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试析美国在美日谈判第二阶段及最后阶段的远东政策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 隋淑英 参加讨论

美国在美日谈判第一阶段的远东政策,笔者已做过分析。本文拟对美国在美日谈判第二阶段和最后阶段的远东政策尤其是中国在其中的影响做一初步探讨。
    
    先谈美日谈判的第二阶段(1941年8月-10月)。
    外交谈判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1941年7月25日, 日本派兵进驻印度支那南部。26日,罗斯福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8月1日,又宣布对日禁运。接着英、荷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对日本而言,贸易禁运是灾难性的,也是出乎意外的。7月26 日的《大本营机密日记》曾写道:美国“迟早有一天要实行禁运,实行禁运的时机在今明年不会很快到来”。(注:实松让:《珍珠港事件前的日日夜夜》,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52、170、282、150页。)如果没有外部资源的输入,日本仅靠自己的物产是无法支持下去的。日本估计,海军将在两年之内瘫痪,重要的工业部门将在一年之内瘫痪。禁运使得日本必须在战与和之间作出抉择。而由此产生的危机就成为美日在华盛顿重开谈判的背景。
    冻结日本资产的命令及禁运促使日本当局进行紧急磋商。经近卫首相的多方疏通,在8月4日的联络会议上作出了日本的提案,希望以此重开美日谈判之门。
    该案由野村于8月6日提交赫尔。主要内容有二:1.日本提供的保证:日本不向印度支那以外的西南太平洋地区进兵,一旦中国事变得以解决,则立即从法属印度支那撤兵;日本保证菲律宾的独立。2.美国给予的保证:停止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措施;恢复与日本的通商关系;协助日本获取西南太平洋地区尤其是荷属东印度的天然资源;斡旋中日两国间进行谈判;日本即使从印度支那撤退后,也拥有那里的特殊地位。(注: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下卷,原书房1978年版,第536-538、540、545-546、544、550-552、548-549、556页。)
    在提案的第一项里,日本撤出印度支那必须以中国事变的解决为前提,实质上是无限期占领该地区;在第二项里,美停止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措施,就是变相要求美国解除其在该地区的武装,使之成为真空地带,而日本则可以在此为所欲为。对于这样的提案,赫尔仅表示留待以后讨论,并警告说,如果日本不停止武力征服,就没有会谈的余地。
    为了打破僵局,近卫于8月4日,向陆海两相表示要亲自会见罗斯福,披沥日本建立“东亚共荣圈”的决心。但目前作出让步是明智的,如总统仍不能理解日本的意图,就中断谈判。(注:芦田均:《第二次世界大战外交史》,时事通信社昭和34年版,第316-31777页。)为此,外务省于8 月7日向野村下达了提议中的近卫--罗斯福会谈的指示。此后的两个月里,日本政府对美国的外交调整就完全放在日美首脑的会见上了。
    恰在同一天,罗斯福前往纽芬兰的阿金夏湾,准备与丘吉尔举行一次与近卫提议完全不同的最高级会议。在随后的会谈中,丘吉尔向罗斯福建议:“现在只有给日本以明确的警告,才能阻止日军的南进政策。并且无论如何也得阻止日本的南进。”(注:芦田均:《第二次世界大战外交史》,时事通信社昭和34年版,第316-31777页。)罗斯福赞成向日本发出警告,但语气应和缓一些。
    17日,罗斯福召见了野村,并把对日警告作为备忘录交给了野村。美国在备忘录中声明:“假如日本政府以武力或武力威助推行对邻国实行军事统治的政策或计划,并在今后采取某种手段,那么,美国政府将保护美国及美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利益,为保卫美国的安全,将被迫立即采取一切美国认为必要的手段。”(注:实松让:《珍珠港事件前的日日夜夜》,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52、170、282、150页。)为避免过分刺激日本,罗斯福又对野村说:“我认为这个提议中的两国首脑会谈或许是有价值的”,地点在阿拉斯加,时间以十月中旬为宜。(注:毛阿:《日美外交秘史》,法政大学出版局昭和27年版,第232页。)
    会谈结束后,野村立即电告国内,申述其意见:“日美关系应立即进行调整,不容延缓,否则机会一失,就无法挽救了。”(注: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下卷,原书房1978年版,第536-538、540、545-546、544、550-552、548-549、556页。)
