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的符号(6)
1940年1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他著名的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长篇演讲,2月以《新民主主义论》为题刊于《解放》杂志上。毛泽东的演讲显系承续中共自抗战以来对孙中山和三民主义的言说;显系针对假三民主义和修正的三民主义而发;显系为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言行而作。毛之不同或曰高明之处,除语言之犀利、视野之开阔、思绪之明畅、论辩之睿智等之外,尚有数点值得重视。第一,他比中共人物以往言说孙中山与三民主义明显站得高、看得远、立意深。他是从中国向何处去这样的角度提出问题的,他是从中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样的深度和广度来结构自己的论说框架的,他是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的互动关系来生长自己的观念和结论的。第二,他明确提出了新、旧三民主义的两个概念。如果只讲真、假三民主义,或只讲三民主义与一民主义,实际上还不能完全论证中共独立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因为所谓假三民主义和一民主义,也多少总有与孙中山之本意相通的地方。国民党也可以说他们并未违背孙中山的本意。但是,如果将三民主义分出新、旧,说服力就大为不同了。因为新与旧,在时空上对人的意义是不同的,用毛泽东的话说:“旧三民主义,那是中国革命旧时期的产物”。“旧三民主义在旧时期内是革命的,它反映了旧时期的历史特点。但如果在新时期内,在新三民主义已经建立之后,还要翻那老套;在有了社会主义国家以后,要反对联俄;在有了共产党之后,要反对联共;在工农已经觉悟并显示了自己的政治威力之后,要反对农工政策,那么,它就是不识时务的反动的东西了。”[27]第三,他不仅提出了新、旧三民主义的概念,指出新、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而且突出地分析了必须实行三大政策的各方面的理由。他说:现在的事情非常明白,如果没有联俄政策,不同社会主义国家联合,那就必然是联帝政策。中国是在同一个深入国土的帝国主义奋斗,没有苏联的帮助,就休想最后胜利。如果舍联俄而联帝,那就必须将“革命”二字取消,变成反动的三民主义。他说:反共是日本帝国主义和汪精卫的政策,你要反共,他们就会请你加入他们的反共公司,那就不免有汉奸嫌疑了。更要紧的是,老百姓要抗日,他们支持共产党抗日,你要反共,老百姓不答应。他说: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之外,中国人口的第二个部分就是工人。在这种情形下,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必然是农工政策的三民主义。如果有什么一种三民主义,它是没有农工政策的,那就一定会灭亡。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可以视为一个标志,一个在统一战线内部共产党在理论上占到主导地位的标志。这个标志的树立,是抗战以来中共言说孙中山与三民主义的基本总结。此后虽然还在继续言说,但理论的基调已大致定型了。这个标志的树立,使国民党在理论上开始失去领导权,一个在理论上失去领导权的党,其在政治上的后果是可以想象的。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9)[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557-558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80-81. [3]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中国国民党史文献选编(1894-1949)[M].1985.245 [4]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中国国民党史文献选编(1894-1949)[M].1985.240. [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174-175. [6]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228. [7]董必武。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A].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4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8]博古。答复子健同志的一封公开信(1938-04-28)[A].吴葆朴。博古文选·年谱[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234. [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491-492. [10]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473-474. [1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487-489. [1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508-509. [1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622. [14][1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700-701. [16]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中国国民党史文献选编[M].1985.272-273. [17]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4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758-759. [18]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4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758-759. [19]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信件选编(下)[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216-229. [20]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53. [21]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中国国民党史文献选编(1894-1949年)[M].北京:中央党校,1985.284-295. [2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95-96. [23]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下)[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290-300. [24]张闻天文集(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20-21. [25]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4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296-314. [26]王稼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28-235. [2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3.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