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郊区化,指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城市郊区集中的过程。 美国城市郊区化,始于本世纪初,战后进入大规模扩展时期,70年代这一过程完成,即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重心已移到郊区。7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仍在继续。 经济活动向郊区集中,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人口向郊区的集中原因更复杂一些,既有经济条件,经济结构变化的因素,也包括联邦政府政策导向这种重要原因,还有隐藏在这些原因背后的社会心理背景。 一、美国城市郊区化的历史进程 19世纪时,郊区作为美国城市的伴生物出现。19世纪的城市,囿于条件的限制,通常是以火车站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一个城市的自然边界仅仅达到一个人从市中心步行约1小时的距离”(注:〔美〕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南北战争以来的经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388、399页。)。在此边界之外,沿着铁路线,排列着一些点状住宅,这最早的郊区,是社会上层的乡村住宅,只有他们才有自己的马车和车夫,但即使是这些人,也不敢离铁路太远,所以当时的郊区,是沿铁路线延伸的。 19世纪末,发展商在城市的自然边界之外大规模开发房地产,将许多盎格鲁--萨克森白人清教徒吸引到郊区居住,这些白人,从经济成份上讲,都属于中产阶级。这使得原来紧密的、大体上呈圆型的城市结构变成“星”型结构,“星”型的中心是城市,“星”型的各个角是向外延伸的带状郊区。这一时期的郊区发展,虽使城市的结构呈现出松散的外貌,但郊区却具有依赖于城市的向心性。这些郊区或被中心城市吞并,或经居民奋斗进入中心城市,郊区的居民因此可以享有中心城市提供的道路、医疗、学校、用水、警察和消防等各种服务,他们为此需缴的税款低于中心城市的居民。郊区居民两个相反的愿望,“低税收和高服务”同时得以实现(注:Eric H. Monkkonen:“AmericaBecomesUrban”,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8,第184页,200页。)。郊区的依赖性一直存在到20世纪初。 20世纪初年,美国的城市郊区化过程开始。城市郊区化的标志之一,是郊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中心城市。20世纪头10年中,郊区人口增长速度比中心城市快17%,1910年快36%,1920年则快1倍(注: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8页。)。大量增加的郊区人口,迅速将原来带状郊区之间的空地填满。郊区此时已不局限于循序渐进向外拓展,而且呈跳跃式发展。这个时期前往郊区的仍是白人中产阶级,他们选择郊区作为居住地,是因为这里既可以接近自然,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同时又离城市很近,可以获得郊区人并不愿真正放弃的城市生活的便利。白人中产阶级郊区的居住模式,通常是一家一户的独立式住宅,周围草地环绕,环境幽雅。1920年生活在郊区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7%,1930年占19%,1940年占20%(注:John Palen:“The Urban World”, McGraw-Hill,lnc.1981,第157页。)。 这时的郊区,已摆脱了对中心城市的依赖,坚持独立于中心城市之外,保持相对独立性,这可以看作是城市郊区化开始的另一个标志。城市结构出现离散性。战前的城市郊区化,还只限于人口的增加,相伴而来的经济活动极少,促使经济活动外迁的条件还没成熟。 二战后,城市郊区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郊区化的内涵也发生很大变化,除人口大规模向郊区迁移外,经济活动也迅速出现在郊区。二战后,越来越多的人口离开城市迁往郊区,这一趋势在50年代后引起世人注意,六七十年代郊区发展更为迅速。1960年,大都市中心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3.4%,郊区为33.3%,二者几乎相等。1970年,中心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4%,共6400万, 郊区为37. 2 %, 共7600万,非都市区人口为31.4%,人口的重心已移至郊区。1977年,在非大都市人口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城市人口降到28.5%,郊区升至39.2%(注:John Palen:“The Urban World”, McGraw-Hill,lnc.1981,第84、82、 163、158、175、167、59页。),城市郊区化的格局更为明显了。 战后的城市郊区化,包括经济活动向郊区的迁移。最早迁往郊区的是零售业和服务业,它们追随人口来到郊区,开发这一广阔的市场。郊区因而出现了占地广阔的购物中心,附设泊位很多的停车场,有餐饮、娱乐等一系列服务设施配套,在郊区形成具有强大购买力的新商业区,郊区逐渐聚集了全国零售业的一半以上,15000 多家购物中心在郊区落户(注:John Palen:“The Urban World”, McGraw-Hill,lnc.1981,第84、82、 163、158、175、167、59页。)。之后,制造业也来到郊区。制造业此前多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和高级居民区之间,但生产的发展使它们面临空间拥挤这一最大的问题。从50年代起,制造业“蛙跳式”从内城迁往郊区。在制造业向郊区迁移的过程中,东北部和中西部较大,较老的城市表现突出,那些企业规模大、设备巨大、要求开阔空间的制造业,包括化工厂、钢铁厂、石油提炼厂等大企业迅速离开中心城市。 经济活动的外迁改变了郊区经济上不能自给,依赖中心城市的局面,郊区逐渐变成就业人口集中之地。1970年,全国15个最大的大都市地区,72%的就业人口住在郊区,工作在郊区。