    对于首脑会谈,罗斯福虽表赞成,赫尔却持异议。他认为近卫的和平诚意值得怀疑,他是“七七事变”时的首相,三国同盟及日汪秘约都是在近卫任内签订的。若两国首脑进行会晤,会使中国人受到打击;并且如果会谈失败,日本军人很可能怪罪于美国,从而造成对美开战之势。(注:赫尔:《赫尔回忆录》下卷,纽约1948年版,第1024-1025、1027-1028、1027、1032-1033、1055-1056、1056、1058、1072-1073页。)
    因赫尔固执已见,罗斯福亦改变初衷。他在9月3日会见野村时说:“为了会谈能够成功,有必要就重要的问题举行预备性的会谈。 “(注:野村:《出使美国》,附录, 东京岩波书房昭和21年版,第110、163、129-130页。)实质是拒绝了首脑会谈。
    同一天,日本政府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了新的对美谈判方针,形成9月6日提案。提案表明日本政府在某些重要的问题上有某种程度的让步。如:关于三国同盟,美在参加欧战时,三国同盟的解释及履行由日本独自决定(增添了”独自“一词);关于经济活动,强调美在中国的经济活动凡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就不加限制。但关于撤兵,提案只讲日本将按中日间未来的协定尽可能迅速地从中国撤军,而没有明示撤军期限。(注: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下卷,原书房1978年版,第536-538、540、545-546、544、550-552、548-549、556页。)
    日本政府认为9月6日提案已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作了相当大的让步,而赫尔却认为这个提案仍难以接受。因为日本仍避免回答罗斯福要求日军撤出法属印度支那的建议;三国同盟由日本独自解释,若美国卷入欧战,是否属于自卫,只能由日本裁判;美国在中国的经济活动,是否在公正的基础上进行,仍由日本决定;若恢复正常的贸易关系,就会剥夺美国的经济武器,而这又是美国遏制日本的重要手段。
    不难看出,美国并没有发现日本在三国同盟问题上作了某些妥协,而此时美国舆论又倾向于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
    首脑会晤的提议被拒绝,加深了日本政府对美国日益增长的怀疑。美国果真愿意和平,还是在玩弄手段争取时间?每天要消耗12000 吨石油而又无处补充,用不了多久,军队就会象一条被抛上沙滩的鲸鱼,动弹不得。为此,日本于9月6日召开御前会议,通过了《帝国国策实施纲要》,决定”为了确保生存和进行自卫,在不辞对美(英、荷)开战的决心下,大体上以10月下旬为期,完成战争准备“,”外交谈判到10月上旬若仍无希望实现我方要求,立即决定对美(英、荷)开战。 “(注: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下卷,原书房1978年版,第536-538、540、545-546、544、550-552、548-549、556页。)
    这是日本滑向太平洋战争的一个里程碑。在规定了谈判期限的情况下,企图利用开战的态势,辅以以屈求伸的策略,促使美国在中国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上对日本作出让步。
    因此,在美国拒绝9月6日提案后,野村又向赫尔提交了9月25 日方案。这是针对美国6月21日方案的一个修正案。 主要内容有:如美国介入欧战,对三国同盟的解释与义务,由日本独自决定;美国应作中日和谈的桥梁,不得妨碍日本解决中国事变的努力;应恢复正常的日美通商关系,废止冻结措施;为防止共产主义扰乱秩序,威胁日中安全,日本军队要驻扎在中国的一定区域;中国事变解决后,日本撤退前项以外的军队;重庆政府与”南京政府“联合;承认满洲国。(注: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下卷,原书房1978年版,第536-538、540、545-546、544、550-552、548-549、556页。)
    这个提案把美日谈判的难点全部暴露出来了。在日本看来,三国同盟由日本独自解释就已经是将其空文化了,日本已为达成日美妥协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因而必须坚持在驻军问题上的立场。而在美国眼里,三国同盟由日本独自解释,只不过是日本企图在以后的行动中更自由、更灵活,这仍是很危险的。关于驻军问题,日本认为:“美国所考虑的与其是驻兵的实质问题,勿宁说是想使日本暂时先撤兵,然后缔结新的协定来规定驻兵的形式问题。”(注:日本历史学研究会:《太平洋战争史》第3卷, 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49页。)但事过境迁,美国此时的处境与想法已非如此了。美国开始注意中国对美日谈判的反应。美国于9月3日拒绝首脑会晤后,赫尔就训令其驻华大使高斯“通知中国外长美日谈判过去未曾实现,将来亦不考虑允许日本侵略中国的安排。”(注:赫尔:《赫尔回忆录》下卷,纽约1948年版,第1024-1025、1027-1028、1027、1032-1033、1055-1056、1056、1058、1072-1073页。)10月1日,赫尔亲自约见中国驻美大使胡适, 并说:“美日举行正式谈判的机会只有百分之一,美国若与日本正式谈判,一定先与中国商讨有关问题,美国决心继续援助中国直到获得满意的解决为止。”(注:赫尔:《赫尔回忆录》下卷,纽约1948年版,第1024-1025、1027-1028、1027、1032-1033、1055-1056、1056、1058、1072-1073页。)不管赫尔是否说出了美国的真意,但他对9月25 日日本方案十分不满是不容质疑的。
