郎将之设。护军之废弃不置,或与此不无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