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爆发之初,英国对美国出兵干涉十分欣赏,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战略的一部分,若成功必然鼓励其进一步行动,从而打击自由世界的威望和声誉。所以在联合军中,英国投入其他地区的共产主义威胁“联系起来,担心冲突一旦扩大,西方就有可能把战略重心偏向东方,而使西欧没有像样的防御力量。(注:Alan Bullok Ernest Berin.New York 1983 P.791.)1950年6月27 日英国外交部电告驻美大使,明确指出:“我国政策主要的基本的目标在于设法控制朝鲜的局势,以避免发生全球性战争。”(注:F0371/84080 June 27. 1950 PublicRecord office(PRO)London.)当11月30日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宣称将使用“包括我们拥有的一切武器”时,英国下院展开了1945年以来的外交政策“最严重、最焦急、最负责”的一次辩论……丘吉尔在下院呼吁“联合国应采取一切措施来避免同中国发生战争”(注:Foster·R·Dulles:American PolicyToward Communist China 1949-1969,N·Y 1972 P.107.)。艾德礼则匆匆飞往美国与杜鲁门进行会谈,艾德礼坚持西方在东方实行战略收缩,集中精力加强西欧防务……强调共产主义的重要阵线在西方,必须尽可能地加强西方的实力,而决不采取任何导致削弱西方的行动。“(注:FRUS 1950 Vol·7PP.1365-1366.)并直言不讳地告诉杜鲁门不要轰炸中国,要设法避免和中国进行大战,扩大战争对西方国家来说等于自杀。(注:F·威廉斯:《艾德礼首相战时和战后回忆录》伦敦1967 年版,第237页。)并声称,如果美国决定使用蒋介石军队扩大朝鲜战争的规模,英国将拒绝自己的部队与国民党部队在一起与共产党作战。英国的这种态度迫使美国不得不认真考虑扩大战争的后果。正如艾奇逊所说:“英国是目前美国盟友中仅有的强国,是美国‘唯一可以依赖的真正盟友’,没有英国的全力支持,北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美国的全球战略就难以实现。”(注:RosemaryFoot: “Anglo-AmericanRelationsinthe koreanCrisis”,Diplomatic History, Winter 1986 P.53.) 最后,对战争扩大到中国所造成的后果的忧虑。杜鲁门认为中国出兵,并不是基于其本身的国内利益,而是迫于苏联的压力。“如果我们决定将战争扩大到中国,我们就必须防备敌人的报复。北平和莫斯科,在意识形态上、在条约上都是同盟国。一旦我们进攻共产党中国,那么我们就必须预防俄国出面干涉。”(注: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三联书店出版社1974年版,第544页、第476页、第544页、第123页、第455-457页、第527-529页。)即使苏联不公开参战,与中国交战也将大大影响美国在一场全球性战争中战胜苏联的能力。艾奇逊认为,把美国军队牵制在一个次要战场上,只会符合苏联的利益,它可以放手在欧洲干起来。布莱德雷更明确指出:“克里姆林宫感到高兴的莫过于我们扩大朝鲜战争,把红色中国也包括进去,这就需要增援部队,特别是我们的海军和空军,而苏联在这场冲突中却不必投入一兵一卒……与红色中国打‘有限战争’,将会使我们投入过多的力量,增加我们的风险。”(注:迪安·艾奇逊《艾奇逊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65页、第266页、第311页。)如果扩大战争,轰炸中国东北的基地,放蒋“出笼”,封锁中国海岸或使用原子弹,不仅会促使中国不惜一切代价抗战到底,使美重蹈日本的覆辙,而且这些行动本身存在诸多弊端。盟国尤其是英国在远东有巨大的贸易,反对海上封锁。中国领土广阔,城市分散,大规模的轰炸难以凑效,几乎找不到投掷原子弹的理想目标。至于“放蒋出笼”不仅在盟国之间造成分裂,而且蒋之部队士气低落,不堪一击。不仅不会改变朝鲜战场上的局势,而且还会导致朝鲜问题复杂化。所以在杜鲁门政府看来,战争扩大化既不能确保战争的胜利,也不符合美国的全球战略。 三、临阵易将与和平谈判 如果说美国未敢扩大朝鲜战争是出于其全球战略的需要,那么临阵易将、和平谈判则是其全球战略的必然结果。 临阵易将乃兵家之大忌,如果不是十分必要,美国政府是不会这样做的。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们有必要了解麦克阿瑟和杜鲁门对朝鲜战争的分歧。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杜鲁门从美国全球战略的角度出发,竭力主张“朝鲜战争局部化”,但远东总司令麦克阿瑟的主张与杜鲁门政府的全球战略势不两立。