    10月2日,赫尔向野村提出了一份照会。照会对9月25日日本提案避而不谈,只以对9月6日提案答复的形式要求日本确认“赫尔四原则。”并进而提出三个问题:一。 美国政府对“日中和平条约中规定的在不确定的时间在中国特定的区域驻扎军队……持有异议;”二。 “关于日军从中国及法属印度支那撤军,如果日本明确地声明其态度,对于日本国的和平意图及确立太平洋区域将来的安定与进步的基础都是极其有效的;”三。“对于欧洲战争,日本政府若重新加以研究是十分有益的。 “
    同时赫尔又进一步阐明其立场:“美国政府认为,为了维持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不能仅仅依靠一时的谅解,希望缔结一项明确的协定。”(注:野村:《出使美国》,附录,东京岩波书房昭和21年版,第110、163、129-130页。)
    野村鉴于美国如此强硬的态度,连续于10月3、4日两天向日本政府报告他对形势的分析:“美日谈判终于令人感到触上了暗礁。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正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如果美国不诉诸武力而继续实行目前的经济政策,美国就会达到对日战争的目的。”“日本驻兵中国为最重要的问题,日本既不能全面撤军,应当寻求其他的妥协处。”(注:野村:《出使美国》,附录, 东京岩波书房昭和21年版,第110、163、129-130页。)
    为了争取继续谈判,近卫劝说陆相“乘现在的形势,暂时作些让步,采取形式上的撤兵,来避免日美战争的危机,结束(中国)事变,从国力上来讲也是必要的。”而东条却认为:“在这个时候让步的话,他们会对我们越来越施加高压而无止境。撤兵从维护军队的士气来讲,怎么也不能同意。”(注:《朝日新闻》东京审判记者团:《东京审判》,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1页。)
    由于近卫与东条的意见大相径庭,不可调和,终于导致近卫内阁于10月16日倒台。18日成立了以东条为首的清一色的战争内阁。美日谈判的第二阶段由此而寿终正寝,进入摊牌的最后阶段。
    
    再谈美日谈判的最后阶段(1941年10月-12月)。
    东条内阁的上台,意味着自此以后的美日谈判更加艰难,战争正在临近。
    10月28日,野村拜访赫尔,作东条上台后的第一次会谈。野村表示日本新内阁仍希望与美国达成谅解。赫尔回答说:“双方的耐心颇为重要,这是改善关系的唯一希望。”最后赫尔劝诱野村说:“日本应顾及到自身的利害,不要顾及德国的利害,才是明智的。”(注: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下卷,原书房1978年版,第536-538、540、545-546、544、550-552、548-549、556页。)(注:赫尔:《赫尔回忆录》下卷,纽约1948年版,第1024-1025、1027-1028、1027、1032-1033、1055-1056、1056、1058、1072-1073页。)赫尔的目的是拖延外交谈判,一直拖到美国在太平洋建立起足够的防御力量。
    但是日本的时间和耐心都不及华盛顿。11月5日, 御前会议通过了《帝国国策实施要领》,决定“为了打开目前困难,保卫国家的独立和自卫,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现已决心对美、英、荷开战。”“发动战争的时机定为12月初,陆海军完成作战准备。”“至12月1日午前零时,如果对美谈判获得成功,则停止发动战争。”
    为了不贻误战机并迷惑美国,御前会议还通过了甲、乙两案,决定对美摊牌。
    甲案的主要内容有:(一)撤兵问题:日中实现和平后,在一定时间内驻军华北、蒙疆的一定地区和海南岛;其余军队将在实现和平的同时,按照另外的协定开始撤兵,并在两年内完成。(二)无差别贸易问题:在无差别原则适用于全世界的情况下,在中国也实行本原则。(三)三国同盟问题:日本政府将按照自己的决定采取行动。
    乙案的主要内容有:(一)日美两国应保证不向法属印度支那以外的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地区扩张。(二)日美两国合作,保证在荷属东印度获得各自所需的物资。(三)日美两国通商关系应恢复到资金冻结前的状态。美国应供应日本所需要的石油。(四)美国不得干扰日中两国进行和平的努力。(注:服部卓四朗:《大东亚战争全史》第1册,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20-221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