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立国之初党和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思考与总结(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柳建辉 参加讨论

二立国初期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初步解决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的头7年, 这是一个“凯歌行进的时期”。在此期间,党和毛泽东从严治党、端正党风、严肃党纪,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证明,党在这个时期的领导是坚强的,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解决是成功的。可以说,这是党和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道路进行探索的一个良好时期。
    (一)在历史转变的紧要关头,确立执政党建设的正确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
    建国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艰巨异常的工作任务,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身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这既是毛泽东建党学说对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要求,又是建国初中共自身建设的重要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在1949年至1952年的几年中,平均每月党中央就有一项党建方面的措施。1950年5月1日,即新中国成立后仅7个月, 毛泽东就签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开始了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严格地整顿全党作风,首先是整顿干部作风。”[3-1]整风中,毛泽东提出了党的建设是推动一切工作前进的“中心环节”的指导思想,说:“全党整风运动即将来临,这件事已成当前一切工作向前推进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不解决,各项工作便不能顺利地向前推进”[4-1]。这里,毛泽东准确地阐明了党的建设同党所领导的一切事业的内在联系,不仅成为当时全党整风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执政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党的建设工作深入扎实地进行。继1950年的全党整风之后,1951-1954年间,全党开展了时间更长、规模更大的整党运动(实际到1955年才结束)。仅在这次运动中,就有65万党员被开除党籍或被劝退而离开党的组织,相当于当时全国党员总数的8%左右。 中共中央还先后于1951年3月和1953年9月召开了两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 正式颁布了共产党员8项标准;还召开了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等专题大会,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条件下中共与民主党派、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关系等涉及到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进行认真讨论和研究。1954年9月,毛泽东总结5年来执政党建设的经验,响亮地提出了“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5-1]的正确论断,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明确提了出来。
    (二)执政党要高度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始终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和爱戴。几十年来,依靠了这种鱼水相依,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党才战胜了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国民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然而,“党执政后,脱离群众对于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许多党员手中有了权,容易造成一种假象,似乎鱼不依水也能生存。鉴于此,毛泽东从建国初期的建党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人的事业,只有千百万群众真诚地支持和参与,党的执政地位才会巩固,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前进。为此,他提出执政党必须高度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坚持不懈地反对官僚主义,这是党和国家继续前进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官僚主义是一种能将党和人民的事业置于绝境的顽症。早在1945年7月, 曾任国民党参政会参政员的黄炎培访问延安与毛泽东会谈时,就对中国共产党能否在环境变化后继续保持优良作风提出关切的疑问。对此,毛泽东不是简单地回答完事,而是以很高的警觉对待这个问题,一再告诫全党同志必须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密切联系群众,防止官僚主义。1948年1月7日,他在代中央起草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中规定:“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该区军事、政治、土地改革、整党、经济、宣传和文化等各项活动的动态,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和倾向,对于这些问题和倾向的解决方法。”[2-2]这就是有名的“子虞电”,旨在加强党的纪律,克服官僚主义。
    为了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党中央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党群关系的重大措施。针对部分党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存在着向党外群众摆架子、摆老资格、不愿或不善于同党外群众和民主人士合作的关门主义倾向,中央于1950年4月19 日签发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目的是为了将党和政府的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决定指出,我们的党已经领导着全国的政权,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很容易危害人民的利益,而领导者的地位,又容易产生骄傲情绪,拒绝批评和压制批评的现象。由于这些新情况的产生,我们很容易被严重的官僚主义所毒害,不能完成新中国的建设任务,为此中央特决定:“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3-2]同年5月, 鉴于党的领导机关和一部分党员干部中普遍存在的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倾向,党和毛泽东下决心通过整风来遏制这一危险的毒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和永不脱离的决心。
    (三)执政党要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作好同腐败特权现象长期斗争的准备,清正廉洁。
    建国初期的严酷现实证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预言是多么正确!党内确有一部分人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而很快地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所击中。“三反”“五反”运动中揭露出来的大量事实,向全党敲响了警钟:共产党被腐蚀的危险大大增加了,贪污腐化现象的恶性发展将导致亡党、亡国、亡身。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党和毛泽东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着力加强执政党建设,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1.严格对共产党员尤其是高级干部的要求,决不允许有任何因功劳大而不履行党员义务的特殊党员存在。毛泽东认为,在执政的条件下,工人阶级政党的战斗力不仅在于党员的数量,更在于党员的质量。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重要地是要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尤其应注意防止投机分子和不合格分子混入党内。为此,1951年2月18日, 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形成了一个会议要点;3月28日, 党中央又召开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部署整党,主题是在执政条件下怎样强化党员标准,响亮地提出了“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的口号,并在充分讨论、反复修改的基础上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和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公布的第一个新的党员标准,突出强调党员必须了解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
    建国初,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处置十分严格,从而保持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信。1950年4月28 日,毛泽东在致各大区主要负责人的信中指出:“整训干部已经成了极端迫切的任务,各阶层人民相当普遍地不满意我们许多干部的强迫命令主义的恶劣作风,……如不及时加以整顿,即将脱离群众”[5- 2 ]。1952年2月,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三反”运动中县委书记县长以上干部一律作自我检讨并作出鉴定的指示》,要求县处以上的党员干部均需在一定会议上作一次公开的、深刻的自我批评,谁也不能例外。其中地委书记、专员以上党员干部要写出书面检讨,上报中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