80年代,15个最大的大都市区,半数以上的就业机会在郊区。与此同时,大都市的中心城市却在不断失去就业机会。1947-1967年,东北部和北部16个大城市平均失去34600个就业机会,在它们的郊区平均增加83400个工作机会。同期,在“阳光地带”,大都市中心城市发展状况良好,平均增加19800 个就业机会,但郊区增长更快,为65000个就业机会。 甚至在华盛顿特区这样一个官厅林立的首都,其就业机会也有55%集中在郊区(注:JohnPalen:“The Urban World”, McGraw-Hill,lnc.1981,第84、82、 163、158、175、167、59页。)。 美国就业的重心在70年代初期已移至郊区,郊区已不仅仅是人们向往的接近自然的理想居住之地,而是形成“居住--工业”双重格局。在同一大都市内部,既有居住的郊区,也有就业的郊区,围绕不同的目的,形成不同的中心,传统的一个都市只有一个中心的格局已被多中心都市格局取代。 70年代初期,美国成为一个典型的郊区国家。 二、美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 美国城为典型的郊区国家,是诸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是城市郊区化的最基本条件。 19世纪时,城市内的交通工具只有马拉街车,这只是少数人的代步工具,人们因此不敢远离火车站,象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一般人工作地和住宅的距离平均是1/4英里。交通条件的限制造成了紧密的城市结构。 1888年,美国有了电动街车,这是市内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化,至1902年,市内交通工具97%依靠电动街车。电动街车的线路逐渐越过了城市的自然边界,这给开发商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他们经过努力把一部分中产阶级吸引到郊区,城市结构因而呈现“星”型,“星”型的角是随电动街车而来的带状郊区。电动街车带动了郊区的发展。 20世纪初,汽车作为城市郊区化的力量诞生了。从20年代到80年代,美国一直雄踞汽车王国的宝座,汽车在美国广泛普及,成为代步工具。1914年,美国领取牌照的汽车共有170多万辆(注:〔美〕福克讷:《美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84页。),1915年为250万辆,1920年为900万辆,1930年为2650万辆(注: JohnPalen:“TheUrban World”, McGraw-Hill,lnc.1981,第84、82、 163、158、175、167、59页。),1947年为3000万辆,1957年是5570万辆,1975年超过1亿辆, 1975 年时, 每千人拥有汽车500辆,普及率远远高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注:〔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257页。)。汽车的发明和普及使城市范围扩大,革命性地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外貌。汽车具有当时所有交通工具的功用,既可以象电动街车那样作市内交通工具,也可以象火车一样承担长途运输的责任,更具备电动街车和火车没有的优势--灵活性。从根本上讲,汽车的普及是不利于中心城市发展的,汽车的广泛使用宣布了城市格局由内而外的变化,从前无法接近的空旷地带向人们敞开了大门,人们驾驶着汽车,在一个地方工作,在另一个地方居住。汽车启动了城市郊区化的步伐,也改变了中心城市和郊区的传统关系,这使得城市结构出现离散性。 其次,战后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造成人口在郊区爆炸式增长,新中产阶级成为移居郊区的主力。 战后美国经济结构出现显著变化,经济活动的中心从物质生产部门转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括运输业、商业、通信和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服务业等, 这一变化在美国被称为“非工业化”(注:章嘉琳主编:《变化中的美国经济》,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41-42、45页。)。第三产业的诸多部门直接或间接为物质生产部门服务, 容纳的就业人口越来越多,1950年时59.9%的就业人口集中在第三产业,1960年是64.3%,1970年是68.4%(注:章嘉琳主编:《变化中的美国经济》,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41-42、45页。)。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一个新的阶级群体:新中产阶级。战前在美国就已存在的中产阶级因而被称为老中产阶级。老中产阶级包括店主、独立经营者等,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城市郊区的居民,他们的标志是其独立性。新中产阶级则由领取薪水的白领职员构成,包括公务员、专职人员、经理和售货员等(注:〔美〕丹尼斯·吉尔伯特等:《美国阶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9-80、147页。),这些人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平均收入水平较高。这个新中产阶级群体,是战后大规模迁往郊区人口的主力,他们有些是在中心城市就业,有些则是在郊区工作。他们多数乐于选择郊区作为理想的居住地,一方面是从自身的喜好考虑,郊区开阔的空间,美丽的环境以及诸如此类令人愉快的因素吸引着他们;另一方面,是从子女的教育环境考虑,“希望通过生活在一个‘合适’的邻居圈内以控制伙伴对孩子的影响”(注:〔美〕丹尼斯·吉尔伯特等:《美国阶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9-80、147页。),子女在郊区进好的学校,与相似家庭的孩子交往,结成对孩子成长和未来的社交活动有益的群体,使孩子将来有机会承袭父辈的社会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