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方面也进行了改革,这首先是从大城市的饭店开始。明治维新前,日本的西餐馆很少,只在横滨、长崎有西餐馆,且专供外国人使用。1871年后,东京出现了一家叫开阳亭的西餐馆。1872年日本文学家假名亘鲁文编的《西洋烹调通》一书出版,为日本人了解和学习西方的烹调技术提供了条件。翌年,日新亭、海阳亭等西餐馆相继开业,顾客有外国人也有日本人。在饮食上,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把过去禁食的牛肉、猪肉、牛奶等列为上等食品,并逐渐出现在大城市的饭店里。东京、大阪、横滨、神户等地先后出现了许多牛肉餐馆,牛肉火锅(素烧)被看成是“文明食品”。此后,吃西餐的人日益增多,并逐渐进入家庭生活。直到今天,日本人的饮食仍有日本式和西洋式之分,而且餐具也多样化。当然,这类改革不是用法令强制推行的,而是通过宣传和解释,让人们自己慢慢接受,慢慢适应。 随着西方文明的输入,日本的建筑和交通、通信等方面也逐步走向欧化。日本的西式建筑是“文明开化”的成果。1868年竣工的筑地馆,1872年竣工的第一国立银行大楼和1874年竣工的三井组大楼是日本第一批西式建筑的代表。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应该说是1875年竣工的东京银座大街。砖瓦结构的欧式建筑群,马路两边排列匀称的瓦斯灯、松、樱、枞树等,构成一派欧洲景象。银座是日本文明开化的样板和象征。1883年为了取悦外国人而建的“鹿鸣馆”,可以说是日本欧化达到高峰的典型表现。 交通方面,封建时代的轿子被人力车所代替。几年后,人力车又逐渐被载人的欧式马车、铁轨马车所取代。1872年东京和横滨之间的铁路开通,蒸气机车开始运行在铁路上。这为沟通和加强日本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使“文明开化”政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落实。另外,邮电通信工作也于1871年3月首先在三都之间开始,并逐步形成制度。1873年,日本和美国缔结了邮政交换条约;1877年3月,日本又参加了缔结万国邮政联合条约。从此以后,日本与外国的文化往来开始了。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西方的文明,“正式”的近代报纸诞生--1871年创办的《横滨每日新闻》。此后,各地纷纷办起报纸,如《京都新闻》、《大阪新闻》、《东京日日新闻》、《邮便报知新闻》等等。1871年明治政府对报纸的诞生表示支持,同时要求“新闻报纸应以开启人们知识为目的,而开启人们的知识,就要打破顽固狭隘的思想,担任‘文明开化’的先导。”(注:张国良译《日本新闻事业史》新华出版社86年版P2-3页。)事实上,报纸也曾与人力车和煤气灯并列,成为“文明开化”风气的三大象征之一。各报纸也都为自己具有促进“文明开化”的职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再没有比报纸更能胜任开化先导,文明捷径的了。”(注:周佳荣《近代日本文化与思想》商务印书馆出版85年版P50页)从以上看来,衣、食、住、行到社会行为方式的欧化运动,在城市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 为了更有效地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明治政府采取了种种手段说服国民,使他们理解“文明开化”的必要性。从明治五年(1872年)至明治十三年(1880年)间,社会上先后发行了几十种介绍和评价“文明开化”的书刊和小册子。其中流行最广的有加藤右一写的《文明开化》和小川为治写的《开化问答》,前者以神道为基调,讲解“断发、易服、食肉、敬神”等道理,后者以旧平(代表保守)和开次郎(代表开化)二人问答方式,对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征兵、租税、外交、学校制度、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以及铁路、电报、政府、国民和政府的关系、警察、太阳历、货币等各种新鲜事物进行解答。二者都是站在政府的立场,向广大群众宣传解释政府实行的改革政策。 除宣传外,明治政府还以行政法令的形式规定人们的行为规范。1872年11月,由司法省制定东京府实施的《违章诖误条例》,禁止或处罚市民生活中不文明的或妨碍公共利益的行为,使人们达到“文明开化”的要求。如禁止在各大城市贩卖春画和男女混浴,不准纹身和妇女断发;禁止随地便溺;不准无理参加与他人争吵等等。这一条例,在1876年7月以太政宫布告第256号下达中县,各县根据本县具体情况加以增减,尔后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木户孝允主办的《新闻杂志》于1871年9月特别报道了天皇和宫内官员穿西装礼服的消息;10月又报道了天皇与华族共同出洋旅行消息;11月报道天皇吃牛肉、喝牛奶的消息等。这类消息初看起来似乎很平淡,但绝非出于偶然,大概是想用天皇的开化行为影响“臣民”,从而更好地在国内推行文明开化政策。以上这些社会改革措施,对日本学习西方文明和近代化城市的建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明治初期的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革对日本的近代化国家建设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使日本从封建落后的国家一跃而跻身于先进强国之林。但“文明开化”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其主要表现有:第一是“文明开化”政策宣传、实施过程的不平衡性。“文明开化”政策在大城市里做得比较好,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宣传和实施的力度远远不够,影响很小,以至收效甚微,封建思想影响较大。即使在少数大都市里文明开化也多是表面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第二,在教育改革中,由于天皇制政权为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加强了近代教育的军国主义,“忠君爱国”、“武勇”等思想的推行,也严重阻碍和束缚了近代教育的正常发展。第三,在“文明开化”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偏激和过火行为。如当时有些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的极端蔑视和疯狂破坏,而对西方文明却盲目追求和盲目崇拜,不注重国情也不注重其实用性,从而导致明治初期的改革出现了一些失误。但这很快引起有识之士的警觉,木户孝允等人当时就严正指出过,学习西方文明不能脱离本国国情,真正的文明开化在于学习欧美的科学精神,而不是装饰门面的开化,更不能单纯追求外表的时髦。 总之,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积极影响是应该肯定的,但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能忽视,这对于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也许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