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学者对美国史学的发展,“新左派”史学和其他专题史学都有评述。其中有罗荣渠的《当前美国历史学的状况和动向》(《世界历史》1982年第5期),余志森、王晴佳的《略论美国当代史学研究的演变》(《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年第1、2期),张广智的《美国“新史学”述评》(《世界历史》1984年第2期),李世洞、武剑榕的《美国历史重大问题史学观点评介》(《美国历史研究资料》1989年第1期),杨生茂的《试论威·阿·威廉斯的美国外交史学》(《美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版),黄绍湘的《评美国“新左派”史学》(《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2期),张友伦的《初论美国工人运动史学》(《世界历史》1984年第2期),张友伦、倪亭的《试论美国西进运动史学》(《世界历史》1985年第6、7期),冯承柏的《关于美西战争起源的美国史学》(《南开学报》1981年第1期)等。 美国史研究取得进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争鸣的气氛已初步形成,学术空气日趋活跃。学者们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都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争论的问题很多,包括美国历史的开端、孤立主义、对汉密尔顿和林肯的评价、《门罗宣言》、工业革命的起迄时间、美国对待中国领土的态度、传教士的作用、华工问题等。其中争论最集中的问题有两个:一是“门户开放”政策,二是罗斯福“新政”。 汪熙在《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1979年第3期)中对“门户开放”提出了新见解,认为它一方面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要求贸易机会均等;但另一方面又尊重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客观上对列强侵略中国有所抑制缓和。丁名楠和张振鹍不同意这种看法,指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保持和扩大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并进一步剥削中国人民,是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政策[①k]。罗荣渠则认为,尽管这个政策是根据美国利益提出的,只反对列强排斥美国的在华利益,但在中国的国际政治中还是起过某种微妙作用的[②k]。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是不全面的,曾称之为“彻头彻尾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东西”。80年代初,邓蜀生、黄安年、戴志先等率先提出重新评价“新政”的问题[③k]。刘绪贻的《应当重视罗斯福新政对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力的作用》(《美国史论文选,1949-1979年》,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一文对“新政”做出了全面的评价,认为如果只看到“新政”维护美国垄断资本利益的一面,而无视扭转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崩溃,恢复美国社会信心的一面,那就无法解释“新政”开始后美国国家得以恢复,民主制度得以保存的事实。所以应当把它看成是“美国垄断资本主义部分改进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突出事例”。刘绪贻在随后的几篇文章中进一步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一个新阶段,“新政”符合凯恩斯主义,为以后的美国社会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它不限于罗斯福任内,一直延续到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甚至更晚[①l]。 黄绍湘也曾就此问题连续发表文章表明了自己的看法[②l]。她不同意刘绪贻的观点,认为新政的指导思想是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同凯恩斯主义接近,但并不等同。新政只是一种解决严重经济危机的应急措施,于1943年底即告结束,并不“符合凯恩斯主义的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不可能“使30年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新规律”。邓蜀生认为,“新政”不是凯恩斯学说的实验,但它加强了“新政”派本来就有的某些想法。1943年底,应罗斯福的要求,美国报刊不再使用“新政”一词,新政实际上已经结束。胡国成认为,“新政”从1933年3月开始到1941年3月结束,为期8年,“新政”和以“新政”为开端的美国国家资本主义制度是两个概念。延续下去的是后者而非前者[③l]。 此外,围绕“新政”的作用问题也有不同意见。大家在原则上肯定了“新政”挽救严重经济危机,巩固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但对其作用的大小评价不一。一种意见认为,“新政”并未实现美国的经济复兴和劳动者充分就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列强的扩军备战才使美国摆脱了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④l]。“新政”的影响只限于40年代上半期[⑤l]。另一种意见认为,“新政”虽然只是改革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而不是摧毁它,但在三方面留下了深远影响:通过国家干预,解脱了大危机的威胁、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保护了民主制度;奠定了美国“福利国家”的基础;大幅度扩大了联邦和总统的权利[⑥l]。第三种意见对“新政”的积极作用肯定得较为充分,认为它缓解了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在某些方面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避免了国民经济的崩溃和法西斯上台,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和民主传统;在对外政策方面实现了美苏关系的改善,密切了与拉美国家的“睦邻关系”。从总体上说,“新政”是美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那种持“功过参半”的论点是欠妥的[⑦l]。 美国史研究深入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标志是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跨学科领域。民族问题和移民史是近年开辟的新领域之一。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美利坚人的民族性格,认为它具有勤劳、求实、革新、求变、追求独立、兼容各种文化的特点,但也有压迫黑人、印第安人的一面。对美利坚民族中的土著人--印第安人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印第安人来自何处?印第安人的遭遇、觉醒与斗争,印第安人在城市中的生活,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政策却少有论述[①m]。青年学者李剑鸣近年来连续发表了《两个世界文明汇合与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命运》(《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制度的形成与作用》(《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文化接触与美国印第安人社会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等论文多篇,并于1994年出版了《文化的边疆: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世界知识出版社)一书。