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社会风俗演进的贡献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党史》 王静 参加讨论

近代开国以来,西俗东渐是我国社会风俗演进的主要方向。虽然从经济、政治角度讲,西方势力的入侵将中国带入了经济的畸形发展和政治不独立的状态。但从社会风俗演进的角度看,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一定发展,政治的日趋民主化,尤其是资产阶级进步价值观的逐渐传播,使得我国社会风俗的西化进程,基本上是沿着文明、进步的正确方向向现代化迈进的。
    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往往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这首先是因为他们最有可能最先接受西方进步的价值观念,并以此为标准重新审视我国的传统社会风俗,批判和否定其中的封建落后成分。其次是因为知识分子,尤其是中上层知识分子在开国的过程中与西方的接触最多,对于西方的社会风俗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切的体会。尤其是近代以来的留学热潮,使得中上层知识分子多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回国后很自然地将西方的社会风俗带回来。再次是因为近代以来西方代表着中国前进的文明进步的方向,仿照西方改造中国是广大知识分子的理想,因此崇拜和模仿西方的社会风俗也成为知识分子追求进步的行为之一。五四时期社会大变革过程中知识分子猛烈批判旧礼教倡立新风俗的努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风俗向以西方社会风俗为主体的文明进步社会风俗的演进。他们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五四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社会风俗的封建性、落后性展开猛烈批判,为传播文明进步的社会风俗扫清了道路
    我国传统的社会风俗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与以农耕为主的小农经济形态、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和儒家思想为主的封建意识相一致。儒学思想是其理论基础,封建礼教是其表现形式。五四时期这种封建的社会风俗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严重阻碍着进步的资产阶级思想和社会风俗的传播,并且如同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一样,北洋军阀为了恢复和维持封建统治,再次掀起了尊孔复古、制礼作乐的老把戏,封建意识和封建礼俗一时甚嚣尘上,四处弥漫。尊孔、祭天、修仙、信鬼等封建迷信活动盛行,烟赌娼等社会恶习再度泛滥,受封建节烈思想毒害的妇女殉夫殉节的悲剧不断发生。
    面对这种状况,接受了资产阶级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希望以资产阶级个人本位的道德观和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来摧毁封建专制迷信思想,扫除社会陋俗,达到唤起民众、改造国民性,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一场社会风俗的改革运动。五四知识分子创办各种报刊,撰写了无数文章,广泛讨论各种社会问题,对封建礼俗的各个方面展开批判,大到伦理道德,社会礼仪,小到穿衣戴帽,言谈举止,内容无所不及。
    首先,他们对以“忠孝节”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摧毁了封建社会风俗所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五四知识分子指出:“中国的礼教(祭祀教孝,男女防闲,是礼教的大精神),纲常、风俗、政治、法律,都是从这三样道德演绎出来的;中国人的虚伪(丧礼最甚)、利己,缺乏公共心,平等观,就是这三样旧道德助长成功的;中国人分裂的生活(男女最甚),偏枯的现象(君对于臣的绝对权,夫对于妻、男对于女的绝对权,主人对于奴婢的绝对权),一方无理压制一方盲目服从的社会,也都是这三样道德教训出来的;中国历史上、现社会上种种悲惨不安的状态,也都是这三样道德在那里作怪。”(注: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独秀文存》第565页,转引自严昌洪著:《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89-290页。)他们撰写大量文章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通过理论的分析和现实的批判使人们认识到封建礼教与社会进化是背道而驰的,与民主科学的精神格格不入,从而彻底摧毁了封建社会风俗所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
    其次,对各种封建社会陋习展开批判,指出其封建落后性,使人们明确改革的方向。如指出片面重孝会导致:早婚、七出休妻、纳妾、重男轻女、婚姻不能自主、不能优生等陋习;揭露贞洁观的卑劣,批判要求女子守贞、守寡、殉夫等陋习;批判封建家族的专制、保守、迷信和对妇女的压抑,号召组建民主、平等的新家庭;抨击男尊女卑的社会陋俗,谋求妇女解放、婚姻自由;批评农耕时代遗留的不适应现代生活的落后习俗,如:丧礼的虚伪、糜费、守孝三年的习俗、婚礼的烦琐、社交礼仪的费时,号召以文明的方式来取代,等等。通过批判使人们在思想上摒弃了落后的封建社会风俗,认同了文明进步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并以此为标准重新设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新的社会风俗的传播扫清了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