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再论中共抗战后期军事战略的几个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安徽史学》 苏盾 参加讨论

二、中共抗战后期军事战略的核心内容
    中共抗战后期军事战略的内容十分丰富。在进一步剖析这一战略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进军和占领以上海等大城市及交通要道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是新战略核心。1944年中共新战略的诸项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开展的。
    (一)从中共南下战略来看,向河南、湖南和江南三个不同区域进军都带有各自不同的基本任务:进军河南的基本意图是发展以豫西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实现经营中原地区,完成“绾毂中原”的任务;进军湖南的意图是在湘中创立以衡山为依托的,以衡宝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尔后打通与广东东江纵队的联系,造成南方一翼,以便将来配合全国的战略反攻;进军江南主要是建立苏浙根据地,配合盟军作战,夺取上海等大城市和交通要道(注:军事科学院等编:《中国抗日战争史》下卷,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350、354页。)。但是, 向三个区域进军决不是分散地平均使用力量,而是围绕着向江南(苏浙沿海)进军而展开的。第一,中央认为以上海、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大城市和交通要道集中地区,是日本统治中国的中心地区,也是“国民党与我势在必争的地区”(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卷,第407页。),战略地位极端重要。因此, 中央就南下战略中进军河南和江南两个任务的轻重主次作了明确的说明:“新四军西进(河南--作者注)、南下(江南--作者注)两个任务中,应以南进发展苏浙皖地区为主要任务,江北兵力应尽可能抽调向南”(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卷,第386页。)。
    第二,中共中央在南下战略中,进军湖南和河南不仅是为了建立新的根据地,加强对日作战,而且有在将来配合其他战场,阻止国民党军队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考虑。1944年11月,任弼时在王震部南下时就公开提出这一战略意图,他说:我们要“在河南及湖南、湖北筑一道堤,准备用这道堤堵住国民党从西南面冲来的反共反人民的逆水”(注:《任弼时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369页。)。 这说明进军湖南、河南具有战略配合性,在南下战略中不占主导地位。
    第三,从中共中央计划所派兵力看,是以进军江南,发展苏浙皖为南下战略的重点的。为进军河南,中央所派兵力除新四军第四师、第五师各一部外(河南不是新四军主攻方向),由八路军派出的兵力也不雄厚,以豫西为例,计划派2个支队,第一次出兵才1500人; 在进军湖南时,中央计划派2个支队南下(后增为3个支队),但第一次出兵也只有4200人。相比之下,进军江南的兵力就雄厚多了。华中局在中央的指示下,计划暂派12个团先南下,以后必要时再抽兵南下。在这一计划下,第一批南下的粟裕部就达8000人。由此可见中共中央在南进战略中对进军江南的重视。
    (二)进军和占领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也体现了中共城市战略的主要内容。第一,中共在制定城市战略时就提出了争做铁托,夺取城市,实现以我为主,取得政权的政治目标(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城市战略既是以占领城市为任务,也与夺取政权的政治目标密切联系着。中共在抗战后期为着夺取政权的目标,把占领以上海等大城市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作为城市战略的主要任务也是必然的。
    第二,中共对掌握工业城市与打败日本法西斯的辨证关系有着深刻认识。早在1944年5月,毛泽东就说:“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必需工业”,工业“是决定一切的”,也决定着军事的胜利(注:《毛泽东军事年谱》,第415页。)。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谈到城市战略时, 强调我党应该也必须要掌握工业和工业集中地--城市,用先进的武器来装备军队,使之担负起历史重任。在旧中国,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地带是极少的,主要是东北地区和以上海等大城市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向东北进军没有被列为军事战略的内容。因此,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进军以上海、南京为中心的江浙城市,掌握工业,就成为城市战略的一项主要内容了。
    第三,把进军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作为城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其有利条件。1.“上海一带敌占大城市的资产阶级对蒋介石集团日益失望,更加向党靠拢,傀儡政府中的人员,向中共队伍输诚者增多,各地伪军叛日降我者增多”(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卷,第432页。),有利于我军向该地区发展。2. 美军有从太平洋向中国沿海登陆作战的要求,并提议派员到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和沿江侦察联络,这样中共进军江南就可以得到美军的支持和配合。
    (三)进军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中共抗日军队与美军实行战略配合的主要内容。为了早日打败日本,美军在抗战后期提出与中共进行军事合作。为了推动与美军的合作,中央不仅制订了有关的方针、政策,还做了周密细致的部署。中共与美军的合作不仅仅限于中共向美军提供情报,设机场和无线电网,营救美空军人员等;主要的是战略配合,美军最关心的也是它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时,中共军队能否给予配合的问题。中共综合各种情形,将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视为最重要的与美军配合的地区。对此,胡乔木回忆说:“毛主席考虑更多的还是怎样从战略上作好准备。针对美军有可能在战争最后阶段在华东沿海大批登陆一事,毛主席在8月下旬要求新四军总部认真布置吴淞、宁波、 杭州、南京间,特别是吴淞至宁波沿海及沪杭甬铁路沿线地区的工作,广泛地发展游击战争及准备大城市的武装起义。11月初,毛主席再次指示新四军,美军可能在杭州湾登陆,要他们采取步骤以配合美军登陆及准备夺取杭州、上海、苏州、南京等大城市。”(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1页。 )刘少奇和陈毅在给新四军电文中更强调指出新四军的主要任务是在江南大发展,以便在战略反攻时配合盟军登陆,“破敌、收京、入沪”(注:《抗日战争》第二卷(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96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