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经互会的问题与苏东关系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李兴 参加讨论

经济互助合作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1949年苏联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成立的欧洲社会主义国际经济组织,存在和活动的时间近半个世纪(1949-1991)。本文把经互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经济组织,在充分肯定集体合作力量使经互会取得很大成绩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其对苏东关系的负面影响。
    一、经互会的问题
    1.活动的非市场性。
    考察经互会活动的非市场性,必须首先考察其高度计划和垂直联系的特点。经互会的贸易活动基本上是以苏联为中心呈放射状向东欧扩散。经互会成立之初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斯大林时期苏联随意规定贸易条件。〔1〕虽然赫鲁晓夫时期有所改变, 但不是由市场来决定价格而是人为地规定价格却基本上一直延续下来了。一直到60年代以前,都不是以世界市场价格作价格基础,而采取“自己的价格基础”。〔2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石油的价格,这是苏联向东欧国家出口的最重要的商品之一。最先是5年一作价,价格是人为规定的, 与国际市场价格不挂钩,苏联吃了很大的亏。70年代中期,世界石油、原材料价格上涨15倍,苏联坚持要改为以前5 年国际市场平均价格作为经互会内部制定年度贸易价格的基础,5年不变,从而使石油价格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 引起了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的价格之争。从1975年以来,苏向东欧出口的原料每年都要涨价,如1977年涨了百分之二百。但还没有达到世界市场的水平。苏认为还需要提高能源的价格,因为能源的低价“意味着燃料出口国向进口国提供优惠。由于这种优惠基本上是单方面提供的,因此保证交换的所有参加国获得平等的物质利益,便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3〕后来又改为商品一年一作价, 即便这样也与国际市场价格并不接轨。由于价格由官僚协议,经互会内部又实行专业化合作和国际分工,规定某些国家放弃生产一些产品,而另一些国家又必须生产某些产品,造成了许多商品独家经营,舍此无它,以致经互会内部“竞争已完全绝迹”。〔4〕这样一来,产品的质量自然就没有保障。 经互会变成了各国竞相推销次品的场所。技术进步的动因大大地削弱了。其次,转帐卢布是经互会成员国的国际集体货币,它以苏联卢布为基础,并基本与卢布等值。但它只能用于经互会内部的结算、合同、信贷与支付,不能用于生产,更不能作为国际货币使用,同时苏联也就成了这些国家货币兑换的决定者,各国只能与苏联垂直联系而较少横向交流。即便在经互会内部,多余的转帐卢布也不能转换成所需要的商品,贸易顺差的一方也不能得到现汇,而只能在对方的市场上购买商品,经互会内部的经贸关系缺乏价值的共同等价物。〔5〕至于在与西方的贸易上, 转帐卢布什么职能也不能发挥,不能起到真正的货币的作用。苏经济学家施梅廖夫称转帐卢布是“没有出生就死了的胎儿”。〔6〕这样一来, 经互会就与国际市场基本上是脱轨的。正如一位西方专家所指出的:“从发挥作用这个意义上讲,经互会不像欧共体那样是一个真正的多边组织,它只是一个双边联系的组织,其目的是协调计划,维持‘订货’”。〔7〕
    2.经互会运行的封闭性。
    受斯大林“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的影响,经互会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的经济体系。苏经济学界所谓“国际经济机制”就是指经互会国家内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形式和方法的总和,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相互供销服务占了主导地位。经互会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不很密切,它长期对西欧经济共同体采取不承认、不接触、不谈判的三不政策,直到1988年才正式相互承认。经互会国家对外贸易总额的60%是在内部进行的,平均占国民收入总值的18%。不仅能源资源,而且其它最重要的原料的80-90%都是经互会内部自给自足的。苏联机器技术产品进口的近60%来自经互会国家,相当于经互会国家对设备、工具等的投资的35%。〔8〕到1986年, 来自经互会国家的机器技术产品占苏联进口的71.1%,占东欧这类产品出口的45.8%。〔9〕另外, 与欧共体国家有近一半的燃料要依赖于从第三世界进口不同,经互会可满足内部煤炭需求的99.2%,石油的69%,天然气的93%,铁矿砂的76.7%,粗铁的96%,黑色冶金产品的66.3%,木材70%,生活日用品的61%。〔10〕经互会生产世界工业产品的1/3,而欧共体才17%,但欧共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达36%,而经互会不到10%。