他在注意印第安人种族特性、经济因素的基础上,侧重从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了印第安人和白人的关系。他的结论是:“文化征服虽然不见刀光血影,却同样是一场严酷的战争。”“印第安人在其中所受创痛之深巨,所受损失之惨重,完全可以和物质与肉体的灾难等量齐观。”他还认为,从体质上和文化上同化印第安人是不可能的,只有实现“平等的自治”,“印第安人的社会文化才能走上正常的变迁轨道”[②m]。 丁则民、高鉴国两位学者在对美国民族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主义进行论述的同时,揭示了“熔炉论”、“一致论”被文化多元论所取代的过程和原因[③m]。 80年代初期和中期,丁则民、李其荣开始探讨外来移民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和新移民所遭受的歧视和限制[④m]。随后,邓蜀生又对这一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美国犹太人同化进程初探》(《世界历史》1989年第2期)等文章,并于1990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关于美国移民史的专著《美国与移民》(重庆出版社)。1996年梁茂信的《美国移民政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问世。两位学者都借鉴和采用了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成果,把美国移民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城市史也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90年代初,围绕美国城市化道路、西部开发与城市化的关系、西部城市的起源与类型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其中王旭的专著《美国西海岸大城市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最具有代表性。该书系统地论述了从西部开发与西海岸城市兴起到西海岸四大都市区形成的全过程。由于作者使用了跨学科理论和方法,使该书的视野和研究范围更广阔,因而令人耳目一新。1996年8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东北师大美国研究所共同举办了中美城市比较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即将出版。 与城市史有某些联系的美国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也已经起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辑出版的《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文集(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为这项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文集收入了23篇论文、6篇论文提要,基本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出版社还于1996年出版了张少华的《美国早期现代化的两条道路之争》一书。 此外,军事史、宗教史、历史人物传记、教科书等方面也都出现了不少值得一提的成果[①n]。其中刘祚昌的《杰斐逊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尤为出色,不仅资料丰富,而且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显示了作者对杰斐逊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学术功底。 研究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也是一个过去被忽略但又待深入的领域。在这方面,青年学者杨玉圣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他曾与辛逸、胡玉坤共同编辑出版了文集《我说美利坚》(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并发表了《美国西进运动研究在中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年第11期)等文章。 当然,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尚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们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还需要提高,否则很容易在西方学者论著的海洋中迷失方向,分不清精华和糟粕。其次,需要进一步端正学风,杜绝互相吹捧、主观武断和随意抄袭的现象,提倡敢于争鸣,互相切磋,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此外,还应当采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跨学科研究,比较研究和计量方法,力求缩小同国际水平的差距。 注释: ①a其中有魏源著《海国图志》卷三八;梁廷枬著《合省图说》。 ①b其中有项衡方编《太平洋会议之参考资料》,《上海申报》1921年;罗家伦《华盛顿会议》,北京晨报社1922年。 ①c例如关天的文章《美国是否有诚意援华》(《太平洋》第1卷第12期,1937年12月1日)、沈静的《美国的援欧助华政策》(《世界月刊》第2卷第4期,1931年11月1日)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这种情绪。 ②c其中有〔美〕班兹著,白达译《社会科学史纲--史学》,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美〕内文斯、康玛哲同撰,刘尊祺译《美国史》,重庆外文出版社1945年版。稍早一些还出版了几本中国学者撰的书,如姚绍华著《美国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胡明恳《美国独立》,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版;熊大经《美国经济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①d见黄安年编《百年来美国问题书目:1840-1990》上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0年刊印。 ②d正式出版的有:人民出版社编《美国侵华史料》,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1765-1917年的美国》,三联书店1957年版、《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2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1960年版;国际关系研究所编《美国外交研究资料》第1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国情咨文汇编(1946-1962)》,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年版等。 ①e影响较大的著作有:叶菲莫夫著《美国史纲(1492-1870)》三联书店1957年版;祖波克著《美国史略》,三联书店1959年版等。 ①f黄安年编《百年来美国问题中文书目(1840-1990)》上、中、下册。 ②f杨玉圣、胡玉坤编《中国美国学论文综目:1979-1989》,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页。 ①g张友伦、林静芬、白风兰:《美国工业革命》,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戴志先:《19世纪的美国工业革命》,《湖南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徐玮:《19世纪上半期美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北方论丛》1981年第6期;杨惠萍:《美国早期工业革命几个问题探讨》,《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②g陆镜生:《美国工业革命开始年代问题》,《南开学报》1985年第5期。 ③g冯承柏:《美国工厂制确立年代质疑》,《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 ④g徐玮:《试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历史》1989年第8期;龚淑林:《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联邦政府的政策》,《江西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⑤g张友伦:《美国史研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1期。 ⑥g杨生茂:《试论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及其学派》,《南开学报》1982年第2、3期。 ①h张友伦:《评价美国西进运动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 ②h余志森:《华盛顿与美国宪法》,《世界历史》1983年第5期。 ③h宋子海:《简评1787年美国宪法》,《贵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④h刘祚昌:《论美国第一次革命的成就》,《美国史论文集,1981-1983年》,三联书店1983年版。 ①i谭君久:《试论美国民主党的资产阶级和改良主义政党的演进》,《世界历史》1984年第6期;韩铁:《试论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世界历史》1983年第6期;邓蜀生:《美国联邦主义的历史演变》,《美国史论文集,1981-1983年》,三联书店1983年版。 ②i黄德禄:《略论美国的政变制度》,《河北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 ③i黄柯可:《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及其特点》,《世界历史》1987年第1期。 ④i参见《美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版。 ⑤i杨玉圣、胡玉坤编《中国美国学论文综目,1979-1989》。 ①j如《美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版;万松玉、刘一林《美国妇女运动初探》,《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张聪《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产阶级妇女走向社会的动因与问题》,《美国研究》1993年第3期;时春荣:《战后美国女权运动的发展及其影响》,《世界历史》1987年第4期。 ②j参见丁则民《特纳的“地域理论”评介》,《吉林师大学报》1979年第3期;《“边疆学说”与美国对外扩张政策》,《世界历史》1980年第3、4期;《特纳与美国奴隶制度》,《世界历史》1986年第1期。杨生茂《“新边疆”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产物--兼论美国“边疆史学派”》,《美国史论文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论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及其假说》,《南开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①k丁名楠、张振鹍:《中美关系史研究:向前推进还是向后倒退》,《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2期。 ②k罗荣渠:《关于中美关系和美国史研究的一些问题》,《美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版。 ③k邓蜀生:《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外国史知识》1982年第11期;黄安年:《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史学译林》1980年第1期;戴志先:《湖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①l参见刘绪贻《世界现代史体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世界历史》1984年第5期;《有关新政的几个问题--与黄绍湘同志商榷》,《世界历史》1985年第1期;《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世界历史》1983年第2期。 ②l参见黄绍湘《开创美国史研究的新局面》,《美国史论文集,1981-1983年》;《评罗斯福新政从杜鲁门延长到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的见解》,《重庆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关于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指导思想》,《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评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几个问题--答刘绪贻同志》,《世界历史》1985年第8期。 ③l参见胡国成《关于新政的分期问题--兼与刘绪贻先生商榷》,《世界历史》1986年第7期。 ④l参见黄绍湘《开创美国史研究的新局面》、《评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几个问题--答刘绪贻同志》。 ⑤l参见张谦让《论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⑥l参见邓蜀生《罗斯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⑦l参见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①m参见赤林《美洲印第安人是土生的还是外来的?》,《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6期;万心蕙《美国印第安人的觉醒与斗争》,《外国历史知识》1981年第12期;李家添、戴国华《从考古学看美洲印第安人的起源》,《厦门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②m李剑鸣:《文化的边疆: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第2、349页。 ③m参见丁则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族裔史学及其发展》,《东北师大史学》1994年第1期;高鉴国《试论美国民族多元化和文化多元主义》,《世界历史》1994年第4期。 ④m参见李其荣《外来移民在美国近代历史上的作用》,《美国史论文集,1981--1983年》;《美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外来移民》,《兰州学刊》专辑,1986年7月;丁则民《美国的新移民与文化测验》,《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①n其中有:陈海宏《美国军事史纲》,长征出版社1991年版;《美国军事力量的崛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刘德斌《美国世界战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黄兆群主编《美国宗教史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雷雨田《上帝与美国人--基督教与美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顾学稼、林霨、伍宗华编《中国教会大学史论丛》,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余志森《华盛顿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李剑鸣《伟大的历程--西奥多·罗斯福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刘文涛主编《美国历届国务卿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