他指责政府“禁止轰炸鸭绿江桥的这个命令可算是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强加于战争指挥官的一个最无法辩护和最不明智的决定”(注:《麦克阿瑟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77页、第288页、第480页、第296-297页。)。1950年12月20日他致电参谋长联席会议要求:封锁中国海岸,废除“台湾中立化”政策,最大限度地在朝鲜利用国民党军队,支持蒋介石侵犯华南,将侵朝战争扩大到中国大陆。(注:《麦克阿瑟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77页、第288页、第480页、第296-297页。)对此杜鲁门于1951年1月13日的回信中断然拒绝, 并强调:“我将经常考虑到来自苏联的重大威胁,考虑到必须迅速扩充我们的武装力量以应付这一巨大威胁。”(注:《麦克阿瑟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77页、第288页、第480页、第296-297页。)强调当前美国的行动方针应该是团结联合国大多数会员国,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境内。 1951年春夏之交,朝鲜战争在“三八”线一带处于僵持状态,双方都很难向对方推进。杜鲁门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朝鲜战争。3 月20日参谋长联席会议通告麦克阿瑟,说国务院正在草拟一项由总统发表的和平解决问题的声明,要他提出建设。麦克阿瑟则竭力破坏杜鲁门的和平努力,并于3月24 日发表了一个旨在阻止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公开声明,大肆吹嘘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强调制海权和制空权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用……再次鼓吹把军事行动扩大到中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基地。(注:《麦克阿瑟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77页、第288页、第480页、第296-297页。)当这一声明传到华盛顿时,杜鲁门气愤地写道:“麦克阿瑟已使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我再也不能容忍他这种不服从领导的行为了。”“除了解除这位国家高级战阵司令官的职权以外,我没有别的选择。”(注: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三联书店出版社1974年版,第544页、第476页、第544页、第123页、第455-457页、第527-529页。) 1951年4月5日麦克阿瑟写给众议员小约瑟夫·W ·马丁的信在众议院被读,信中批评联合国当前把重点放在欧洲而不是亚洲;攻击杜鲁门不利用国民党军队的政策“是不符合逻辑的和违背传统的”,再次要求在远东进行一场打败共产主义的全面战争。甚至断言:“我们必须赢得胜利。除了胜利,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注:巴顿·伯恩斯坦:《杜鲁门政府,一部文献史》, 纽约1966年版,第445页。)这使麦杜之间的矛盾已没有回旋余地。1951年4月11 日杜鲁门指示新闻秘书举行紧急记者招待会发表声明:“我深感遗憾地得出结论,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有关正式职守的问题上不能全心全意地支持美国政府的政策和联合国的政策。……因此,我免去麦克阿瑟的各项指挥权,并已任命李奇微准将接替他的职务。”(注:《美国总统公文汇编:哈里·杜鲁门》1951,华盛顿美国政府出版署1965年版,第222-223页。)当天晚上,杜鲁门发表演说,着重阐述了为什么不允许朝鲜战争扩大成为一场全面战争的理由,并宣称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可见杜鲁门与麦克阿瑟之争实为欧洲第一与亚洲第一之争。罢免麦克阿瑟保证了美国全球战略的实行,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扫清一大障碍。此后,朝鲜战争向着有利于和谈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