〔11〕苏东国家的货币都是不能自由兑换的,存在着支付手段的障碍,因此它们能进口多少共同体国家的货物,取决于它们能向西方世界出口多少货物。经互会的封闭性还表现在其内部关系方面。一是以苏联为中心,在经互会贸易额中苏联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一般都在40%以上,而东欧成员国相互经济联系比较松散。苏联是东欧各国贸易的最大的伙伴。经互会的封闭性还表现在经互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都是通过政府协议,而不是企业、公司之间直接联系。如到1988年,只有1600多个苏联企业与经互会的其它成员国建立了直接的经济联系。它们的商品流通额不到苏联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总的商品交换额的0.8%, 在发展生产合作方面没有起到多少作用。〔12〕经互会国家间订有关于直接生产联系的条约与合资企业的协议分别有1600个与50个,执行的结果要么就没有完成,要么完成得不好。直接联系的企业所完成的贸易占经互会国家之间贸易的比重是很小的,保加利亚的这个比重还不到2-2.5%。〔13〕很显然,这种贸易方式发挥不了企业和生产者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3.成员国基础的不平衡性,操作程序的非强制性。
    经互会的不平衡性是指经互会成员国经济技术基础的不平衡与需求的不平衡。经互会成立之初,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其成员国分为三类:苏联、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是工业国家,它们的国民经济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工业在国民收入中占主要地位。1950 年, 民主德国为62.9%,捷克斯洛伐克为63.2%。〔14〕至于苏联,它在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后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战前其经济实力已上升为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匈牙利和波兰构成了农业-工业国家类型。40年代末,工业和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相等。农民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较大,而工人的比重较小。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构成第三类国家。它们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民构成了人口的绝大多数。第一类国家希望通过经互会再上一个或几个台阶,使自己成为经济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类国家希望借助经互会使自己成为工业国或工业-农业国;第三类国家希望得益于经互会使自己变成农业-工业国,甚至工业国家。各国的愿望很不相同。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国际分工,如在保加利亚和苏联生产近100 %的电动起重机,在波兰和苏联生产95 %的挖掘机, 在匈牙利和苏联生产80%的公共汽车,在苏联生产90%的石油设备,在罗马尼亚和苏联生产95%以上的熔铁炉设备,在民德和捷克斯洛伐克生产95%的印刷设备,〔15〕各国所生产的产品不同,需求自然很不一样。经互会作为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经济组织,是建立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的,明文规定经互会“会议通过的建议和决议,须得到经互会有关成员国的同意”。东欧国家反对建立一个“超国家”权力的一体化中心组织,担心影响民族经济的发展,危及国家主权。这种情绪在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经济落后国家尤甚。这样一来,经互会既不具有强制性,也不具备像欧共体那样的超国家性,〔16〕也就是说,经互会本身既不是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领导中心,也不是引导一体化进程方向的机构。〔17〕而国际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一个集中的强制性计划,经互会的这种非强制性必然要影响其经济一体化水平,使其作用受到了限制。西方有的学者称它为“充其量只不过充当了一个双边关系的情报交换所”。
    二、经互会的问题与苏东关系
    正是由于经互会本身的问题,决定了它不可能很好地迎接科技革命的挑战,尤其是70年代以后,经互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经济发展速度慢下来了,经济效益差,外债沉重,总体上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这些给苏东关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1.内部矛盾突出,相互贸易减少。
    内部矛盾分为两类:一类是苏联与经互会东欧成员国之间的,主要围绕着商品的价格、质量、数量、金融体系等方面展开;一类是经互会内部以苏联为代表的较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的安排,及科技合作、共同开发等方面。
    苏东矛盾首先表现在能源价格与数量方面。苏是东欧能源的主要供应者。70年代以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苏要求改变以前实行的基本上是固定的价格,苏从石油调价中得利,引起了东欧国家的不满。〔18〕如1974年经互会国家购买苏联的石油每桶付15-16卢布,从1975年起就得付36-38卢布。该年仅石油一项,经互会国家要向苏联多付13亿卢布或45亿马克。仅民主德国就得多付给苏联17亿东德马克。〔19〕同时,还出现了能源数量问题上的矛盾。按照经互会的协议,苏在1990年以前应充分满足东欧国家对能源的需求,但苏在1980年宣布, 苏在1981 -1985年期间只能供应东欧国家4亿吨石油,比原来许诺的减少了20%;1982年,苏又宣布在此基础上再削减20%,东欧国家大为不满。苏联与东欧的矛盾还表现在其它商品的价格方面。东欧时常指责苏联压低进口商品的价格,抬高出口商品的价格。早在50年代,波兰就曾指责苏联以低于世界市场的价格进口波兰的煤,使波兰经济遭到损失,直到苏向波兰补偿22亿卢布才作罢。
    经互会内部商品的供求之间经常发生矛盾,由于供货的质量问题而经常相互指责。苏批评捷不履行合同,产品质量差,延误供货,致使苏一些工程项目不能按时投产,捷反过来抱怨同苏联的合作使捷的机械产品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因而丢掉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市场,减少了外汇收入。匈牙利党政治局委员涅尔什·雷热公开对苏联表示不满说:“我们(指匈与苏联)之间有这样的争论。甚至领导人一级也应该进行争论。不能指望在数量、质量以及价格上避免争论。我们之间这种争论是有的”。〔20〕匈还认为自己的钢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是因为苏联供应的铁矿砂质量太差。匈牙利提出申请要求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防“苏联经济伞漏雨”。〔21〕捷克抱怨苏联石油涨价。苏对保加利亚也有不满,说保把高精产品卖给西方赚取外汇。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访问罗马尼亚期间同齐奥塞斯库就互供产品质量低劣而互相指责。罗马尼亚和波兰不愿把粮食卖给经互会市场,而去卖给西方市场赚取外汇,〔22〕使苏联与经互会其它成员国既眼红,又不满。更有甚者,有些国家(如波兰)把苏联“援助”或从苏联便宜买来的石油或粮食又转手销往西方,赚取黄金和美元,使苏领导人大为恼怒。〔23〕苏联也强迫东欧国家高价购买其“软商品”(质量次商品),以补偿据称由于便宜出售能源而蒙受的损失。东欧国家被迫向苏联大量提供低息贷款,以帮助苏联开发国内能源储藏。苏还要求东欧用可兑换货币和高质量(“硬”)商品支付一部分能源。即便如此,苏还是两次(1982,1991)把主要出口给东欧的石油转向国际市场,以补偿其硬通货收入的下降。但是,一些东欧国家也有对付苏联的办法,通过暗示该国家存有某种地缘政治上不稳定的迹象,迫使苏联以石油换取自己的“软商品”,甚至赤裸裸地向苏索要石油、美元。波兰的卡尼亚就曾经这样干过。〔24〕
    经互会内部的矛盾还表现在经济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在生产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问题上,经互会倾向于使发达国家发展工业,欠发达国家发展农业。民主德国等发达国家希望以现有的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得到更多的机会。那些经济欠发达国家坚决反对。它们强调国家主权,民族经济,反对超国家的“一体化”。其中以罗马尼亚态度为最激烈,它坚决反对自己永远充当经济发达伙伴的原料“供应者”的角色。罗发表文章说:“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这类形式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严重损害各国的主权职能,严重损害各国的政治和经济独立的完全实现……”。〔25〕经互会企图把罗的经济导向农业,而罗并不愿永远充当一个进口机器设备的农业国。罗强调经互会的任务是“缩小”和“拉平”成员国之间的差距。保加利亚也随声附和道:“社会主义一体化的发展要在本国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不应该使各国的民族利益和人民的感情受到损害”。〔26〕赫鲁晓夫想把阿尔巴尼亚变成一个靠海的美丽的旅游之地,而阿领导人想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强国。由于欠收,1960年,阿发生经济困难,要求苏提供5万吨小麦,苏要求阿支付黄金。〔27 〕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从1962年经互会第十五次例会时起,阿就被排斥在经互会会议之外,阿从此不再参加经互会的活动。对于科技活动、科学发明商品化的倾向,保加利亚表示反对,认为这只有利于较发达国家,而不利于欠发达国家,从而不利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接近。〔28〕发达国家潜意识里认为欠发达国家拖了自己的后腿。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深以经互会的约束妨碍了它们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往来而恼火,并为经互会内部的国际专业化要考虑到各国的利益平衡、优先照顾欠发达国家而感到大失所望。在经互会内部,苏联本身处于比较矛盾的双重地位:对于东欧不发达的成员国来说,苏联充当了经济发达国家的角色,因为苏联也生产了不少尖端产品;对于东欧较发达的成员国来说,它又充当了原料供应国的角色,进口大量机器设备,使苏联长期以来一直带有很强烈的发展中国家的色彩。据匈《人民自由报》报道,匈向苏出口的68%是工业品,而从苏进口的62%是原料和半成品。〔29〕从民德进口的也大多是先进设备。80年代以来,由于经互会内部的矛盾,以及这种于苏不利的商品交换结构对苏东贸易关系带来了不良影响:商品流通额下降了,在相互核算中不平衡增加了。〔30〕
    2.东欧对苏联经济的依赖。
    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苏联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之一,很多产品的生产居于世界前列。在社会主义阵营(主要是指经互会国家)中,苏联占工业产量的75%,农业生产的60%,国民收入的70%,资本投资总量的80%,社会主义阵营面积和人口的90%与69%。依靠苏联的供应,经互会国家基本上满足了自己对能源和原料的需要,石油产品、金属轧材、磷肥需求量的3/4,棉花、石煤的3/5,铁矿的90%,木材的近80%。70年代,由于国际市场上燃料、能源资源价格的上涨,苏向经互会国家出口燃料和电力的比重增加了:1970年-14.6%;1975年-26%;1980年-39.7%;1985年-约50%。〔31〕苏联的机器设备在发展经互会国家的能源、冶金、化学工业、交通、农业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联的贷款对于发展这些国家的经济具有很大的意义。在东欧各国特别是农业国建立社会主义基础的过程中,苏联曾给予了大量的有偿或无偿的援助。经互会的科技潜力占世界的1/3,而苏联在其中占70%。据有关专家的计算,仅由避免重复研究每年可使经互会国家节省50-70亿卢布。〔32〕
    同时,苏联还是东欧各国最大最可靠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外贸伙伴。苏甚至还是这些国家机器制造业、化学工业产品以及农产品的主要购买者。〔33〕仅1956-1967年,苏联从经互会国家进口了14,000辆客车车厢(占苏生产量的76%),44,000辆货车车厢,及价值11亿卢布的食品和轻工业设备。〔34〕正因如此,在经济方面,东欧对苏联的需要程度大大高于苏联对东欧的需要程度,再加上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增强,形成了东欧各国对苏联经济的依赖。以波兰为例,1945-1970年期间,正是依靠从苏联进口,波兰满足了石油和天然气需要的95%,铁矿需要的85%,有色金属需要的55%,棉花、木材的60%。〔35〕波兰有一份材料说,即使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波兰人“不怕坦克”,就怕苏联“关闭石油输送管道”。〔36〕又如民主德国,她从苏联购进大量原料,如无烟煤、焦炭、黑色及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棉花、肉类、植物油脂,她很难找到另外的可靠的原料供应国来替换苏联。〔37〕匈牙利报纸发表评论说:“苏联是我国最重要的外贸伙伴,占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35%。工业成品占我们向苏出口的68%,而我们从苏进口的62%是原料和半成品。这对我们是多么重要。举几例来说:切佩尔钢铁厂4/5的原料来自苏联。我国经济结构改革纲领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匈苏合作”。〔38〕1990-1991年,苏联能源出口量大幅度下降和价格上涨对东欧国家带来了“能源冲击”。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维尔指出,这次能源危机给他的国家带来了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问题:“石油不仅仅是生意和钱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保加利亚总理也断言,“1991年在与石油供应有关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将面临最严峻的困难”。总之,事实表明,“能源冲击”使东欧国家短期内陷入了混乱。〔3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